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结合实际分析新闻价值

结合实际分析新闻价值

要求针对某一则新闻进行分析
最好连新闻也遗弃贴出来
谢谢了.....
叩谢啊
要针对某一个具体的新闻来分析它的价值啊!!

第1个回答  2006-09-29
新闻作为一种特殊的人类信息活动,是人们主动地对事实进行的非盈利再现和传播,是人类社会特有信息传播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所以不能从新闻的形式来简单地看待新闻的价值。

如果从整个社会环境中加以考察和鉴别,就会看到,新闻价值应该是指新闻中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其核心是在新闻中所包含的社会性。所谓社会性,就是事物与公众利益相关联的属性,一般来说,与公众利益关联程度越密切,事物所含的社会性越大,反之越小。所以,新闻价值的实质就是与公众利益相关联的属性及程度。与此相对,传播中的新闻能够直接满足受众心理的特性,则可以认为是新闻的使用价值,这种使用当然也包括媒体用之来获取传播利益。

一个客观存在或发生的事实,能否被人们再现和传播,应该取决于两点:一是它在多大程度上及以怎样的方式与公众的利益相关联,二是它能否满足人们的感官需要。这里所说的公众利益既包括经济利益,也包括安全、公正、道德、荣誉、审美等社会价值利益,而心理感官需求则是人们对事物的好奇、趣味等的心理满足。

一块冰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融化,这只是一个自然现象,也是一个微小的事实,不会受到人们的关注,更不会被传播成为新闻。但是,当北极的冰开始大面积消融时,就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大量的冰川融水会逐渐抬升全球的海平面,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进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在这种情况下,冰的融化就不再是一个自然现象,而与人类有了利益上的关联,具有了它的社会意义,与之相关的信息传播也就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新闻。

同样,物价、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关系到人们的切身生活利益,恐怖袭击和战争方面的信息关系到人们的安全状况,司法方面的信息关系到社会公正能否实现和公民权利能否保障,等等,这些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因此而成为人们关心关注的新闻。而人们之所以对深海生物、登陆火星的新闻感兴趣,则在于它们展现了人类认知领域的扩大,体现了人类智慧的价值和尊严,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人类利益需求。

所以,新闻中的社会性是新闻价值的决定因素,有了这种社会性,新闻就有价值,没有社会性,就没有价值,有多少社会性,就有多少新闻价值。我们甚至可以说,人们乐于传播的,并不是新闻本身,而是这些新闻事实中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就这一点来说,极端的例子或许更能说明问题,一些假新闻之所以能被广泛传播,就是因为其中包含着合理的社会价值成分。

但在另一方面,新闻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并不等齐。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也并不意味着就必然具有良好的传播效率和传播效果。新闻传播能否取得预期的传播效果,不仅要看它如何或在多大程度与公众的利益相关联,即具备怎样的社会价值,还要看它能否引起人们的关注,能否契合受众的传播心理需求,或者说,是否易于受众接受。而这两种属性又往往不是平衡的,甚至有着极大的反差。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在对某地区的电视节目往往有着较高的收视率,而一些相对严肃的时政类节目的收视率却远远低于制作者的预期(这种现象对我们来说似乎也并不陌生)。其实,从传播的基本规律来看,这种现象也并不奇怪。任何形式的传播都是一个从编码再到解码的过程,编码的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能够准确解码的受众越少,传播的效果就会降低,反之,编码的成本低,难度小,受众解码的准确率高,传播效果自然会提高。

对于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活动、事件、现象,有的事关社会公义,“值得传播”,有的趣味盎然,鲜活新奇,“易于传播”。这一对属性中,既有趋同的一面,也有相背离的一面,例如,当新闻的价值趋向于“真”,而新闻的使用价值趋向于“假”时,或者当新闻的价值趋向于“假”,而新闻的使用价值趋向于“真”时,受众要么会因为新闻形式的枯燥而反映冷淡,要么会觉得新闻内容的无聊而感到厌倦,只有当新闻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趋向于“真”时,即当新闻既“值得传播”又“易于传播”,新闻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达到良性统一时,受众才真正“喜闻乐见”、“心悦诚服”,在一系列新闻选择中,媒体及其从业者的全部技巧和责任就在于遵循此道,尽力使新闻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取得最大化的趋同。

