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的故事,100~200字左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09-03
毛主席的读书的故事: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一带向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列宁的读书故事:
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第2个回答  2010-09-03
张曜拜妻为师
咸丰年间,张曜因战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因“目不识丁”,受朝臣歧视,后改任总兵。他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于是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要他行拜师之礼,说这才显得庄重。张曜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三拜九叩。此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佩在身上自警。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结果让皇上和许多大臣大为惊奇。在山东任上,张曜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
“三人行,必有我师”,想读书,就应“不耻下问”,像张曜一样甘于“跪妻”,有这样的诚心,自然能感动上帝,必然会有所作为
第3个回答  2010-09-12
王亚南睡三脚床

央视国际 2003年07月21日 17:21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

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第4个回答  2010-09-07
张曜拜妻为师
咸丰年间,张曜因战功,被提拔为河南布政使。因“目不识丁”,受朝臣歧视,后改任总兵。他立志要好好读书,使自己能文能武。于是求妻子教他念书。妻子要他行拜师之礼,说这才显得庄重。张曜马上穿起朝服,让妻子坐在孔子牌位前,对她三拜九叩。此后,凡公余时间,都由妻子教他读经史。同时,他还请人刻了一方“目不识丁”的印章,佩在身上自警。他在山东做巡抚时,又有人参他“目不识丁”。他就上书请皇上面试。结果让皇上和许多大臣大为惊奇。在山东任上,张曜筑河堤,修道路,开厂局,精制造,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事。
第5个回答  2019-12-23
范仲淹少年学习。范仲淹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家境贫穷。立志苦读,并以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的目标。曾经在一寺院读书。每天只有两顿粥。用野菜就着下饭。半夜以水沃面。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学通经典终成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