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恐男症?

如题所述

恐男症(androphobia)指的是对男性或男性气质的恐惧现象。

恐男症表现:

1,心理状态

恐男症实际是社交恐怖症怕的心理,基本上起源于害羞,不管患者年龄多大,其心态是相同的,只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境遇和不同的解释罢了。有浅层心理的害羞,也有深层的心理害羞;有本人意识到的,也有本人意识不到的。

2,生理表现

怕虽然是一种心理过程,但它必然要影响生理功能,于是紧张、出汗、心慌气短以及颤抖都会接踵而来,脸红是最容易表现出来的现象。这些反应,其实是一种焦虑的表现。为了摆脱焦虑,回避、逃避便是唯一的手段。

3,行为方式

回避的目的是避免焦虑情绪的袭击,只要不存在对人的场合,社交恐怖者就会觉得安然无事了。因此,患者往往都采取主动性的回避策略,不去接触人,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但是这种封闭在个别案例中可导致精神的全面退缩,贻害终生。

扩展资料:

病症缘由:

1,生理因素

上海“社交焦虑症”研讨会主讲人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德·西汉(David·sheehan)说:社交恐怖症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又称血清素)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以控制人的情绪。如果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焦虑情绪。

2,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是构成社交恐怖症的诱发因素,如初次进入大场面,初次相遇异性,在人前丢丑,意外的躯体暴露,骤然被推举上台以及意想不到的惊吓等。

国内外专家都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患社交恐怖症的同时,患者常并发其它类型的精神疾病。它的同病率比其它心理疾病要多,比如最多并发的有抑郁症、疑病症、躯体变形感,以及人格障碍或不典型的分裂症等。

大多数社交恐怖症患者到门诊就医时,其病程多半已达数年乃至十数年之久,直到恐怖已严重干扰到生活时才想到治疗。

而中年以上的患者较少,并不是说他们的社交恐怖症已愈,主要是他们在长期痛苦的情况下,已经从心理上适应并接受了它,比如一位老人,从十几岁就不敢当众小便,五十多年一直不上公众厕所,非去不可时也采取女式蹲法。

一旦习以为常,那种恐怖感就如同虚设了,其它疾病也基本如此,说明长期对疾病的适应,也相当于一种持久的行为疗法

3,遗传原因

另外,在这次会上专家们还介绍了另一种新的观点,即社交恐怖症可能源于家族遗传或经历过某种精神创伤和窘迫生活事件。前文中提到的那位“假丫头”其父子性格便有着极其相似的特点。

任何一个发病的人,在经过对病史的调查分析后都会发现其真正的发病背景:家族、性格、教养环境和方式,童年创伤与经历,特别是青春发育期的性教育和由性而产生的压抑等。在社交恐怖症中,表现为恐男、恐女,还有“色目”恐怖的患者基本上均源于青春期的性压抑

如果把我们国家的社交恐怖症与美国的社交恐怖症比较,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就在于,我们有关性的问题多,而他们主要是家庭和性格问题。

另外在症状表现上,也有所不同,比如中国的社交恐怖症中的视线恐怖、异臭恐怖、做作恐怖(即见人挤眉弄眼,躯干僵直,强颜欢笑,扭捏不安等)较多,而美国人在公共厕所当众小便,面对推销员的强行推销、演示或演讲的恐怖多,显然这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恐男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7-13
  目前,在性心理障碍中,除已婚者表现的性功能障碍较多外,对那些未婚者要属恐男恐女症为普遍。所谓恐男恐女症,其实就是社交恐怖症的一种特异形式。有些男孩专门怕见女孩或女性,见到女性如同见到洪水猛兽一样害怕和恐慌,这是恐女症;反之,女孩见到男子也产生不可抗拒的紧张不安乃至如同老鼠见猫那样的躲避行为则为恐男症。由于男女两性的交往总有个性问题障碍于其间,所以自然就把这两种情况列入性心理症的范围里来。