事实,是新闻的生命之源,社会价值则是新闻生命力的决定因素,在新闻实践中,传播媒体代理着大众的话语权,追求社会价值也被认为是媒体与生俱来的属性,同样,准确把握新闻的使用价值,也是媒体尊重受众的必然选择,正确地区分和看待新闻的两种价值,既是新闻选择的依据,也是新闻传播者社会责任的体现
第2个回答  2006-09-29
中国出了个“穷局长”的新闻价值分析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局长富裕不是新闻,局长贫穷就是新闻。
要说,中国的新闻从业者就是慧眼独具,一下子就抓住了具有新闻价值的事情,而且紧紧扣住“局长”和“穷”做起了文章,水平实在不一般。
局长,尤其是公安局长,是与贫穷无缘的。诺大个中国局长及局级干部少说也有数百万,你见过哪个穷的接不开锅,要卖房卖产的?然而,中国之大也是无奇不有,安徽省某县竟然真的出了一个穷的要“砸锅卖铁”的公安局长。原因是该局长的母亲和妻子因病花去了巨额医药费,不得已卖房还债。局长竟然因病返贫,这在当今的中国的确具有了狗咬人的新闻属性。
之所以狗咬人才是新闻,就是因为狗咬人的事情实在太稀少了,物以稀为贵吗。然而,再稀少的事情毕竟不是没有。当官的受穷在古今中外历史上还是有几位的。海瑞穷到“为母祝寿,市肉二斤”的地步,这恐怕不是虚构,万历年间的海瑞的确清贫得无与伦比。还有明代的高官况钟也是穷的出了名“做官30多年未添置田产,看重勤俭超过聚财”。富甲世界的美国竟然盛产穷总统:大名鼎鼎的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门罗……等,就是出了名的穷总统。就连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晚年穷困潦倒,依靠微薄的退休金苟且度日。但这统统不算是新闻,前者距今时日久远,大有“无从考证”之嫌,后者是桔生淮南,原本就司空见惯,也算不得新闻。惟独中国出了个“穷局长”成了哄动大江南北的新闻,这里的奥妙小孩也能说出几分。
老百姓因病返贫的现象司空见惯,医改的失败导致众多老百姓因病返贫,或者干脆病死家中,这不算新闻。因为此类事情多的数不胜数,自然算不得什么新鲜事情。而局长因病返贫就是物以稀为贵了。夫局长者,一局之长也。只要他暗示一下,送上门的钱财就会源源不断,或者抓个犯罪嫌疑人一手交钱一手放人,岂不两全其美!也可以“要想富动干部”,借调整人员之机捞他个满盆满碗。可是,这位局长竟然迂腐到要卖房卖产的地步!身为局长如此迂腐,这恐怕也算一种新闻价值吧。
另外,安徽的 “穷局长”认为:“我推崇况钟主要是欣赏他两点,一是做官30多年未添置田产,他看重勤俭超过聚财;二是他不仅‘能廉’,而且‘善廉’,在吏治腐败的明代中后期,做一个同时能让政府和百姓都满意的官员,实属不易。但况钟却能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同时,又能巧妙周旋于官场而不至于被排挤陷害……”看来“穷局长”能穷居官林而不倒是学得了况钟的真谛。的确,在险恶的官场上,你卖房为母治病的举动,要是没有人说你是作秀,是炒作,是故意标新立异就非常不错了。“穷局长”的举动必定触动有些人那敏感的神经,这种“另类”竟然没有被排挤出局,通过“巧妙周旋于官场而不至于被排挤陷害”立足,这也可谓一种新闻价值所在。
中国出了个“穷局长”后,上级单位颇为感动,主动为他申请困难补助,并给予特批2万元。上级单位究竟感动于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大概是出于对“穷局长”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换钱的廉洁而感动,或者干脆就是对干部的爱护而特批2万元吧。这里的新闻价值就在于“穷局长”在遇到困难时也没有违反党纪国法。在上级看来,能做到这点已经难能可贵了,我们的干部就需要这种廉洁精神。这好比一个一个穷困潦倒的人竟然只是通过乞讨生存,而没有去抢劫偷盗而得到了“遵纪守法”的奖赏一样。
中国出了个“穷局长”,这对“穷局长”个人来说的确是件不幸的事情,毕竟贫穷是可怕和不光彩的。但对国家来说却是一件幸事,这起码说明我们的干部还是素质还是蛮高的。“穷局长”的穷举动在广大干部队伍中必然产生不小的正面影响。此外,在新闻界也多了几分关于新闻价值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