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红瓜子的吃法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道州红瓜子是道州特产“洗籽瓜”的核。顾名思义,“洗仔瓜”就是把镶嵌在瓜肉里面的红色的核(瓜子)扣出来,用水洗干净,以瓜子为主要产品、瓜肉为附加产品的一种地域性很强的瓜。我们吃这种都是用“锤”和“掐”(念ka)的方法来实现的。我们平时吃的西瓜,都是用刀切得,一瓣一瓣的,很是文明和绅士。但,吃“洗籽瓜”却很彪悍和直接,或者可以说带点野蛮的味道——把瓜捧在左手上,掂把掂把,右手握拳,一锤抡下去,“扑”,瓜开俩瓣(有小个点的瓜,不经锤,就用大拇指往瓜上掐出一到裂痕来,两手捧着瓜使劲一捻,也成俩瓣),也不管那晶莹透亮的瓜肉如何好看,五指成勺,对准中间那坨“核心肉”,一掏到底,把瓜子扣出来,往嘴里一塞,别说那态势有多么潇洒。
吃红瓜子<晒干的瓜子>要点技术。在永州十二个县市区里,就数道州人会吃红瓜子、爱吃红瓜子。道州人把吃红瓜子叫“嗑红瓜子”。半个小指指甲盖大小的红瓜子,拿住后面半截,把尖的那头放嘴里,漏出两排牙齿,上下门牙咬住了,微微使力,“咳”地一声,尖尖的瓜子就裂开了,以上牙齿挡开上面的那边瓜子壳,再用下牙齿挡开下面的瓜子壳,咬住中间露出来的瓜子仁,一拉,瓜子仁便留在了嘴里。这是最基本的“嗑”瓜子的方法,用手,不过这种方法“效率”不高。还有比这熟练的“嗑”法,就是把瓜子往嘴里一扔,用座牙把瓜子壳整裂了,再用舌头把瓜子运动到上下门牙之间,咬稳了,用上门牙往裂开的瓜子中间一插,把瓜子分开成两瓣,然后用下门牙把瓜子仁给咬出来,吐出瓜子壳。这是不用手的,效率提高不少。更有甚者,可以一次性扔四个瓜子到嘴里,一阵“运作”,依次吐出瓜子壳来。还有的人,嘴角这边扔里瓜子,嘴角那边出瓜子壳,这边进那边出,迅速地很,效率地很,让人羡慕不已、惊叹不已。小时候,还不会吃这个东西,看大人吃得有味,心里难耐,就到河边捡块小石头,左手捏住瓜子的“屁股”,在门槛上、地上敲,往往瓜子没吃上几颗,小手都被石头敲疼了,到后来就一把瓜子扔进嘴里,连皮带壳来它个“囫囵吞枣”——第二天拉出屎来里头还有瓜子皮。
红瓜子吃起来很有味道。因其籽仁色白嫩脆,食味芳香,营养丰富,能生津提神,久食而不厌。道县是男女老少都好这一口——只要你牙齿好,七老八十还“嗑”得津津有味。拿起瓜子来,瓜子还没进口,口水就流了出来,合着瓜子仁的独特的味道,一颗一颗又一颗,越嗑越有味道,使人欲罢不能,都嗑上瘾了。特别是小女孩子嗑瓜子,那形象可以说是风情万种,嘟起小嘴唇,翘起兰花手,拇指和食指细捻小瓜子,在两瓣殷红的嘴唇之间一闭一合 ......那绝对算得上是“绝美景色”——这是另外的一种味道。
道州人从小就爱嗑瓜子,所以到一定年龄之后,上下门牙之间总会有个地方是“缺”的,而且呈比较规则的圆形。这已经成为识别道州人的一个方法,或者说是道州人的一个身份象征了。如果要确定是否为道州人,那两个“瓜子牙”就是一个标本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