  那么形成的恐女、恐男症,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经历背景,但总地说来都与早年特别是青春期时的性意识萌动有关系。任何一个青春男女,到达关键年龄都有对性的关注和探索心理,但由于家庭教育中,父母多倾向于采取封闭政策,所以较少接受正面的指导和启发,因此少男少女有关性的知识和认识,往往是靠其个人的小环境有意无意地捕捉、吸收以及学习、观察得到的。当然不可能很全面很系统很透彻,大多是片面且难以甚解的,所以就免不了困惑。有些人随年龄增长和见识的累积,这种困惑会自然得到解除,也有些人得不到解除而把早年的困惑长久地保持下来,以致成年之后,在性心理和性行为方面受其干扰,结果形成性心理症。
  下面是一个患者的自述,请看这个女大学生是怎样得的恐男症。

  “我是一名医科大学的学生,长相至少中上乘,聪明活泼,从小到大一直是大家羡慕的女孩,但近几年我却成了一个被人唾弃不齿的令人讨厌的女孩。这其中的转变真让我有些难以忍受。

  我生长在一个父母关系不和的家庭,母亲为我而忍气吞声甘受父亲的折磨。面对这样的家庭,我从小就会察颜观色,也是知道努力读书。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是学习尖子,班级干部。人缘好,能力强,老师同学都喜欢我。大家都说我是清华的苗子,留学预备生,我也为此而踌躇满志,满怀信心地去迎接美好的未来。也许是物极必反,在高一时我的命运出现了转折。

  我的父亲非常传统,又因为我长相出众,所以对我一直不放心。在小学时就严厉地告诫我不要与男老师单独相处,更不准与男生接近,以致凡男同学送我的贺年片都不敢拿回家。从来不邀男同学到家里来玩。这并不说明我没有与男孩交往的意愿,主要是我对男女之间过于敏感,这为以后的转折埋下了种子。

  高中开学第一天,我自信地与父亲到新学校报到。那天学校人很多,报到后,父亲遇到一位老同学,我便与父亲一起走过去寒暄,在他们说话时,我突然发现爸爸的裤扣没有系好。我当时觉得应该暗示他一下,就故意盯着他的裤子前面看,谁知父亲对我一副轻视的样子。这时,后面有个男生突然很大声地吐了一口唾沫,我回过头时,发现几个男生正在对我指点着窃笑。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了,当时我满脸通红,只恨不得能马上逃走。那天很快过去了,可是那天的结果却留在我的脑海里,想起这幕失态的丑剧,我便深深自责,为让父亲丢脸而羞愧不已。从那时起,我就下决心眼睛绝不再往下看。但越禁止越不行,以后我每次遇到男生,眼睛都不由自主地往下边看,开始仅是男同学,后来对其他男性,包括自己的父亲和男性亲属也如此。我恨我自己为什么这样不争气,这样不要脸。于是就采取不与男人接触,不和男人说一句话,见男人就躲的措施。逐渐不是躲他们而是怕他们了。真好像这些男人见到我要把我怎么样似的那样恐慌、紧张乃至全身无力的颤抖,有一种瘫软麻木的感觉,同时心里突突地跳,还有脸红和出汗。我父母不知我为什么这样,由于功课成绩下降(大多情况是在课堂不敢抬头看男老师,不敢左右看男同学,过分害怕听不进课所致),使父母很失望。随着这种现象的加剧,不用我躲男的,而是男的都讨厌我,常常是背地里指我说我。在高中后几个月我已不敢上课,只是在家里关上门看书,高考险些落榜,结果上了自费大学。

  关于我的心理障碍,我看了许多书,我觉得我怕男人,不愿接受他们并没有和性的想象联系在一起。我根本没有想那裤子后面是什么,但人们都唾弃我,不是投以鄙视的眼光就是用吐唾沫来羞辱我。

  现在我在大学读书。根本无法面对男性。尽管我是学医的,什么生理解剖我都懂,也见过男女的生殖器,可是上课时老师一提到这方面的知识,我就满面通红,更让周围人觉得我心理复杂,甚至说我下流。我该怎么办?”

