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沟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我们为什么要沟通?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曾经说过: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德鲁克一句话就道出了沟通的精髓。作为拥有语言功能的人类,自然是有着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需求。正是这种特有的需求,使得沟通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显得十分重要。

沟通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作者为了让我们更详尽地了解沟通的重要性,他在书中提出了以下观点:

1. 沟通是生理需要

如果说沟通是一件生死攸关的事情,也许听起来会有些不可思议,作者在书中给我们讲了一个囚犯冒死沟通的案例。

美国参议员约翰·麦肯恩曾经是一名海军,在越战中被俘,并被单独囚禁了六年。

获释后的麦肯恩描述了战俘们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和他人保持沟通的情况。监狱对暗地里沟通的战俘给与的处罚相当严厉,有一些战俘因暗地沟通而遭到严刑拷打。

在狱中,麦肯恩声称“残酷的拷打或刑罚都不如孤独那般令人难受。”如果断绝了与其他美国战俘的联系,那么将与死亡无异。

因此,当听到隔壁轻敲墙壁的声音传来时,即使冒着可能被酷刑折磨的危险,他也会轻敲墙壁予以回应。

美国前新闻记者特里·安德森,曾经在黎巴嫩被当作人质囚禁了七年之久,他曾感慨地说道:“我宁愿与最糟糕的人相处,也不愿没人陪伴。”

一份包含了150项研究,超过30万人参与的综合分析显示,那些与家人、朋友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其寿命比社会孤立者平均长3.7年。

由此可见,沟通是人的一种生理需求,不可或缺。

2. 沟通是获得他人认同的需要

如果我们被剥夺了与人沟通的权利,独自去野外生存,我们的生存是否具有意义呢?

1800年,人们在法国西南部的阿韦龙森林发现了一个男孩。这个可怜的孩子被父母抛弃,他不会说话,只会发出一些奇特的哭叫声,行为举止也完全不像人类。

这个孩子被称为“阿韦龙的野孩子”。他一直在野外独自生存,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人。

当人们给了他一些关爱之后,这个男孩发生了转变,他逐渐明白了自己是谁。

我们可以在镜子里看到自己,但是那只是一种表现,我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是聪明还是笨拙?是美丽还是丑陋?

我们往往在与人的沟通中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3. 沟通是社会的需求

专家们已经证实:“沟通可以满足我们的社交需求,这些社交需求包括娱乐、感情、友谊、解闷、休闲和控制等。”

有研究还显示,沟通与快乐有着紧密的关系。在对200名大学生做的调查中显示,最快乐的那10%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有丰富的社交生活。

由此可见,沟通是满足我们情绪和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来源。

为了让人们避免人际关系的困境,有以下几个重点:

1. 沟通的次数越多不代表沟通的质量越高。

事实上,沟通过少和沟通过多都不好,前者会造成相互之间不了解,信息不全等问题;后者会因为用力过猛,而适得其反了,从原来的积极沟通变成了消极沟通。

比如你参加应聘,谈好几个重点问题即可,如果斤斤计较、过度沟通,则会让雇主产生反感,而失去雇佣你的想法。

2.意思不在字眼里。

沟通不只是把字说出来,还要考虑是否存在词不达意的问题。同一句话,双方理解的完全不一样,而你们之间却没有确认,这通常会造成误解。

我们习惯地认为:沟通就是把话说出来就好了,只要表达出我自己的观点就好了,别人理不理解就不是我要考虑的范围了,但事实上,这样只会造成沟通效率低,对方不愿意沟通的情况。

作者还特别说明,针对一些相对的词,要慎用,比如“快”和“慢”,“长”和“短”,“聪明”和“愚蠢”等等,因为没有比较,这些词语就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

比如你对一个人说:“你的学校好小。”可能这所学校与一些学校相比是不够大,但是和一些小型院校相比,它看起来又是大的。

所以,“词不达意”的话语尽量少说。

3. 成功的沟通并不表示彼此理解。

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沟通的问题……就是自以为达到了沟通,这是幻觉。”

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误解是普遍的。令人满意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理解上的瑕疵。

研究表明,一些“认为”配偶了解自己的人要比那些“实际”了解配偶行为的人,对婚姻关系更满意。换句话说,令人满意的关系有时反而来自不彻底的了解。

一般人会认为,互相理解是成功沟通的指标。作者却告诉我们:“有时候沟通成功了,两个人却仍然不能完全理解对方。”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朋友问你:“我的新纹身怎么样?”你可能会隐晦地说:“哇,还真挺特别的”而不是直接说:“好奇怪啊。”

避免追根究底,反而更有助于双方关系的维持。

4. 沟通不会解决所有的问题。

当你的朋友花几千元买了一件高档时装,让你做出评价时,你会不会诚实地说出 “我觉得这件衣服让你看起来很胖”或者类似的话?

这样不顾别人感受直接袒露心声的人很少。

又比如,你告诉发型师“头发修一点就好”,然后你非常惊讶地发现他的“一点”竟然是你的“很多”。你激昂地与对方讨论某件事情,却发现你们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沟通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可以说任何事情都需要沟通,但这不代表只要你沟通了,就能达成协议,甚至能解决问题。

作者在书中为我们揭开了沟通中的一些迷思,是为了避免我们陷入沟通的困境。

这些迷思对我们在今后与人沟通中会有较大的帮助,让我们知道什么时候沟通应该适可而止,什么话不能直说,甚至有时候我们想要的答案并不是真正的答案。

对于一些沟通能力较弱的人来说,可能认为自己很难再改变了,作者告诉我们:“沟通能力可以后天学习。”

作者对沟通能力的定义是:有效的沟通,必须包含“能在大多数情况下维持或增进关系,并借此实现自己的目标”。

既然沟通能力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那么成为一个沟通高手需要拥有哪些能力呢?

首先是拥有多样的行为反应能力,沟通高手能够在面对不同情况时做出不同的反应,而不是千篇一律。

其次是拥有选择恰当行为的能力,能够从各式各样的沟通行为中,挑选合适的行为表现,懂得变通。

比如一位熟人在你面前一直在说一个笑话,这个笑话是关于地域间的歧视或者是性暗示,而你觉得这对你是一种冒犯,你该如何应对?

几种方式:

1. 保持沉默,因为你担心引发冲突。

2. 你要求第三方去提醒说笑话的熟人,让那个人注意言辞。

3. 你暗示说笑话的熟人,他的笑话让你感觉不舒服。

4. 你可以借着熟人的笑话,用幽默化解自己语言上的攻击性。

5. 坦白地说出你的不适。

6. 直接告诉熟人不要再说了。

以上六种回应,作者建议选择一种或者两种对你最有利,同时又不伤害他人感情的方式来回应。

沟通高手,懂得在适当的场合说最适当的话;他们还会在与人的沟通中,随时监控自己的行为语言,不会导致祸从口出;沟通高手还具备开放的心胸,并对沟通的话题有一定的认知,使自己实现无障碍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