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琴文言文七年级答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9

1. 金牌阅读七年级答案 南方出版社

师旷撞晋平公①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②!惟其言而莫之违③。”师旷侍坐于前④,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⑤。公曰:“太师谁撞⑥?”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⑦,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⑧之言也。”左右请除之⑨。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注:①选自《韩非子》②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③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他。④师旷侍坐于前——师旷(名乐师)陪坐在前面。⑤琴坏于壁——琴在壁上撞坏。⑥太师——师旷。谁撞,即撞谁。⑦言侧——于侧言。⑧是非君人者——这不是统治者。⑨除之——除掉他。

晋平公和臣子们在一起喝酒。酒兴正浓时、他得意地说:“哈哈!没有谁比做国君的更快乐了!他的话没有谁敢违背!”著名音乐师师旷正在旁边陪坐,听了这话,便拿起琴朝他撞去。晋平公连忙收起衣襟躲让。

琴在墙壁上撞坏了。

晋平公说:“太师, 您撞谁呀?”

师旷故意答道:“刚才有个小人在胡说八道,因此我气得要撞他。”

晋平公说:“说话的是我嘛。”

师旷说:“哟!这可不是做国王的人应说的话啊!”

左右臣子认为师旷犯上,都要求惩办他。晋平公说:“放了他吧,我要以此作为鉴戒。”

笨蛋

2. 七年级语文(上)文言文默写背诵复习专题测试题的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浩淼( ) 憧( )憬 澄( )清 滑稽( )自xǔ( ) zhǐ( )尺 páng( )礴 归xǐng( )2、改正下列词语 1七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2007、1、24)中的错别字:(3分)茫无崖际( ) 赅人听闻( ) 根深缔固( )色采缤纷( ) 相题并论( ) 永往直前( )3、默写课文:(5分)⑴ 海日生残夜, 。

⑵ 山朗润起来了, , 。⑶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⑷ 但愿人长久, 。⑸ 四面湖山归眼底, 。

⑹ 晴空一鹤排云上, 。⑺ 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

⑻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⑼ 山尖全白了, 。

4、修改下列病句:(4分)⑴ 通过这段时间的刻苦锻炼,使我的体育成绩提高了许多。⑵ 我们应该努力完成一切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

5、依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内容:(2分)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如果我是清风, 如果我是春雨, 。

6、校园内种植了一片绿草地,但常遭践踏,学生会决定在草地边插上一块告示牌。请从下列告示语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写在告示牌上。

( )(2分)A、践踏草地,罚款10元。B、在草地上行走,绝不是好学生!C、绿色是生命之源,请加以爱惜吧!D、小草也有生命,情爱护每一棵小草!7、填空,完成词语:(4分)潜移 化 而不舍 塞顿开 无动于 不倦 精美绝 一劳永 前启后8、对《十五夜望月》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到谁家?A、这首诗是唐代王建的绝句,在唐代咏中秋的诗篇中,较为著名。B、首句写中庭月色,“地白”二字,使人不由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没的意境之中。

C、第二句中表明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桂花。意境很悠远,耐人寻思。

D、诗的结尾作者采用了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了自己的思念之切。9、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小张同志为人诚实,待人接物坦荡如砥,深得同事们好评。

B、一科室的小王整日忙个不停,连吃饭的时间也要处理工作上的事,真是日理万机啊!C、听证会上,面对专家们略带挑剔的提问,刘工程师胸有成竹,对答如流。D、庆祝“五一”节的联欢会场,张灯结彩,五光十色,好一派姹紫嫣红的景象。

10、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2分)清清楚楚 仔仔细细 规规矩矩 踏踏实实在语文学习中,字要 地写,话要 地说,课文要 地读,练习要 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二、阅读理解:(30分)(一)(10分)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②“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11、第①段写春花的顺序是从 到 ,写出了春花繁密茂盛、、的特点。

(2分)12、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对写春花有什么用?试简要回答。(2分)13、“眼睛”和“星星”共同比喻野花,有什么表达效果?这属于哪一类比喻?(2分)14、“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南宋 的 中的诗句,诗的上句 为 “ ” 。

“杨柳风”在此处指 。(2分)15、第②段描写了春风温暖、和煦的特点,首先从 角度写春风的温柔,其次从 角度写春风的芳香,最后从 角度写春风的轻柔。

作者把春风写得有形、有声、有情,运用了 、、修辞手法。(2分)(二)(10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6、解释下列加点字:(2分) 重岩叠嶂( ) 虽乘奔御风( ) 沿溯阻绝( ) 略无阙处( )1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 阙处( ) 素湍( ) 曦月( ) 绝巘( )18、填空:(3分)本文抓住三峡的山和水来写三峡奇丽的风光,描写角度多样,其中“ , ”是从侧面描写山高峡深,而“ , ”则是从正面表现水的清澈、澄碧;因而作者不由的发出了“ , ”的赞叹。

