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说“看景不如听景”,而我让你看景远超听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看景不如听景”, 是我们在一个景点游玩后,或者在生活中时常听到的很无奈的一句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感受呢?我们来讨论一下。

对于一个未曾谋面的景点,你是怎样知道它的?一般多是听说,也就是通常说的听景。实际上我们获得一个景点相关信息有以下几个途径:

这里不禁要问一下,你听到和看到的这些作品是原来的风景吗?绝对不是。那是什么呢?那是艺术家按照美学原理给你加工出来的作品。 绘画作品,特别是中国的山水画,堪称世界美术一绝,她以形写意,畅神达意;以线造型,笔墨精妙;以虚带实,虚实相生,选取精华将高山峻岭江河湖泊浓缩到数尺宣纸上,大面积的留白,给你无限的想象空间。

文学作品,特别是中国古诗词主要通过艺术意境和语言音韵来表现作品的美学意蕴。是作者的主观 情感 与外界客观形象的有机结合。精炼到家的文字,平仄格律的应用,在作品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 现如今乳齿小童都能背诵的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是诗仙李白的名句,他想象丰富、感情奔放,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来描画庐山瀑布,成为赞美庐山瀑布的千古绝句,如果有人在庐山按照诗词里的“3000尺”去寻觅心中的庐山瀑布,怎能不大呼上当?

摄影作品也是如此,运用摄影的艺术手段进行构思,增强影视作品的概括力、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构图,色彩,光影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美学理念。一幅好的照片,是需要摄影家付出大量的心血后完成的,其作品能传达影视作品真挚 情感 ,与观者心灵产生共鸣,让观者感受到作品的美感。

口碑相传,往往是在聊天中获得的信息,先去的人完成游览后,有的人有较强的欣赏和概括能力,通常也会给出溢美评价。

我们看景,看到的都是景点的客观存在。山峦矗立在远方,河水流淌在近处。可能是阳光灿烂,也可能是乌云密布。看景的时候则没有艺术家的匠心雕琢和广告彩页的满满美誉。 一幅成功的摄影大片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天气,特定的地点(机位)拍摄到的,如果你不在那个特定的环境之中,你是看不到图片上那绝美曼妙的风景的。

另外,每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想象力,对没有亲眼看过的景点从诸多方面以自己听说的信息为出发点去想象,把美好的事物想像的特别美好。“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仅有12个字,凭借你的想象力,可以在脑海里勾勒出多个这样的场景,要真是到了现实中这样一个地方,失望吧。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每个人心中有着一个林妹妹”。80版红楼梦上演时,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能和多少人心中的“林妹妹”相一致? 更不要说原来艺术作品中藏起来不给你看到的那些丑陋的,肮脏的,突兀的东西,你都在现场看到了,也会破坏原来在你心中的美好。 看景,你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景。

1,要带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热爱自然的心情去游览,发自内心地热爱我们生存的美好世界。有句话叫做“只要心里美,哪里都是景”。比如到了一马平川的新疆大戈壁,一望无际,没有绿色,一片荒凉,但是每当夕阳西下时,“大漠孤烟直,夕阳红似火”无比的壮丽,不精彩吗?

2,通过欣赏更多的美术、影视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在直视大自然风光的时候,能从更高的层次看到其中的美,能自己总结出来是什么打动了你?让你赞叹不已的就不仅仅是高山的雄伟、长河的蜿蜒、庙宇的巍峨、草原的起伏了,大自然从来不缺乏美。

3,出发前做好功课,多了解景点的人文 历史 知识。 历史 遗迹古建筑一类的景点,如果一点点也不知道相应的背景故事,有些时候真的很乏味,一旦能结合 历史 背景知识去游览,那么活生生的 历史 画卷就会展现在你的面前。

随着鉴赏水平的提高,出去旅行就不再仅仅是看热闹了,我们会发现更多的美,会发现:额,看景和听景一样美!.. .

11 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