如何学习英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12-08
不断有学生向我提出类似的问题,对此,我也给出过一些答复,但更多的时候,我觉得无论这个问题我如何回答,他们见了我,仍然想问同样的问题,因为,我给他们的答复,根本不是他们想要的。
大学生们在向我提这个问题的时候,至少已经用了6至9年时间去学英语。一个经过这么长的时间仍在困扰他们的问题怎么可能被我的三言两语解释清楚?这个问题,可能是所有的专家学者、教授博士、李杨、俞敏洪都无法解决的。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根本不在别处,而在学生们自身。
什么叫“学好英语”?我不知道这个“好”的标准是什么?
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跟谁讲?跟Native Speakers,在什么情况下,跟什么职业、什么身份的Native Speakers讲?
或者你的英语“好”到能够顺利地“过五关斩六将”,通过中考、高考、大学“四六级”、硕士、博士、TOEFL、GRE、雅思?
或者我只不过想顺利地完成学业,偶尔遇见老外能跟他打个招呼、唠两句。或者听个一只半解,再结合字幕能欣赏国外大片?
……
当人们问起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一定在想:那些学好英语的人们,一定有他们的一套方法,一定有一条便捷的途径,不然的话,我们从一个起点出发,用了相同的时间,为什么最后大家的高度就不一样了呢?
Wait a minute. 请等一下!
大家从一个起点出发这一点不假,但是你怎么知道大家用了相同的时间呢?
我想说的是,大家最后的差距主要不在方法上,而就在这个时间上。
我在2003年教过一个从云南来的学生。她高考的英语成绩只有69分(相当于100分的46分),是全班英语成绩的最后几名。有时候我在课上提问,她因为回答不出,经常会尴尬地站起来,再坐下。她从未向我问起过“英语应该怎样学?”“如何才能学好英语”之类的问题。我只记得在以后的暑假和寒假期间经常遇到她,问她为什么不回家,她只是淡淡地回答:“太远了,车费太贵。”我那个时候也是用投影给学生上课,有时候会在课间给学生们放映英文影片。我经常发现她在微弱的投影光线里读书、写笔记(放映期间,教室关闭照明)。慢慢地,她上课能回答的问题越来越多了,后来甚至别的同学都不会的问题,她也能答上来。到2004年12月份参加全国英语“四级”考试的时候,她以64分(满分100)的成绩顺利过关!这个分数虽然不高,但是要知道,我对那次考试的成绩作了统计,全班42名学生,通过17名,通过率只有40%。
她的这个事例再次告诉我:差距主要不在方法上,而就在时间上。
还是用爬山这个比喻。假设我们在出发之前,去问一个有经验的人这个问题:“怎么走才能爬得快,爬得高?”为了不让你失望,他们或许会告诉你上山有三条路:一条有导游领着,但是他们只会领你走人最多的那条路,走这条路没有人会问什么方法,大家完全凭着自己的体力,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能爬多高就爬多高,到达顶点的心满意足,半途而废的稍有遗憾,总体说来,你所看到的风景跟绝大多数游客相比没有什么差别;另一条路是本地人走的,他们来这里不是比快慢和高低的,他们生在这里,他们爬山是为了生活;最后一条路或许是你最想知道的“捷径”,但是,这条捷径并不适合大部分游客。第一,你没有胆量没有能力走完这条捷径;第二,有胆量有能力走捷径的人无需求教他人。说到底,捷径,主要是靠自己走出来的!有的捷径可能会被后来人开发成另一条旅游线路,而有的捷径只能成为少数人甚至一个人的捷径。
最后回到“如何学好英语”这个问题。
正如我在一开始所讲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你自身。对于你来说,这个“好”的标准是什么?
问这个问题的人首先不可能是一名“驴友”。“驴友”只会找同行者。
假如你是一名普通的游客,那么,我就是你的导游,我不是那个把捷径开发成旅游线路的人。李杨、俞敏洪才是这样的人。他们的捷径帮助很多游客领略到不同的风光。我的使命是把大部分的游客引导上一条相对安全的道路,在旅程中的一些岔道口上,我也会把我所知道的不同线路告诉游客以供选择。偶然的时候,我会用一些轶闻传说帮助他们减轻旅途的疲惫和乏味。有的时候,我也会给你讲一讲李杨、俞敏洪和他们的那些游客所看到的风光,因为,即使在普通的游客群中也会有一些有胆量有能力有必要选择去走“异路”的人。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