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外表和真实的一面,怎么就有这么大差距呢,天壤之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3-10
而且人有适应性,在不同的环境下,生活方式也不同。
第2个回答  2019-03-10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拥有了手机,但由于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地使用手机。今年3月7日,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学科主任林永忠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使用手机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影响利弊共存,而弊远远大于利。对此,社会、学校及家长应主动积极面对,进行有效管理,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

2018年发布的《中美日韩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对比研究报告》显示,在4个国家中,中国智能手机普及率为68%,远远低于韩国和美国,但中国中小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达68.1%,超过美国和日本。林永忠指出,此现象是极不正常的。事实上,在使用智能手机问题上,我国未成年人群体已“社会化”“拟成人化”,但我国没有一套有效的管制和过滤机制来限制、引导中小学生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近乎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状态,尽管个别家庭会干预子女使用手机,但从整体上看,这种努力远远不够。中小学生拥有手机,便于和父母联络,有助于交友与学习,有好处,但对学生的危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据一些家长反映,不少学生平时埋头写作业,放假又不愿出门做运动,有时间就抱着手机沉迷上网,聊QQ、聊微信,看电影或打游戏,常常无法自拔。”林永忠分析道,玩手机对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很大。如果只在校园内规范学生使用手机,只能解决上课精力被分散问题,各地很多学校已进行了相应规范,可孩子在校外、家庭过度使用手机依然无法根治。
第3个回答  2019-03-10
 在活跃的年轻人群体里,男男女女一起,大家又那么的年轻,看到某位心仪的异性,肯定很想和她在一起。幽静的校园小道,情侣一对对,都是那么青春年少,花容月貌,闭月羞花,营造出那种暧昧的气氛,老年人走过都暗生寂寞,感叹自己不再年轻。但也因情感问题出现了许多对社会一些不会影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