  像这样的例子不难发现,她就是属于早期的困扰影响到成年的心理所造成的恐男症。之所以说她仍然是早期的困扰,那是因为在她的叙述里有个欲盖弥彰的矛盾。她说:“我根本没有想裤子的后面是什么?”而后她却又说:“人们都唾弃我,鄙视和羞辱我。”如果她真地没想裤子后面有什么,怎么引起人们的鄙视和羞辱呢?而鄙视和羞辱不就是因为裤子后面的那个阳具器官吗!但她就是不承认,不能意识这一点。

  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把这种心理上的二律背反的矛盾让她领悟:当她看到父亲的裤扣没系时,心里固然什么也没想,但正是出于裤子后面有东西才使她示意爸爸别丢丑。爸爸没理她反而对她轻视(以为女儿为什么这样不知好歹,当着外人往爸爸的下身看),在她已经意识到自己行为的背后说明什么问题时,正好又碰上那几个同学对她指点和吐唾沫的场面。其实纯属偶然的巧合,人家未必是羞辱她,她却把父亲的轻视和同学的指点与自己的心理状态“有机”地联在一起,用以证实,自己的偷看行为已被他们发觉,于是才“突然明白”而羞得满面通红……

  我们不难看出这都是她自己为自己“巧安排”的逻辑,自己给自己扣帽子,把自己推向反常的一面去了。外人何尝知道她的内心活动?如果她不说,其父母永远也猜不透女儿为什么从一个绝对优秀的位置上一落千丈。

  也许有人会问:她一旦结婚,能不能好转?我们回答说:如果她不领悟这一心理机制,即便结婚也好不了,何况在这种恐怖状态下,她根本就无法接近男性呢。
第2个回答  2020-02-18
目前,在性心理障碍中,除已婚者表现的性功能障碍外,对那些未婚者要属恐男恐女症为普遍。所谓恐男恐女症,其实就是社交恐怖症的一种特异形式。有些男性特别怕见女性,见到女性如同见到洪水猛兽一样害怕和恐慌,这是恐女症;反之,女子见到男子也产生不可抗拒的紧张不安乃至如同老鼠见猫那样则为恐男症。由于男女两性的交往总有个性问题障碍于其间,所以自然就把这两种情况列入性心理症的范围里来。
  怎么形成的恐女恐男症?几乎每个患者都有自己的一段经历背景,但总的说来都与早年特别是青春期时期的性意识萌动有关系。
  那么形成的恐女、恐男症,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段经历背景,但总地说来都与早年特别是青春期时的性意识萌动有关系。任何一个青春男女,到达关键年龄都有对性的关注和探索心理,但由于家庭教育中,父母多倾向于采取封闭政策,所以较少接受正面的指导和启发,因此少男少女有关性的知识和认识,往往是靠其个人的小环境有意无意地捕捉、吸收以及学习、观察得到的。当然不可能很全面很系统很透彻,大多是片面且难以甚解的,所以就免不了困惑。有些人随年龄增长和见识的累积,这种困惑会自然得到解除,也有些人得不到解除而把早年的困惑长久地保持下来,以致成年之后,在性心理和性行为方面受其干扰,结果形成性心理症。
第3个回答  2016-07-13
恐男症实际是社交恐怖症怕的心理,基本上起源于害羞,不管患者年龄多大,其心态是相同的,只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境遇和不同的解释罢了。有浅层心理的害羞,也有深层的心理害羞;有本人意识到的,也有本人意识不到的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9-27
恐人症是目前常见心理问题,类似社交恐怖症,但应该有区别,社恐患者如果不用交流,只是各做各的事情,周围人再多可能也不会觉得恐惧,但恐人症患者一旦周围有人,即使不交流,也会觉得恐惧和紧张,反应变迟钝,思维不灵敏,动作变扭扭捏捏,注意力总集中在周围人身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在手头的事情上,总怕别人看出来以后议论或嘲笑自己。恐人症和社恐患者最怕和别人一起吃饭,到别人家做客,聚会聊天,在教室里上课,这些人多的场合。恐人症的治疗,如果用药物或劝他参加集体活动,通常无效。应该先查清恐人的原因,找到根源。没有一个小孩会生来就有恐人症的,更不可能长到一定年龄自然就成恐人症患者了。正如有个中学老师说过,不同寻常的表现,必有不同寻常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