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郎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9


郎平要退役了。


据此前报道,郎平将在奥运会后卸任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职务,正式退休。


8月2日,中国女排在结束本届奥运会之旅后,所有女排成员都向郎平鞠躬致谢。



8月3日,北师大工作人员表示,郎平退休后将前往珠海校区工作:



她说:


“干得真的是太累了,也应该休息休息了。”



从顶级运动员到顶级教练,郎平的人生璀璨而动人。


她陪了中国女排40年,也陪了我们观众40年。


作为顶级运动员,她拿过奥运冠军;


作为顶级教练,她帮助别人拿过奥运冠军、世界杯、世锦赛。


中国体坛因为有郎平,又荣耀又感人。


然而,告别的这一天还是来了。


这个倔强又不服输的女人,带着满身伤病,终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在中国体坛, 乒乓球能把对手打哭,而女排能把观众打哭。


中国人对于郎平的认知,总是和中国女排紧紧联系在一起。


郎平13岁的时候开始学打排球,18岁就因为天赋过人入选了国家队。


当时的国家队,条件艰苦,训练条件也很极端。


简陋的竹棚是训练室,踩着三合土,每天训练7个小时。


教练让她对着墙练,她就踏踏实实的、日复一日的和墙面打交道。



那样的日子多苦啊,但是她坚持下来了:



郎平的主教练观察她,说她能吃能睡能练,练球刻苦到晕倒过好几次:



郎平对自己极端苛刻,每天加班加点的训练。


而在不久的将来,她这些努力也在赛场上一次又一次的被验证过,确实有用。


因为训练,她被砸成过脑震荡,整个人又瘦又高,眼睛总是又坚定又倔强。



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队发挥稳定竟然杀入了决赛。


决赛对手是日本,这对当时积弱的中国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当时,我们要向国际上传递“中国不弱”、“中国人会创造奇迹”的信号,女排就绝不能输!


所有中国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女排身上。


所有人都围在电视机旁、收音机旁,攥着拳头静静地等着女排开赛。


而郎平,创造了这次奇迹!最终女排以3:2的比分,战胜了日本队。



当时整个中国都沸腾了!


那是中国女排第一次拿下世界冠军,而那致胜一球,就是郎平标志性的扣球。


她一战成名,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赢来了一个响彻寰宇的绰号——铁榔头。


在那之后,她就成了万人空巷的女神。


人们高举着火把在街上庆祝,嘴里喊的都是“女排万岁”,所有人都在拥抱欢呼!


当时,人民日报用整版报纸报道了郎平以及女排球员们:



凭当时的条件,女排赢得了比赛,那简直就是奇迹啊。


世界三大球类,我们终于拿了一个排球冠军。


所有中国人彻夜难眠,为扬眉吐气的祖国高兴,也为为国争光的女排高兴。



而关于郎平的奇迹,还远不止如此。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又到了女排一展身手的时候。


郎平顶住了压力,再次带领女排夺冠,国内沸腾到了极点。



北大几千名学生,在街头放烟花庆祝。


那之后,郎平被印在邮票上:



人民日报每天都在报道她。


那个时候,中国人的心愿就是给她送个手绢,希望她能一直抗住压力,带来荣耀。


人们都在争相学习“郎平精神”,不怕苦不怕累,要努力向上绝不认输。


在那之后,中国女排就成了“奇迹”、“传说”的代名词。


女排姑娘们也靠着这口气,所向披靡、摧枯拉朽,一口气夺得5连冠:


即便到了现在,5连冠的记录仍然无人可破。


郎平与美国名将弗罗拉·海曼、古巴名将米雷亚·路易斯,并称为20世纪80年代世界女排“三大主攻手”。


比赛的时候,她每次都是拿命在拼。


她后来说,自己有次比赛累到跳不起来扣球了,可是仍然在咬牙坚持。


竭尽全力不服输的郎平,在运动员时期拿下了让世界感动、沸腾的佳绩。


“郎平”就成了那个时代,不怕苦、不服输的时代面庞。




五连冠之后,26岁的郎平退役了。


她身上有很多伤,膝盖做了很多次手术。


常年累月的训练让她浑身带伤,甚至拿了“残疾人证”:



打不了球了,她也挫败、沮丧,人生没有了排球好像不知道怎么办了。


她没有接下国家安排给她的工作,而是决定去美国,重新学 体育 管理。


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真的很“不识好歹”,毕竟国家安排给她的铁饭碗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但是郎平拒绝了。


还要自费去美国奔赴一个前途未知的可能,这太冒险了。



再后来,郎平自陈:


“我得学习新东西,不能靠着冠军过日子。”


往后几十年,她的教练生涯都在验证她这句话的正确性。


刚到美国,她借住在朋友家里,连新衣服都买不起。


为了谋生,她去夏令营做教练,在新墨西哥大学当助教,换来了读书的机会。



除此之外,她在意大利俱乐部打了一年球,在这段时间她拿到了美国绿卡,考了研究生。



很快,她被邀请以20万美元的年薪,执教八佰伴球队。


在美国站稳了脚跟,日子也越来越好。


就在这时候,她接到了祖国的呼唤:


“郎平,中国需要你。”


就是这句感召, 她临危受命,第一次担任中国女排的教练。


她抛下了当时仅仅2岁的女儿,回国了。


她抛下了年薪几十万美元,拿着900元人民币月薪,回到中国女排执教了。


郎平让当时徘徊在低谷期的女排,从世界排名第七,拿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银牌、亚运会金牌。



21世纪第二个十年,郎平再次带领中国女排走向黄金时代。


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奇迹夺冠,让电视机前无数人兴奋尖叫。


2019年女排11连胜, 成就女排世界杯五连冠。



正应了那句话:


中国体坛,乒乓球能把对手打哭,女排能把观众打哭。


每一次比赛拿到冠军,她都在场上落泪。


平时铁面无私、严肃端庄的郎平,这时候就哭得又柔软又令人心疼。



这就是十年如一日艰苦卓绝的结果啊, 体育 竞技容不得一丝松懈,必须要有硬实力才能拿下成绩。


作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女教练,她也用成绩告诉世人,女人真的没什么做不到的。


作为运动员,她是大满贯冠军;


作为教练,她帮助别人拿了大满贯。



她的人生辉煌又动人,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习的榜样。




而东京奥运会这次,无论成绩如何,我觉得她在我心里都一样的高大伟岸。


毕竟,英雄也有疲惫的时候, 体育 竞技输赢都是常事,但郎平的精神图腾永远不灭。



唯一令我感到黯然的是,郎平的离开,意味着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最信任、最有力量、永远不服输的铁榔头离开了,我们观众以后看什么呢?


郎平的人生,给了我们观众太多辉煌、荣耀,也给我了我们太多感动和希望。


作为球迷,我们也确实不该再奢望什么了。


她已经太累了,这一生为我们、为国家、为女排都做了太多,承受了太多。



而且她的身体 健康 也到处是伤,她做过左髋关节的置换手术,躺在病床上的她,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叱咤风云的铁榔头。



当教练的郎平,让中国女排拿了一波连胜,震惊了世人。


有郎平执教的中国女排,就有“铁榔头”气质,无所不能、战无不胜。


郎平的精确和沉稳特别安抚人心,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郎平”这两个字就代表着某种饱含期待的信任。


或许还要再过很多年,我们才能知道这场分别意味着什么。


但我们需要承认,郎平不是神,郎平也表现过很多无能为力的难过。



我们始终要记住的是,她的精神、她的坚强。


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向她看齐,学她的赤忱、学她破釜沉舟的勇气、学他的坚韧和热爱。


她找到了一生可以为之奋斗的事业,也用了一生在为热爱奋斗。


这多么动人啊,其实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输掉的那一场球,不过是人生里无数次球赛的一次输赢罢了。


我觉得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郎平致意,因为郎平给我们留下的精神图腾一直在熠熠生辉啊。


那是时代精神,永远不服输、不低头的中国精神。


那么此时,让我们告别永远的铁榔头,用一次分享,为郎平精神致敬。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被骂“拜金女”,为钱“叛国出逃”,8次出征奥运全世界为她鼓掌

3跳满分,奥运最小冠军一战封神!这个天才少女,太好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