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各个阶层休假,哪一群人的假期是最多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2

一年一度的国庆长假已经到来,大家是宅着家里,还是去哪玩耍,还是堵在路上了呢?我们现代人在悠闲休假、尽情游玩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古代中国人是怎样休假的呢?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们休假时间和方式,是一样的吗?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一、除农闲外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对古代中国的大多数农民而言,国家规定的一些假日,是无法享受的。因为,在春、夏、秋三个季节里,自春季播种后,至秋收结束前的农忙时节内,农民每天基本上都是从日出到日落,在田里劳作。仅中午时,或回家吃饭,或家人送饭到地里。吃饭后,短暂休息一会,下午继续田里的劳作,直至傍晚收工回家。唯有冬季农闲时,是农民可以较长时间歇息的时间。

农民阶层中的女性,已婚者,白天或帮丈夫在田里劳作,或在家里照顾老幼,操持家务;晚上一般还要纺纱织布。很多女童、少女,当家里劳动人手匮乏时,也要主动或被迫承担一些农活或家务活。这种传统的“男耕女织”的劳作、休息制度,在二千多年的整个帝制时代的中国,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即便在秋收之后,至来年春播之前的所谓“农闲”时节,农民们也并非可以悠闲地“休假”。他们或许要完成自己家一些老弱妇孺在非农闲期间无法承担的工作,如砍伐烧柴、修葺房屋、筑垒院墙……,或许要参加官府组织的军训,或许要远离家乡,去为皇帝陛下修建陵墓、宫殿、道路……。所以,在冬季暖阳下,和亲朋好友聚集在村头,悠闲地嗮嗮太阳、喝茶聊天,对很多农人来说,可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二、除新年等节日外,其它节假日更劳碌的商人

相较于农民而言,城市或乡镇里的商人,至少在公元9世纪前,不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官府一直实行中午开市,日落前七刻休市的制度。直到公元12世纪,一般大城市中的商市,营业时间才可以从清晨持续到深夜。 除新年至少休假一、两天外,大多节庆假日,对商人而言,反倒是他们分外忙碌的时间。因为每逢节庆日,也是因人们纷纷购置过节用品,消费意愿、消费能力较平常日子强烈、高涨,商人们生意兴隆的日子。

新年期间,即便旅店业、药房业,也基本休假一、两天。不过,很多药房必须留下一个人在店里,随时准备为突然发病的患者开方、配药。

一直到清末民初,若干商店开始在新年期间照常营业,当时称为“连市”。这一新颖的做法,当时曾引起很多人,尤其是新年期间歇业的商人们的极大不满,他们认为,坚持营业,表现出对额外利润的过分贪婪。而在现代社会,很多商家春节期间继续营业,已成为业界常态,也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古代工、商业界,学徒、奴隶、仆役的假日很少,除非是象新年这样主要的节庆,学徒、奴仆,通常每隔几年,或许会获得主人“恩赐”一次回家休假的机会。

三、假期类型最多的阶层——古代中国官僚

相较于农、工、商等阶层,古代官僚的假期类型最多,既有常规的休假日,也有皇帝寿诞、节日等假期。

大家或许很好奇:古代中国,是否有类似于现代周末的固定休假日?汉代,官员每工作五天,可以休息一天。这一假日,当时称为“休沐”。意思是说,官员们可以利用这一天假日,休息沐浴。南朝萧梁则将官员们的工作时间延长,规定每十天休假一天。这一休假制度,自唐朝至元朝,基本奉行不变,当时称为旬假、旬休。休假的时间,一般是每月的初十、二十和最后一天(即二十九日或三十日)。明、清时,这一休假制度基本被废除。直到民国时,受西方文化,尤其是基督教世界文化的影响,星期天才成为官方法定的假日。直至1995年5月1日,中国大陆才开始实行每周星期六、星期日连休的双休日制度。

休假期间,官员们一般不再处理政务。但也有官员由于某种缘故,坚持上班,处理政务,以至引起同僚的不满,和上司的干预。西汉时,薛宣任左冯翊(约为今陕西渭河以北、泾河以东、洛河中下游地区)时,夏至或冬至,郡府官员们都依令休假。只有贼曹掾张扶不肯休假,照常坐曹治事。薛宣告诫张扶说:“曹虽有公职事,家亦望私恩意。掾宜从众,归对妻子,设酒肴,请邻里,壹笑相乐,斯亦可矣。”

