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和他的变形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知道卡夫卡是高考后的事了,然而,真正意义上阅读他本人的著作却是第一次。虽曾看过他的变形记却似懂非懂,在初中或高中课本上也曾出现过变形记,但当时并不知道卡夫卡这个人,自然只是跟着老师把课文走一遍,至于内容情节思想,在多年后我真正捧起变形记时,已忘得一干二净了。

在此之前,我对卡夫卡的所有了解均来自他的日记,薄薄的几百页页纸承载了他好多年的时光流逝,还好,足以窥见他的半壁江山,孤独、扭曲、压抑。

叔本华曾说过,“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过程而已……”不难发现,变形记与日记里的卡夫卡一样地绝望孤独和压抑,表现了一种对人性的扭曲。格里高尔最后选择消灭自己便是对此最好的印证。是对周遭真正无望了吧,才会甘愿做如此伟大决定。

试想,如果自己某天醒来发现自己成了甲虫,会是如何呢?惊吓吗?恐惧吗?尖叫不?开篇第一句话卡夫卡就把我们可能的反应远远甩在了后头,主人公泰然自若,好像谁都有可能会在某个早上醒来发现自己成了甲虫一样,他所想到的竟然是不能去工作,无法再给家庭带来经济收入。尽管从人物分析的角度看,格里高尔的反应算不上睿智,但至少他的从容是该被赞赏的。

卡夫卡继续牵着故事往前走,家人的出场显得相当自然,不过原本也没有拘束的必要。对于卡夫卡变成甲虫这件事,父亲第一感到的是耻辱,若被这个家庭之外的人知道,该是很没有颜面的事吧,我想,格里高尔的父亲是这么想的。每日餐食基本上由妹妹供送给格里高尔。起初,妹妹送的食物是与人相匹配的,但日子推移,食物风格也在悄悄发生变化,由人至物,当妹妹给哥哥送上剩饭剩菜时,格里高尔已完完全全在家人眼里成了名副其实的甲虫了,尽管他的大脑依旧像人类一样正常运行,正常思考,他并无法向家人表达他的想法,也因此,索达吉堪布才说,“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在于能否表达思想。”何其悲哀,有苦说不出的难处才是真正的痛苦吧。

好在格里高尔还未完全放弃自己,作为人的尊严依旧存在他的思想之中,尽管无法表达。可 残忍的是,这最后的一丝自尊也被家人剥夺得干干净净。在这里,也许不该责备格里高尔的家人,毕竟子非鱼,焉知鱼所想。本意出于给格里高尔腾出更多空间爬行,哪知道被搬出去的家具是格里高尔作为人的最后一种体验。在电影告白里,有一句台词,原句我忘了,大概是说失去重要东西时候听到的便是心碎的声音。”这一刻,我相信格里高尔听到了,心裂成碎片的声音,是与以前看的童话里冰雪公主心裂的声音一样断肠的吧,我曾经对着白纸黑字上描述的故事静静发呆,想象着那种声嘶力竭的无力挽回,不幸的是确实也在青葱之年被现实恶狠狠地给出了这种歇斯底里之声。

回到格里高尔,也就不难理解他的自诀了。本为人,却无法像人一样,哪怕仅仅是像人一样地生存下去也难以实现,与其苟活不如有尊严地死去。格里高尔做出最后决定时,心会是静如止水的吗?无情的社会呀!它本身才是一部骇人听闻的恐怖剧!

合上书的同时,哀悼的不仅是格里高尔,也是社会脉脉温情下的冷酷无情。

卡夫卡的存在是读者的荣幸,却是他自己的不幸,我已无言,唯能做的只是轻轻地献上一句,亲爱的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