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到法院何时能开庭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5
案件到法院一般是一个月至三个月内开庭。
具体如下:
1、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法院接到人民检察院,移交到法院的刑事案件以后,一般简易程序在一个月内要开庭。普通程序。一个月之内要开庭。
2、民事案件。民事案件法院受理立案以后,一般要分为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一般一个月内要开庭。如果是普通程序的案件,不公告的一般两个月之内要开庭。如果要发公告送达起诉书副本传票的,一般是三个月,到四个月之间要开庭。
3、行政案件。行政诉讼案件法院接到起诉以后,一般一个月之内要开庭。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证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准。
立案后的注意事项:
1、应该保证所留的联系方式畅通,以便法院通知能够及时告知你们;
2、法院立案后,会将法律文书送达被告,如你起诉时,所留被告地址不够详细,或找不到被告,该案将会被中止;
3、亲自到法院问询案件办理情况。
立案大厅办事流程:
1、将起诉材料交法官审查,审查法官批注处理指令后转至书记员处;
2、按书记员的安排,持缴费通知书到交费窗口交纳诉讼费用;
3、持交费回单到原书记员窗口办理立案手续,领取受理通知书、举证通知书、传票等材料。
起诉必须具备的材料:
1、民事、行政诉讼案件起诉应当提供;
2、民事、行政诉状,诉状中须注明双方当事人的联系电话或方法;
3、原告为个人的,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原告为单位的,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立案时需提供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原件供核对);
4、起诉证据复印件(按被告的人数增加一份提供),并将起诉证据登记做成《证据清单》(亦按被告的人数增加一份提供);
5、按被告和第三人的人数提供起诉证据复印件的副本和证据清单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