除了上述每五/十天休假一日的假期制度外,古代中国官员们还可享受节庆假日。唐、宋时,大、小节庆,官员们都要放假。放假的时间,依节庆的性质而定,一天、三天、五天或七天不等。佛祖诞辰日、老子诞辰日,各放假一天;皇帝生辰日,放假三天;最长的节庆假日是新年和冬至,各放假七天。

佛祖像和老子像

据统计,唐代官员一年有53天的节庆假日。宋代官员则有54天节庆假日。天数虽比唐代多一天,但其中只有18天是“休务”,即完全停止办公。可以推测,其它36天假日,至少有一部分时间要照常办公。另外,宋代还取消了佛祖、老子诞辰的法定假日。元代官员享有的节庆假日,较之唐宋时期,大为“缩水”,全年仅有16天。

明、清时期的官员,享有的一年节庆假日天数最初甚至比元代还要少。一年中,只有新年、冬至,皇帝的生辰三个主要的节庆。不过,后来,明、清时期的官员开始享有长约一个月的新年假。钦天监的官员一般选择每年的十二月二十日左右的某天,宣布全国官员“封印”。大约一个月后,再占卜择吉,宣布某天“开印”。当然,在这一个月左右的假期内,很多官员并非无所事事,安享假期,而是不时到官署中,随时处理一些紧急公务,只是无法在文书、公告等文件上盖印。

清代官印

古代中国的官员们还享有另外一种类型的假日,即自己的亲戚(父母、子女等直系近亲及旁系亲属)、师友若有冠、婚、丧等礼仪时,可依令休假。如唐代规定:儿子举行冠礼时,身为官员的父亲可休假三天;如果是亲戚行冠礼,则休假一天。若儿、女举行婚礼,父亲享有9天假期(旅程时间不计入内);其他的近亲举行婚礼,则依其亲缘关系的远近亲疏,分别有五、三、一天的假期。若父/母亲去世,作为官员的儿子,必须辞职,回家守丧三年;如果是军职,则休假100天,回家办理丧事。如果某官职责重要,既不能离职,也无人可替,则必须由皇帝下诏,禁止其辞职回家守丧,谓之“夺情”。其他亲戚去世,视亲疏远近,分别有30、20、15、7、5、3、1天的假期。如果是某官受业恩师去世,给假3天。

唐代统治者为倡导“孝道”,对与父母分居遥远异地的官员们,每隔三年/五年,给假30日/15日(任职地与父母居住地间隔三千里外/五百里者),以便官员们能按时返回故乡,探望父母,略尽孝道。 此外,唐代还有在每年五月给官吏们15天的田假。这或许是为了照顾家里有田地的官吏,能够在麦收时,回家或亲自收割,或监督仆役收割麦子。每年九月,唐代官吏还有15天的授衣假,以便置办服装。 

明、清时,上述许多假日或者被取消,或者必须得到皇帝或各级主官的批准。唯独父母去世,无论何级别官员,必须辞职回家守丧的礼制,越发严格的得到实行。甚至还因此礼制,引发诸多政治纠纷和风波。如明代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的父亲于万历五年(1577年)病逝于湖北老家。此时,张居正主导的改革刚刚起步。若遵循礼制,回家奔丧守丧,好不容易谋取到的内阁首辅,可能落入他人之手;改革大业,更有夭折之危。有鉴于此,张居正唆使太后、权阉,以万历的口气,下诏“夺情”。

诏书颁布后,舆论哗然。群臣纷纷上奏,抨击、弹劾张居正贪恋权位,罔顾人伦。直到万历皇帝下诏,再妄议者,诛无赦,才将此事平息下去。1582年,张居正去世后,万历对他进行政治清算,这也成为张的罪状之一。

张居正剧照

四、出身、阶层不同,假期各异的学生群体

古代中国,学生群体因出身、阶层的不同,享有的假期,也各不相同。

在国家最高学府太学(国子监)受业的学生,除少数天资聪颖,家境贫寒者外,大多非富即贵。他们的假期待遇,大致和官员相同。大部分在私塾受业的学生,一般只有主要的节庆才放假。明、清时期,私塾也有大约一个月的新年假。

出身农家的子弟,如果家境尚可,家长又支持孩子读书,一般只在农闲季节去上学。东汉崔寔撰写的《四民月令》记载,九岁到十四岁的幼童,应在一月、八月、十一月入小学;十五岁到二十岁的成童,要在一月和十月入大学。宋代,农家子弟就读的乡村学校,当时也叫做“冬学”。原因即在于,这些学校只在冬季上课。至于家境贫穷,或家长不允读书的农民子弟,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一年到头帮着家长里外忙碌,假期更无从谈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