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整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10
【 #教师资格证# 导语】梦想在前方,努力在路上。对于考生来说,拿到证书就是我们向往的远方。以下是“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整理”,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 !

【篇一】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整理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当题中出现教师遵守法律或者侵犯学生权利时,就体现出该教师遵循或违背了爱国守法的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当题中出现教师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或对于工作内容较认真时就体现出教师遵循了爱岗就业的要求,若题干出现教师敷衍学生则该教师就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当题中教师出现侮辱、挖苦、歧视、体罚、变相体罚等类似行为时,就体现该教师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要求。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

  当题中出现教师既教会学生知识又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或不仅仅用分数去评价学生时,则该教师就是遵循了教书育人的要求。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当题中体现出教师以身作则或发挥了榜样的力量影响学生,那么该教师就遵循了为人师表的要求。若教师出现给学生进行有偿补课则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篇二】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整理

  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三)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四)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篇三】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整理

  一、知识链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观

  (一)教师的角色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行为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二、深度解读

  1.考试题型:这部分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考查的形式主要是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一般的问题形式是题干中描述了一个教师的做法,问“这种做法符合/违背了哪条教师观”或是“请从教师观的角度分析教师的做法”。

  2.备考口诀:“四者一开放”、“你我他它”

  “四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一开放”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你我他它”:你——学生,尊重赞赏;我——自身,反思;他——其他教育者,合作;它——教学,帮助、引导。

  3.材料题备考战略

  第一,阅读问题,找准角度。

  一般提问形式为“请从教师观的角度分析/辨析材料中老师行为/现象”,我们要从两个方面作答,一方面是“辨析”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另一方面是“分析”符合/违背哪些教师观,那我们就先要回顾教师观包括哪些理论知识,即“教师角色转变”和“教师行为转变”。

  第二,阅读材料,找出关键信息。

  读材料,过程中不断的结合在第一步头脑中回忆的知识点,如果材料中涉及到的就把这个理论知识作为关键点写在草稿纸上,或者圈点批注在材料旁边。

  第三,分条列点,组织答案。

  整理答案,分条列点,在写答案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总-分-总”的这种模式去写,写分论点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关键点(即理论知识点)+关键点解释+结合材料分析”这种模式作答,比如:假如材料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这一观点时,可以这样去写:

  总——教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是值得赞扬的。

  分——①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应该具备校本开发意识,开发校本课程。材料中老师……

  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具备新课改的教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