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欧阳氏武将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5-15
欧阳頠(wěi)(498年—563年),南梁、南陈武将。其父欧阳僧宝,曾担任屯骑校尉。欧阳頠曾帮助陈霸先平定侯景之乱,后跟随陈霸先,平定岭南,历任镇南将军、平越中郎将,散骑常侍,征南将军等,封郡公。死后追封车骑将军。
欧阳纥,欧阳頠之子,南陈武将,曾任广州刺史、左卫将军等职。曾随父平定岭南,威服百越。后因造反,战败被杀。但他有个著名的儿子,欧阳询。
大概也就这一家有点名气了。欧阳家,大部分出名的还是文人。
第2个回答  2018-05-16
欧阳姓,贵族之后,名门望族。遍布神州,复姓第一。俊杰辈出,敢为人先。泱泱华夏几千年,欧阳薪火永传。

夏朝帝王少康的儿子无余,被封于会稽,建立了越国,为诸侯国。,越国主要处在欧余山之南面,古代以南为阳,故无余的后代以欧阳为氏,欧阳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越国历代国君都是欧阳氏。在春秋晚期,越国被吴国打败,后来经过勾践的二十年的准备,终于报仇雪恨,并将吴国消灭吞并,国土一直达到齐鲁南部,并迁都琅琊。
越国在中原的霸业维持了一百多年,到战国初期,越王无疆由于田姓说客的蛊惑,改变即定伐齐计划,转而攻楚,结果中了埋伏,兵败身亡。后来越国分裂,越王的诸子分别建立了东越、闽越、骆越三个国家。
后来东越又收复了被楚国占领的江东、江北之地,从始至终,越国都是春秋战国四强之一的国家。
秦亡,越王欧阳摇参加了反抗暴秦的战争,并率东瓯子弟攻入关中,立下汗马功劳。后来又帮助汉高祖打败项羽,因功复封越王。
西汉武帝时期,越国灭国,族众迁往江淮,河北。
欧阳姓的分支主要有欧、欧阳、阳、区。另外东欧武帝昭襄曾封二弟、三弟为顾余侯、驺侯,此二人子孙分别以此为姓氏。
越国在夏商周分别称:瓯越、沤越、欧余。主要直系后裔是欧阳姓。
  东欧帝国(又称作“欧越”),在东方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帝国。
  帝国国君出自越帝欧阳余(又称作“欧余”)的后裔。
越国自夏代到西汉历代国君世系表:
东欧帝国(欧越)(前1888——前110) 序列 称号 名字 在位时间 都城 (备注)
  (一)欧越-夏朝时期:
  1-1 欧越帝 欧阳余(又称欧余) 前1888—前 (建国) 前1888年定都:欧余望南(绍兴花街)
  1-2 欧越帝 丕诚
  1-3 欧越帝 欧阳宗元
  1-4 欧越帝 绍圣
  1-5 欧越帝欧阳毅正
  1-6 欧越帝 子诚
  1-7 欧越帝 欧阳娄
  (二)欧越-商国时期:
  1-8 欧越帝 俶 前1598年迁都:埤中(诸暨店口)
  1-9 欧越帝 欧阳枋 1-10 越帝 菪
  1-11欧越帝 潜(公元前--
  1-12欧越帝 欧阳扃
  1-13欧越帝 厉
  1-14欧越帝欧阳皓
  1-15欧越帝 僮
  1-16欧越帝 欧阳浑淳
  1-17欧越帝 仲庚
  1-18欧越帝 欧阳太辛
  1-19欧越帝 咸享
  1-20欧越帝 欧阳顺
  1-21欧越帝浤 1-22 越帝 天表
  (三)欧越-西周时期:
  1-23欧越帝 欧阳盟 前1046年迁都:大部(诸暨枫桥)
  1-24欧越帝 加佑
  1-25欧越帝 欧阳子升
  1-26欧越帝 纲
  1-27欧越帝 欧阳汝稷
  1-28欧越帝 洽
  1-29欧越帝 欧阳杞
  1-30 越帝 欧阳少连
  (四)欧越-春秋时期:
  1-31欧越帝欧阳骝 前770年迁都:山南(东阳六石)
  1-32欧越帝欧阳逸 1-33 越帝 欧阳鲤
  1-34欧越帝欧阳必高
  1-35欧越帝欧阳无余 前621—前591(中兴) 前621年迁都:嶕岘(义乌稠城)
  1-36欧越帝 无壬 前591—前565
  1-37欧越帝欧阳无译 前565—前538
  1-38欧越帝 夫谭 前538—前
  1-39欧越帝欧阳允常 497 前538年迁都:勾嵊(嵊州--诸暨牌头)
  1-40欧越帝越王勾践在前496元年称王,次年称帝 前490年迁都:平阳(绍兴平水) 前489年迁
  都:会稽(绍兴越城)
  (五)欧越-战国时期: 前468年迁都:琅邪(山东诸城)
  1-41欧越帝 欧阳鹿郢前465.11—前459
  1-42欧越帝 不寿 前459—前449 越帝 朱勾 前449—前412
  1-43欧越帝 欧阳一(字-翳) 前412—前376.7()前379年迁都:姑苏(江苏苏州)
  1-44欧越帝 诸咎 前376.7—10
  1-45欧越帝 欧阳枝 (前376.10—前375 1-46欧越帝 之侯 (前375—前363平定)
  1-47欧越帝 欧阳无颛 (前363—前355
  1-48欧越帝 欧阳无疆-欧阳发疆 (前355—前333)
  1-49欧越帝 欧阳马 前333—前 (欧江)
  1-50欧越帝 欧阳宰勋(前333—前)称王 (迁都瓯江)次年称帝,始称东欧大帝,东欧皇帝。
  《东欧帝国(欧越国)国君皇室、皇帝记表》(欧越有称瓯越)
  1-51 欧越帝 欧阳伟 始称东欧武帝,东欧皇帝 (
  1-52 欧越帝 欧阳勇 始称东欧光武帝,东欧皇帝(
