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寿宁县投入教育经费6896.2万元,比2006年增加1575万元,列入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6400平方米,新建校舍2954平方米。
2009年寿宁县投入教育经费1.35亿元,比增33.5%。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2966万元。省级“对县督导”教育评估顺利通过。寿宁一中重新确认为省二级达标高中。县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省级重点职业学校验收。寿宁六中完成教学楼基础工程,动工建设学生宿舍楼。一中田径场新建、二中扩容、中小学校舍危改等项目全面实施。总投资300多万元的农村远程教育项目投入使用。 1949~1978年,寿宁县的科研项目主要是围绕山区的特点,侧重科学技术的引进、应用与推广。30年间,经县计划委员会平衡选项,上报宁德地区计划委员会立项的有33项。其中,重点项目14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编制科研项目。1979~1989年,列入计划的科研项目有48项。
2007年全县组织申报省市各类科技项目5项,4个项目通过省鉴定验收,三祥公司“一步法熔炼二氧化锆颗粒”对接项目被评为全省“6·18”十大优秀转化项目。宁德市新材料研发中心落户三祥,新材料研发水平进一步提升。 2007年寿宁县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继续改善,新增门诊病房2300平方米。
2009年投入7681万元,完成2009年度 617户3015人的安居工程建设,全县已累计完成1345户6365人的建设任务。县医院搬迁工程基本完成门诊楼主体和病房楼、医技楼基础建设,斜滩、南阳卫生院门诊病房楼投入使用。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扎实有效。全年免费接种一类疫苗13.29万人次。 2009年寿宁县完成梦龙文化公园一期工程;新建3家农村文化站、21家农家书屋。
2012年9月24日,在中宣部组织的颁奖晚会上,由寿宁县委、县政府,福建电影制片厂,福建省艺术摄影学会,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摄制,以寿宁县廊桥文化和民俗景观为原型的电影《爱在廊桥》获电影类“五个一工程”奖。
民俗风情
祭溪,是民间的一种信仰献祭仪式,通常在桥梁建造初始时进行,旨在祈求龙王治水庇佑建桥功成。
元宵拔烛竖灯茶:犀溪异俗。元宵夜,犀溪村拔烛竖灯,极其热闹,据先贤叶于润对犀溪村元宵竖灯茶礼俗的考证,此俗当始于康熙后期,后族甥进士韦希烈将外婆家元宵竖灯茶风俗带到清源。
寿宁斜滩台阁铁枝:以各种人物神态活灵活现、形象逼真,而深受大众喜爱。每年的正月十三,斜滩都有举行“搬铁枝”、“迎奶娘”的传统民俗活动,成为闽东地区颇有影响的民间节俗活动之一。
菊月迎请黄山公:黄山公是寿宁最具特色的地方神祇,民间信仰的影响范围广及寿宁以外的福安、周宁、政和、庆元、景宁、泰顺等闽浙两省数十个县市。 2007年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累计达到6355人,征收保费1120.8万元,发放1534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参合率达到 81.6%,受益群众达18.6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2002年底前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医疗保险开始启动。三项医保共配套资金700万元全部到位。累计新增就业岗位795个,培训城乡劳动力2842人次,依托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就业700人,帮助农民转移就业6.9万人次,解决“4050”就业困难人员173名,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1%以内。增加财政投入200万元,提高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缴纳比率,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2020万元,比增32.5%,位居全市第一。
2009年全县列入低保对象7266户12700人,城乡低保保障线标准大幅度提高,全年累计发放低保金1344万元。全县参加新农合对象17.88万人,参合率达到89.39%,新农合补偿力度加大,全年兑现医药费用补偿1541万元。城镇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1.12万人,参加新农合2.6万人,合计参保率86%。养老、工伤、失业、生育等保障继续加强。全县城镇新增就业817人,农村劳动力新转移就业271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