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批评史必背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4

1. 七上必背七上必背文言文及古诗词是哪几首请打出来内容也要打出来

七上必背文言文只1篇:10 《论语》十则(背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七上必背古诗词有5篇: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40篇

氓 离骚(节选) 迢迢牵牛得 短歌行(对酒当歌)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山居秋暝 蜀道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 兵车行 蜀相 客至 登高 登岳阳楼 石头城 琵琶行并序 李凭箜篌引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 锦瑟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雨霖铃(寒蝉凄切) 桂枝香(登临送目) 念奴娇(大江东去) 鹊桥仙(纤云弄巧) 声声慢(寻寻觅觅)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 永遇乐(千古江山) 扬州慢并序 长亭送别(节选) 逍遥游(节选) 劝学(节选) 屈原列传(节选) 陈情表 腾王阁序(节选) 师说 阿房宫赋 六国论 游褒禅山记 前赤壁赋。

3. 中考必背文言文24首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十则》

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4.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十则》

5.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

6.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十则》

7.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

8.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十则》

9. 鱼,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孟子

10.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孟子

11.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2.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

13.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14.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诸葛亮

15.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

中考有多重要?

16. 中考和高考一样,是一个人群的分水岭,考上了普高就意味着需要向大学进发,而没考上就会进入专职学校,两种人的发展轨迹就会变化,从而改变一生。

17. 中考相对于高考来说不是太难,因为中考是学业水平考试,而高考则是人才选拔考试,所以如果中考没有考好就意味着读书上大学这条路也许不适合自己。

4. 谁有中学生必背古文50篇的目录

孔子语录 鱼我所欲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曹刿论战 邹忌讽齐王纳谏 出师表 桃花源记 三峡 杂说(四) 陋室铭 小石潭记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爱莲说 记承天寺夜游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关雎 蒹葭 观沧海 饮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次北固山下 使至塞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行路难 望岳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观刈麦 钱塘湖春行 雁门太守行 赤壁 泊秦淮 夜雨寄北 无题 相见欢 渔家傲 浣溪沙 登飞来峰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 游山西村 破阵子 过零丁洋 天净沙·秋思 山坡羊·潼关怀古 己亥杂诗 具体目录:论语十则 ——孔夫子的智慧板书 【春秋】孔 子 鱼,我所欲也 ——世界上最难的选择 【战国】孟 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安乐与苦难之间 【战国】孟 子 曹刿论战 ——智慧的声音与回响 《左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人内心的明镜 《战国策》 出师表 ——历史与我们内心的荒莽 【三国】诸葛亮 桃花源记 ——诗人的精神乌托邦 【晋】陶渊明 三峡 ——山川世界的无尽前沿 【北魏】郦道元 马说 ——知音的古典之殇 【唐】韩 愈 陋室铭 ——诗人的精神草庐 【唐】刘禹锡 小石潭记 ——自然界的清灵之梦 【唐】柳宗元 岳阳楼记 ——岳阳楼上的隐居者 【宋】范仲淹 醉翁亭记 ——太守的梦境花园 【宋】欧阳修 爱莲说 ——一朵莲花的精神史 【宋】周敦颐 记承天寺夜游 ——夜色弥漫中的行吟 【宋】苏 轼 送东阳马生序 ——风雪中的一卷线装书 【明】宋 濂 关雎 ——诗经里的桃花流水 《诗经》 蒹葭 ——历史上最美的秋天 《诗经》 观沧海 ——沧海之上,星空之下 【汉】曹 操 饮酒 ——一个人的菊花和酒 【晋】陶渊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烟尘弥漫的他乡路 【唐】王 勃 次北固山下 ——晨曦中的青山绿水 【唐】王 湾 使至塞上 ——塞外的长河落日 【唐】王 维 闻王昌龄左迂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的愁心明月 【唐】李 白 行路难 ——李白的漫漫精神之路 【唐】李 白 望岳 ——对古老泰山的尊崇 【唐】杜 甫 春望 ——春天的残花之痕 【唐】杜 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草庐的风雨故事 【唐】杜 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风雪中的离别之歌 【唐】岑 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的春色烟柳 【唐】韩 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颠簸的人生苦旅 【唐】刘禹锡 观刈麦 ——生活的守望者 【唐】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春光明媚的日子 【唐】自居易 雁门太守行 一一遥想当年漫天秋色 【唐】李 贺 赤壁 一一忧愁的历史词典 【唐】杜 牧 泊秦淮 ——烟雨秦淮河 【唐】杜 牧 夜雨寄北 ——雨夜的忧思 【唐】李商隐 无题 ——灿烂星空下的月光之歌 【唐】李商隐 相见欢 ——秋天寂寞的梧桐树 【南唐】李 煜 渔家傲 ——古典的牵挂 【宋】范仲淹 浣溪沙 ——瞬间的华丽与凋零 【宋】晏 殊 登飞来峰 ——闪光的智慧 【宋】王安石 江城子 ——苏轼的放达与沧桑 【宋】苏 轼 水调歌头 ——月光里的流年似水 【宋】苏 轼 游山西村 ——柳暗花明的历程 【宋】陆 游 破阵子 ——灯花之下的寒光 【宋】辛弃疾 过零丁洋 ——宋朝的山山水水 【宋】文天祥 天净沙 ——斜阳下的忧伤之思 【元】马致远 山坡羊 ——悲痛的黄土 【元】张养浩 己亥杂诗 ——晚清的浪漫与迷失 【清】龚自珍。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小题1:BC小题2:A小题3:①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

