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龙眠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龙眠山为桐城西北之屏障。海拔300至800米。由于山尽山复起,宛若龙眠形,故名龙眠山。

龙眠山林茂水清,是桐城风景胜地之一,历代名人遗存甚多。

境内双溪村李庄为北宋著名画家人称“宋画第一”的李公麟归隐之所,李公麟又名李龙眠,故称龙眠山庄。

离山庄不远的椒园为明代大司马孙鲁山之别业,所产椒园茶曾被列为贡品,闻名京都。

清大学士张英晚年归养于龙眠山庄附近的赐金园。张英、张廷玉父子宰相坟,著名桐城派作家、清代名臣姚莹之墓也是游客游龙眠山所必到之地。

此外,还有碾玉峡、玉龙峡、璎珞崖等自然景观,无不引人入胜。碾玉峡翠峰如幛,峡间薄雾如纱。峡底形如浮鱼背脊,仰承石壁飞泉。峡口宽20米,呈扇状,水流至此缓归于溪谷。清人刘大相赞云:“龙眠山之幽出奇可喜者无穷,而最近治最善为碾玉峡。”

玉龙峡奇峰突起,摩崖石刻甚多。山泉从嵯峨石崖上翻滚撞跌,汇成瀑流,倾泻而下,蔚然壮观。

璎珞崖壁立千仞,一挂长瀑悬空倾泻,喷玉生烟。瀑旁峭壁间阴刻有明代御史赵式所书的“璎珞崖”三字。

秀丽的龙眠山水,曾吸引不少文人墨客游览、赋诗、题字,苏辙曾作《龙眠二十咏为李伯时(李公麟)赋》, 宋黄庭坚诗云:“诸山何处是龙眠,旧日龙眠今不眠。闻道已随云物去,不应只雨一方田。”

椒子岩的峭壁上,留有北宋后的多处石刻:“兰亭”、“游龙谷”、“喷玉泉”, 字迹可辨,书法各异,笔力道劲。

在龙眠乡凤形、宝山村的绕云梯冲,现存有“锁云”、“石门”、“龙眠处”、“听泉”等11处明代石刻,字体端庄秀丽,风格古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