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饼的谚语都有哪些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7

1.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默品其滋味,相思泪沾巾。--北宋 苏轼《月饼》

释义:吃月饼就像吃月亮,中间酥酥甜甜。安静的品尝,因想念故乡流下的泪把毛巾都弄湿了。

2.形殊寒具制,名从食单核。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清 袁景澜《咏月饼》

释义:用特殊的模具制作月饼,名称也各异,是菜单上的亮点。因月饼师傅的巧心,使月饼像月亮一样美丽。

3.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多感外家爱护意,年年例又贶双鱼。--近代 施景琛《中秋词》

释义:月饼圆圆的像月亮,日子越来越好,外祖父或者舅父母送给晚辈有双鲤形状的圆饼。

4、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兔满人间。幡然嫦娥窃药手,奔入广寒归不得。--清 彭蕴章《幽州土风俗》

释义:写月饼上图案多样,有“月中蟾兔”、“嫦娥奔月”之类的装饰性图案,不禁让人想起嫦娥奔月的悲伤故事。

5、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乐。--清代末 沈兆褆《吉林纪事诗》

释义:中秋的新鲜瓜果排列在晶莹的盘子中,清寒的月亮像月饼一样的圆。桂魄:喻指月亮。全家人在一起聚餐不出门,要同今宵的明月一起来个大团圆。

扩展资料: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赞美月饼,从中可知宋时的月饼已内有酥油和糖作馅了。

元代:相传人们曾利用馈赠月饼的机会,在月饼中夹带字条,约定八月十五夜,同时行动,杀死赶走蒙古“鞑子”。

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杂记》载:“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

经清代到现代:原料、调制方法、形状等的不同,使月饼更为丰富多彩,形成了京式、苏式、广式等各具特色的品种。月饼不仅是别具风味的节日食品,而且成为四季常备的精美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