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与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②就是抗拒或背弃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

(每个要点2分)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小题4:①事物的演化迫使传统以变应变;②传统须作出妥协,来迁就演变的事物;③传统为免于因对抗而地位动摇,把规律解释放宽,以收容新风气;④新风气的代兴,一方面强调与原有传统立异,但也要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②③点可能会有学生归并为1点,如再另外列举“传统欲久,妥协愈多,欲不肯变,新风气不能委曲求全,与之破裂”也得分;每一点1分,共4分)(4分) 小题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

B项中“往往能决定其作品的价值”原文无此意,属于无中生有。 C项属于曲解文意,原文说“没有根本的变动”。

小题2:原文“文艺批评史很可能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在A项中表述位“文艺批评史要想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属于曲解文意,后面的陈述又属强加条件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小题3: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B。

小题4: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6. 高中必背古诗、文言文

貌似有这些 文言文(18篇) 1.《论语》六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3.鱼我所欲也 《孟子》 4.逍遥游 《庄子》 5.劝学 《苟子》 6.曹刿论战 《左传》 7.出师表 诸葛亮 8.桃花源记 陶潜 9.三峡 郦道元 10.师说 韩愈 11.陋室铭 刘禹锡 12.阿房宫赋 杜牧 13.岳阳楼记 范仲淹 14.醉翁亭记 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赤壁赋 苏轼 17.爱莲说 周敦颐 诗词曲(42首) 1.关雎 《诗经》 2.蒹葭 《诗经》 3.氓 《诗经》 4.离骚 曲原 5.观沧海曹操 6.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8.次北固山下 王湾 9.使至塞上 王维 1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11.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12.蜀道难 李白 13.望岳 杜甫 14.春望 杜甫 15.登高 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19.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20.观刈麦 白居易 21.琵琶行 白居易 22.雁门太守行 李贺 23.赤壁 杜牧 24.泊秦淮 杜牧 25.夜雨寄北 李商隐 2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27.绵瑟 李商隐 2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29.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3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最异) 范仲淹 3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32.登飞来峰 王安石 3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3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35.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36.游山西村 陆游 37.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38.水遇乐(千古江山) 辛弃疾 39.过零丁洋 文天祥 40.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41.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有些句书上有,有些没有,不过劝你背名篇名句教好,不要整篇背,这样效率高。

高考出题老师不可能那么的。

出一些闻所未闻的句子考你的`。

7. 初中生所有必背古诗古文

论语十则

——孔夫子的智慧板书 孔 子

鱼,我所欲也

——世界上最难的选择 孟 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安乐与苦难之间 孟 子

曹刿论战

——智慧的声音与回响 《左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人内心的明镜 《战国策》

出师表

——历史与我们内心的荒莽 诸葛亮

桃花源记

——诗人的精神乌托邦 陶渊明

三峡

——山川世界的无尽前沿 郦道元

马说

——知音的古典之殇 韩 愈

陋室铭

——诗人的精神草庐 刘禹锡

小石潭记

——自然界的清灵之梦 柳宗元

岳阳楼记

——岳阳楼上的隐居者 范仲淹

醉翁亭记

——太守的梦境花园 欧阳修

爱莲说

——一朵莲花的精神史 周敦颐

记承天寺夜游

——夜色弥漫中的行吟 苏 轼

送东阳马生序

——风雪中的一卷线装书 宋 濂

关雎

——诗经里的桃花流水 《诗经》

蒹葭

——历史上最美的秋天 《诗经》

观沧海

——沧海之上,星空之下 曹 操

饮酒

——一个人的菊花和酒 陶渊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烟尘弥漫的他乡路 王 勃

次北固山下

——晨曦中的青山绿水 王 湾

使至塞上

——塞外的长河落日 王 维

闻王昌龄左迂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的愁心明月 李 白

行路难

——李白的漫漫精神之路 李 白

望岳

——对古老泰山的尊崇 杜 甫

春望

——春天的残花之痕 杜 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草庐的风雨故事 杜 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风雪中的离别之歌 岑 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的春色烟柳 韩 愈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颠簸的人生苦旅 刘禹锡

观刈麦

——生活的守望者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春光明媚的日子 自居易

雁门太守行

一一遥想当年漫天秋色 李 贺

赤壁

一一忧愁的历史词典 杜 牧

泊秦淮

——烟雨秦淮河 杜 牧

夜雨寄北

——雨夜的忧思 李商隐

无题

——灿烂星空下的月光之歌 李商隐

相见欢

——秋天寂寞的梧桐树 李 煜

渔家傲

——古典的牵挂 范仲淹

浣溪沙

——瞬间的华丽与凋零 晏 殊

登飞来峰

——闪光的智慧 王安石

江城子

——苏轼的放达与沧桑 苏 轼

水调歌头

——月光里的流年似水 苏 轼

游山西村

——柳暗花明的历程 陆 游

破阵子

——灯花之下的寒光 辛弃疾

过零丁洋

——宋朝的山山水水 文天祥

天净沙

——斜阳下的忧伤之思 马致远

山坡羊

——悲痛的黄土 张养浩

己亥杂诗

——晚清的浪漫与迷失 龚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