19、翻译下列句子:(3分)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10分) ①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青,都会使他的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湖生辉。

3.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满分阅读答案4王充市肆博览

王充①少孤,乡里称孝.后到京师②,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③.好博览而不守章句④.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⑤,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日久,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归乡里,屏居教授.注释①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上虞县)人,东汉著名唯物主义学者.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三年(27),约卒于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青时到都城洛阳求学,拜班彪为师.后来回乡教书,曾任过功曹、治中等小官,晚年闭门潜心著书,终于完成了不朽之作——《论衡徙焉:迁居到这里.②京师:首都.东汉的首都是洛阳.③班彪:汉代著名学者,史学家,班固的父亲.《汉书》是他草创的.④章句:逐章逐句的疏通理解.⑤市肆:书铺.翻译王充小时候就失去了父亲,因孝顺在乡里被称赞.后来到京师,在太学求学,扶风人班彪(汉代著名史学家)做了他的老师.王充喜欢广泛的阅读书籍而且不摘章守句.由于家里穷,没有书可读,他常在洛阳的书铺上游走,看人家卖的书,看过一次后就能记住并背诵,于是,(不久)就广泛地通晓了众多流派的各家学说.王充后来回到乡里,隐居从事教学.。

4. 七年级下的经典文言文及答案

、《木兰诗》

1.出处: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名歌中的一首 叙事诗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后经文人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互相辉映,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2.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u〕 鞍鞯〔an jiang〕 辔〔pei〕头 鸣溅溅〔jian〕 金柝〔tuo〕 阿姊〔zi〕 霍霍〔huo〕 可汗〔ke han〕 贴:军帖〔tie〕;贴〔tie〕黄花;字帖〔tie〕

B.词义:

⑴.通假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 ②.出门看火伴:“火”通“伙”。

⑵.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⑶.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鞍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⑷.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策勋十二转

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⑷.重点词语翻译:

①.旦:早晨。 ②.溅溅:流水声。 ③. 胡骑:胡人的战马。

④.强,有余。 ⑤.不用:不愿做。 ⑥. 扶将:扶持。

⑦.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财物。

C.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省略句:愿为市鞍马。(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②. 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

③.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

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

D.备注:本课出现很多句式,如复沓句、顶真句/联珠句、排比句等。内容上详略处理得当。

5. 七年级下文言文答案

认为 B 介词、写出下列课文中的成语(4分),相当于“的” D 结构助词,把,无实义

前时之闻(D ) 仲永之通悟(A ) 卒之为众人(C ) 受之天也(A )

拍而呜之(B ) 于厅事之东北角(C ) 撤屏视之(A )

复投之(B ) 毙之(A ) 禽兽之变诈(C )

三,见往事耳

3?止增笑耳、少时、因为 C 连词,而顷刻两毙(A )

(2)以 A 动词、久之

表示过了很久才发生表时间的词语(11分)

少顷 既而 是时 一时 未几 忽 俄而 忽然 少时 久之 顷刻

表示突然发生、渭(C ) 犬坐于前(A )

于厅事之东北角(B)

(4)为 A 成为 B 作为 C 认为 D因为 E 题写

自为其名(A ) 以养父母,无实义 E语气助词、翻译下列文言短句。泯然众人矣:忽然 忽 表示同时发生:是时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凭借、收族为意(B ) 卒之为众人(B )

治经为博士(D )化为邓林(E )

(5)之 A 代词 B 动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去 C 结构助词、一词多义( 12分)(见专项练习)

7:(13分)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用来!但当涉猎:少顷,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 ) 狼亦黠矣:既而

表示相继发生、用.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来

或以钱币乞之(C) 蒙辞以军中多务(B ) 一儿以日初远(A )

以刀劈狼首(A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A ) 盖以诱敌(B ) 投以骨(C )

(3)于 A 在 B 从 C 到 D 比

贤于材人远矣(B ) 受于人(A ) 饮于河。

2:未几

5、俄而、结友而别《夸父逐日》道渴而死

6、虚词用法(16分)

(1)而 A 表顺接 B 表转接 C 表修饰 D 表并列

结友而别(B )道渴而死(C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A )

骨已尽矣:顷刻 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

《木兰诗》征募兵士《孙权劝学》刎览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