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地区指哪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6

苗疆这个词多见于明清两代,是指的中国西南部苗族为主的聚居区,广义的苗疆包括云南、四川、贵州、湖南、重庆、广西等各省市部分 。

而狭义的苗疆指的是以湖南湘西腊尔山为中心的红苗聚居区和贵州黔东南以雷公山、月亮山为中心的黑苗聚居区。

扩展资料

苗疆地理区域

苗疆是指的中国西南部的地方,包括云南、四川、贵州、湖南、重庆、广西等各省市部分。

湘西苗疆,位于以湖南湘西为中心,贵州、湖北、湖南、重庆交界的武陵山区。

在明代以后推行“以苗治苗”的政策,修建苗疆长城将生苗与熟苗隔绝开来。

现在的湘西生苗多位于苗疆长城以北,酉水河以南的地区。

主要分布于今天湖南的凤凰县、泸溪县、吉首市、花垣县、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以及怀化市的麻阳苗族自治县等。

少量分布于永顺县、保靖县、古丈县、龙山县等地。

而熟苗则位于重庆秀山、酉阳、彭水以及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其语言和分类属于苗语东部方言,因其古代服饰尚红,故古代的文献多称呼为“红苗”,凤凰古城是古代的苗疆军事重镇。

苗疆长城则是明代在南方修建的唯一长城,是古代“治苗”的见证。

苗族人口大约140万人。

苗族名族发展

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

苗族在原始社会,以树叶为衣,以岩洞或树巢为家,以女性为首领的情况,在苗族古歌中有大量的反映。

从一些地区的亲属称谓制度中,还能看出从母权制过渡到父权制,从血缘婚到对偶婚的演变痕迹。

秦汉以后,封建王朝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建立郡县,实行“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羁縻政策。

五溪地区的苗族先民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掌握了用木皮织绩和以草实染色的纺染技术,出现了产品交换。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地区由于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苗族的原社会开始逐渐解体,原来由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公社,已逐渐发展成为地缘关系的农村公社。

唐宋年间,苗族逐步进入到了阶级社会,农村公社的首领已有了土地支配权。

汉族的封建经济,通过汉、苗等民族间频繁接触,促进了苗族封建社会领主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有些“蛮酋”、“蛮帅”成为世袭的“土官”,领有大量的土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苗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