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进阶篇五——太极拳与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本篇简单介绍阴阳五行与太极拳的关系。

《道德经》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太极拳经讲:二气分,天地判,始成太极。

太极拳理论以道家哲学中的 太极 、 阴阳 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以太极图为中心而推演,黑白分别为阴阳的各自属性,S线代表阴阳的消长变化和运动中的平衡关系,其中黑中之白眼、白中之黑眼,代表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并隐喻着阴阳中具有无限可分性。

元末明初, 武当 道人 张三丰 开“内家拳”之先河。其后发展出“太极十三势”,为太极拳的原型,后发展成为 武当太极拳 。还有一说是清朝到陈王廷开创。发展至今,形成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 易学 的 阴阳五行 之变化,中医 经络学 ,古代的 导引术 和 吐纳 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目前太极拳呈百花齐放的状态,比较有名的有五大门派,陈、杨、武、吴、孙。但不论哪个门派,都有13个基本的动作: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门,进、退、顾、盼、定五步。其基本内容包括太极阴阳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 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

 《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说的就是太极拳顺从阴阳变化之理,分动静、开合、刚柔、虚实等阴阳属性。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随人则活,由己则滞。在一招一势的动作之中,阴中含阳,阳中具阴根据对手劲力招式,随时阴阳互变。达到动静变化、虚实分明、刚柔相济的境界。

值得一提的是,太极拳与中医学在阴阳五行理论上是相通的。在养生治病的目的上也是一致的。二者都强调要不断地调整阴阳关系、五行生克关系(只是一是用药物,一是用动作导引),从而达到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即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先说到这吧。跟读者透露一点点,笔者会一路陈氏太极拳,有兴趣的可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