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秋行 阅读

这一次,我以两天半时间,从前山登山,从后山下山,除第一天有微雨外,后两天都是晴天,总算看到了黄山大部分主要景色,比徐霞客、刘大魁都幸运得多了。我觉得,黄山之奇,一奇在石,二奇在松,三奇在云海。

在黄山,石的奇如松的奇多少乎是分不开的。例如“蓬莱三岛”是矗立在天都脚下的三座参差不齐的石峰,峰上容不下一尺深的泥土,却生长出好多少棵生意盎然的松树来,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枝叶掩映在浮云浓雾中间,真好象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上仙山。又如“梦笔生花”,位在千峰环抱、白云缭绕的北海宾馆附近,它的形状好象一支粗大的画笔,峰顶尖锐,象笔峰,一棵松树从尖端的石罅中盘旋而出,茂密的松针好象笔锋的颖毛架上,真是天生巧合的奇景。

其实松石之奇,在别的名山也并不罕见。最为瑰奇伟丽的还是黄山中的云海。我登山的季节正值九月初秋,宿雨初晴,碧空如洗,巨壑深谷,烟云弥漫,浩瀚无涯,宛如波涛起伏的大海。远近峰峦,象岛屿一样,隐现在虚无飘缈的云海之中。白云来去时起时伏,赛似波涛汹涌澎湃,山风起处,松涛轰鸣,又有点象拍岸的潮汐声。我很佩服创造出“云海”这个名称的人,他的想象力真是十分丰富,我们很难想出什么词比“云海”这个名称更能形象地描绘出黄山的实况了。平时的云海已经是忽聚散,变化莫测,气象万千,但最可观的还是旭日初升的时候看云海。九月十二日凌晨四时,我起床后就披上棉大衣,直奔海拔一千七百多米的清凉台,这座台突出在三面临空的危岩上,靠在石栏杆上就能俯瞰和远眺黄山西海一带的全部景色。我们在黎明的曙色中等待了大约半个钟头,才看到旭日露出小小的一角,辉映着朝霞,赛似刚从高炉里倾泻出来的钢水,光芒四射,令人不敢张开眼睛直视,过了一会儿,红日冉冉上升,光照云海,五彩纷披,灿若锦绣。那时恰好有一股强劲的山风吹来,云烟四散,峰壑松石,在彩色的云海中时隐时现,瞬息万变,犹如织锦上面的装饰图案,每幅都换一个样式。这样的影色霞光,我们就是在彩色图片和彩色电影中也很难看得到的。比之在泰山玉皇顶上看日出,似乎更为多姿多彩一些,至少是别有一番风味。

第1个回答  2013-09-08
1、文中“氵”的字特别多,请写出15个以上。
浮、海、浓、洗、深、漫、浩、瀚、涯、波、涛、汹、涌、澎、湃、潮、汐、汇、测、泻
2、数数下列字的笔画。
婀10 櫆 17 湃12 旭6 霞17 瞰16
3、在文中抄出10个四字词语。
参差不齐、生意盎然、婀娜多姿、碧空如洗、虚无缥缈、汹涌澎湃、
变化莫测、气象万千、光芒四射、瞬息万变、心旷神怡、意气风发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参差不齐) (变化莫测) (婀娜多姿)
(白云缭绕) 的石峰(虚无缥缈) 的云海 (生意盎然) 的松
(高耸入云) (汹涌澎湃) (随风摇曳)
5、文中的过渡句是其实松石之奇,在别的名山上也并不罕见。最为瑰奇伟丽的还是黄山中的云海。
6、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至少画两句)。
宿雨初晴,碧空如洗,巨壑深谷,烟云弥漫浩瀚无涯,宛如波涛起伏的大海。

那时恰好有一股强劲的山风吹来,云烟四散,峰壑松石,在彩色的云海中时隐时显,瞬息万变,犹如织锦上面的装饰图案,每幅都换一个样式。

8、作者在写景中,除运用比喻、拟人外,还有举例说明。请在文中找出一两处。(第2自然段)

9、写出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写黄山云海的汹涌澎湃、变化莫测、气象万千和瞬息万变。

10、作者文末还有一段联想,你能根据文章补个结尾吗?
根据旭日东升或云雾的瞬息万变联想就行。
第2个回答  2013-12-10
1、文中“氵”的字特别多,请写出15个以上。
浮、海、浓、洗、深、漫、浩、瀚、涯、波、涛、汹、涌、澎、湃、潮、汐、汇、测、泻
2、数数下列字的笔画。
婀10 櫆 17 湃12 旭6 霞17 瞰16
3、在文中抄出10个






、汹涌澎湃、

、气象万千、光芒四射、瞬息万变、心旷神怡、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 (
) (

(白云缭绕) 的

) 的云海 (
) 的松
(高耸入云) (汹涌澎湃) (

5、文中的
是其实
之奇,在别的名山上也并不罕见。最为瑰奇伟丽的还是黄山中的云海。
6、用“===”画出文中的
(至少画两句)。


,巨壑深谷,烟云弥漫浩瀚无涯,宛如
的大海。

那时恰好有一股强劲的山风吹来,
四散,峰壑
,在彩色的云海中时隐时显,瞬息万变,犹如
上面的
,每幅都换一个样式。

8、作者在写景中,除运用比喻、拟人外,还有举例说明。请在文中找出一两处。(第2自然段)

9、写出第三自然段的意思。


的汹涌澎湃、
、气象万千和瞬息万变。

10、作者文末还有一段联想,你能根据文章补个结尾吗?
根据
或云雾的瞬息万变联想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