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9-11

第一,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软实力,创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文化,能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第二,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和谐的环境。而且文化本身也在源源不断地创造经济价值。

第三,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升国际地位。只有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提升整个国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才能巩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只有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才能增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对我们的了解和认同,赢得他国的尊重。“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第四,文化软实力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处于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进步的同时,也遭遇到失控、失衡、失序、失范所带来的精神之痛。事实上,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正在重塑民族的精神家园,丰富民族的精神库存。

扩展资料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

第一,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文化软实力的构建需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管理体制。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弊端,才能为文化的繁荣开辟广阔空间、提供强大动力支持。通过世博会,加快完善政府职能,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增强依法行政和服务社会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为促进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供服务。

第二,要进一步吸收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以及各国人民共同接受的一些基本价值。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政治价值,公共服务、终身教育、生活质量、生态文明等社会文化价值,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比如申博后,上海总结了“胸怀祖国、不负使命的信念,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作风,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风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自信从容、博采众长的风范”等五种精神,积极发扬这些精神,对市民素质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一直影响着国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与人生追求。首先应摒除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创造性地吸收、消化传统文化的营养。比如吉祥物“海宝”,是以汉字“人”作为核心创意的,可以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内涵,展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社会以及人的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其次要通过“走出去”战略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输出能力,使我国在经济总量列为世界强国以后,自觉转型为价值和文化意义上的强国。

第四,着力增强硬实力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增加商品和服务的文化含量,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文化产业展现了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通过世博会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规范外资引进和文化产品进口,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

第五,大力开展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教育工作,促进公民素质的提高。上海世博会筹办期间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及符合国际标准的礼仪教育,有利于提升城市的人文内涵和精神文明;在运营期间票务、市内交通等方面公民的积极配合,也要求其具备健康的群体心理和良好的素质。带动社会道德规范、法制规范和行为规范建设,促进全党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也将成为世博会结束以后,留给上海乃至中国极为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文化软实力—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