  1-53 欧越帝 欧阳尊 (字-尊山) (—称帝,东欧皇帝
  1-54 欧越帝 欧阳亲 (—称帝,东欧皇帝
  1-55 欧越帝 欧阳鸿 (字-鸿业) (—称帝,东欧皇帝
  1-56 欧越帝 欧阳恒(—称帝,东欧皇帝
  1-57 欧越帝 欧阳宇 (字-海宇) (—称帝,东欧皇帝
  1-58 欧越帝 欧阳朝 (字-建朝) (—称帝,东欧皇帝
  1-59 欧越帝 欧阳历(勇历--号-永历)—称帝,东欧皇帝 欧侯伯历 称王
  1-60 欧越帝 欧阳睦—称帝,东欧皇帝
  1-61 欧越帝 欧阳朱—称帝,东欧皇帝 次年又立 欧安朱 为帝
  1-62 欧越帝 欧阳诸 前232—前214 前232年迁都:东冶(福建福州)
  1-63 欧阳摇 (建摇族,称东欧武帝,东欧皇帝) 前232—前214(----) 前232年定都:(江苏南京)
  (六)西汉时期:
  1-64 欧越帝 欧阳无诸 前202.2—前192.2(复国)前202年定都:东冶(福建福州)
  1-65 欧越南海帝 欧阳织 前195.3—前178.5(分封)前195年定都:南武(福建武平)
  1-66 欧越帝 欧阳勇摇 始称东欧文帝,东欧文皇帝。
  前192.5—前 185.9(复国)前192年定都:东欧-东瓯(浙江温岭大溪)
  1-67 欧越帝 欧阳修 始称东欧(永文帝)前192.2—前176 前192年迁都: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1-68 欧越帝 欧阳勇修(字-永修称帝,东欧皇帝。)
  1-69 欧越帝 欧阳莫 前185.9—前176 (—称帝)
  1-70 欧越帝 欧阳昭壤 前176—前163 (—称帝)
  1-71 欧越帝 欧阳甲 前163—前155)
  1-72 欧越帝 欧阳建(始称东欧文武帝,东欧文武皇帝。)
  前163—前138.7
  1-73 欧越帝 欧阳勇建(字-勇健,始称东欧武文帝,东欧武文皇帝。)
  1-74 欧越帝 欧阳永 (始称东欧光文帝,东欧光文皇帝。)
  1-75 欧越帝 欧阳咏 (称东欧光文帝,东欧光文皇帝。)
  郢 前155—前135.9 前155年迁都:东冶(福建福州)
  1-76欧越帝系帝 欧阳勇洁(字-永洁)(始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东欧系帝)-(繇帝)
  闽越国国王在135.9—前110.初(称帝/被杀)
  余善前称帝,次年/被废,于善前被杀。)
  1-77 欧越帝 欧阳贞 (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前138.7—9(----) 前135.9—前120(分封) 前135年定都:繇(今福建将乐)
  前135年定两都:崇安(武夷山)/东冶(福州)
  1-78欧越帝 欧阳望 前120—前110.初(---)
  1-79欧越帝 欧阳股(字勇股,号雍股,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80欧越帝欧阳脉(字-勇脉,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81欧越帝欧阳居
  1-82欧越帝欧阳元(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83欧越帝欧阳文(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84欧越帝欧阳阴(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85欧越帝欧阳科欧(字-口科欧)(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86欧越帝欧阳杰欧(字-口杰欧)(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87欧越帝欧阳恩欧(字-嗯欧) (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88欧越帝欧阳东(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89欧越帝欧阳亚(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90欧越帝欧阳北(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91欧越帝欧阳南(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92欧越帝欧阳北人(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93欧越帝欧阳南人(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94欧越帝欧阳越阳(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95欧越帝欧阳三阳(