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成一件事,需掌握这三种心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9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进步,为了不比他们差,也下定决心改变自己,比如从早起、跑步、读书开始,到参加各种学习班或训练营。而且相信只要我们自律、持续勤奋好学,总有一天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可结果是,即便自己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自己就是看不到希望。

如果你也有这些困惑,周岭写的《认知驱动》这本书或许可以为你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既然我们这么努力,都看不到希望,不如先主动做成对他人很有用的一件事吧。为此,周岭提出了一些心法和技法,帮助我们过上一个有成就感、有意义的幸福生活。这里所谓的做成一件事是指培养一个习惯或技能,而并不是一定要创造出丰功伟绩。

接下来,我就为大家分享书中三种重要的心法:

1) 要想跳出成长陷阱,需改变我们的认知

之所以我们会有这样的困惑,作者周岭指出:其实是因为我们陷入了一种看不见的成长陷阱。

为了避开这个成长陷阱,我们先来认识两个概念: 一个是内向成长,比如培养早起、跑步等习惯;另一个则是外向成长,比如打造写作、画画等技能。

但是,我们可以从现在改变认知,花更多的精力放在外向成长上。比如读完书后,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培养自己过硬的写作技能,持续输出对读者有用、有价值的内容,那么,我们就能被读者所需要,也就能感到努力的希望了。

当然了,培养习惯也不是不重要,它可以为我们打造和发展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如果我们想要跳出成长陷阱,让自己看到希望,那就让我们从注重培养自己的技能和输出价值开始吧。

2)要想改变人生,需创造长久的价值

除了改变认知以外,我们改变自己的关键在于创造价值。所谓创造价值,就是生产出对他人有用的东西。这永远是写作的指南针,对于其他事情也是一样。

作者的经历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当时和他一起练习写作的人有很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人早已放弃,只有少数人仍在努力坚持着。可这少数人一直不温不火,反响平平,究其原因就在于他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是有长久价值的。

他写文章时,不会碰热点新闻,也不会有个人的碎碎念,更不会有浮夸、无异议或与主题无关的一切内容。他要求每篇文章都能解决读者的一个问题,或给他们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想法。

他每次开始写作时就会问自己:“这篇文章在三五年甚至十年以后还有价值吗?如果没有,那就没必要写了。”

正是他持续输出有长久价值的内容,击中了读者的痛点,为他们解决了问题,才让他的文章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等多家媒体纷纷转载,让他脱颖而出。他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所以说,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那就让自己创造出足够大的价值吧,这样我们才能被他人强烈地需要。

3)要想过最好的人生,需有利他之心

稻盛和夫在《心》这本书中曾说:“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2020年9月,作者周岭的处女作《认知觉醒》一经出版就深受读者的喜欢,短短11个月内就加印了15次,销量超过15万册,目前还在不断增长中。而那时的他只是一个写作刚满3年的新作者,他能有如此大的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一颗利他之心。

2018年,他在公众号上开通了问答专栏。在那里,读者可以免费向他咨询有关成长方面的问题,这让读者感到不可思议。有时读者会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他愿意花时间免费为一个陌生人答疑解惑呢?

因为在作者看来,只要是有利于读者成长的事,就值得他花时间和精力去做。而且,事实证明他自己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通过一对一的交流,读者只是找到了解决困惑的方法,但对于作者而言,他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困惑样本,为他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让他更准确地抓住读者的痛点,并为他们提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还大大提高了他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利他的结果其实就是利己。正如作者所说的:“那些不带功利心的付出,最后都会通过某种形式加倍返还。”

然而,利己是人的本性,有些人会因此担心自己做不到利他。但这不要紧,只要我们坦然接受,一直在利他的路上不断前行,不放弃就好。相信总有一天,我们能做到。

结语:

如果你想要做成一件事,那就要避开成长陷阱,在利他之心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对他人有用的、长久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