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96欧越帝欧阳五阳(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97欧越帝欧阳一阳(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98欧越帝欧阳七阳(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99欧越帝欧阳九阳(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100欧越帝欧阳二阳(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101欧越帝欧阳四阳(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102欧越帝欧阳六阳(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103欧越帝欧阳八阳(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104欧越帝欧阳十阳 (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
  1-105欧越帝欧阳十一阳(称东欧系帝,东欧皇帝。)《东欧帝国-----欧越-----
  欧阳帝-----大帝----皇帝-----》
欧阳建:西晋二十四友之一,著名思想家、
欧阳生:名容,字和伯。汉千乘(今山东广饶县)人,曾从伏生学今文《尚书》,为博士,授倪宽。他的后代也多出学者,其曾孙曰高、高孙地余,地余孙曰歙,连续八代均为博士,世

欧阳修
代以研究《尚书》为特长,因此《尚书》世有欧阳氏学。
欧阳歙(公元前35年——39年)字正思,汉千乘(今山东广饶县)人。东汉光武帝宰相。为人廉恭礼让,以祖传“伏生尚书”任博士。王莽时任长社宰,后投更始刘玄任原武令。东汉建立后任河南尹,封波阳侯,后又迁升汝南太守。在汝南任官九年,教书育人,任用贤才,颇有政绩。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拜相,任大司徒。(摘自《中国历代宰相志》第35页)。
欧阳询(公元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书法家。少孤,江总以故人子私养之。自少敏悟绝人,总数以书记。每读辄,目尽数行,遂博通经史。陈辟为东阁祭酒、五礼学士。陈亡入隋为太常博士。唐高祖征时,数以游。既即位,擢累给事中。素工书翰,飞白尤妙。初效羲之书,后险劲过之。因自名其体,尺牍所传,人以为宝。高丽常遣使求之。帝叹曰:“询之名遂满夷狄耶!”常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步复返。及疲遂布坐其下,三日乃得去。贞观初,历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时太宗置弘文馆,精选文学士。询同虞世南、姚思廉、蔡允、萧德言等入直商榷政事,夜分乃罢,宠遇至渥,乃令。中书韩约、尚书高世廉等。访遍袁、吉、衡三州欧阳氏宗派,自晋渡江,同是一宗,撰成谱表,贞观三年敕付之。又奉诏书九成宫醴泉铭,字体清劲,至今为宝于世。并撰有《文艺类聚》百余卷及诸碑竭甚富。封渤海郡男,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赠越州都督。卒年八十五,敕葬长沙乡书堂山。夫人徐氏,生四子:长卿、肃、伦、通。《唐书》有传。
欧阳通(公元620——691年):字通师,一字通之。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询之子。唐武则天宰相。曾任中书舍人、殿中监、夏官尚书等职,封渤海子。武则天天寿二年(691年)拜相,任司礼卿兼判纳言事。初拜兰台郎,迁驾部郎中。仪凤中,迁中书舍人,怀州刺史,卫尉卿。居母丧,诏夺哀,每入朝徙跣及门,夜值籍蒿以寝,非公事不语,还家辄号恸,年饥未克,葬。居庐四年,不释服。冬月,家人以毡絮潜置席下,通觉,即撤去。累迁殿中监、兵部尚书、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封渤海子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则天天寿二年(691年)拜相,任司礼卿兼判纳言事。辅政月余,会则天武后,欲废中宗立武承嗣,独立不语,洒泪进谏。忤旨被害。神龙初,奉敕清雪。复官爵,还家产,特立庙祀荫。一子官爵继嗣。通早孤,母徐教以书父书。惧其堕业,尝余钱使市父遗迹。通乃刻意临摹数年,书亚于询。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体。晚自矜重,以狸毫为笔,伏以兔毫,管皆犀象,非是未尝书。夫人胡氏,生子三:幼明、幼让、幼咸(因员公子、从弟欧阳韶配王氏无出,承父命特出继福建晋江潘湖欧阳韶为嗣)。《唐书》有传。(摘自《中国历代宰相志》第199页)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