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结冰的温度是-4度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4-19
水的凝固点是0℃,而不是-4℃。
没有任何说法表明水的凝固点为0℃,但是当水温为4℃时,水的密度最大,体积最小。

在一些情况下,湖面结冰时,湖底下的水并没有结冰,且温度为4℃。
在冬天,一般只要温度计的水银柱下降到0℃以下,水就会马上结冰。
许多物体都是热胀冷缩的,水在4℃以上时也是由于热胀冷缩,但是当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且4℃以下有反胀现象。也就是当河水开始降温时,4℃的水在下面,而温度更低的水反而在上面,而且温度越低越靠水面,所以结冰总是从河面开始。
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它传热主要靠对流,当河底下水达到4摄氏度时,对流基本停止了(4℃的水密度最大,无法向上走形成对流),河面上的冷空气就很难影响到河底了。
严寒的冬天,与冷空气直接接触的水总是水面散热相当快,当水的温度在4℃以上时,因为热胀冷缩的关系,表面温度相当低的水,总要不停下沉,底部温度较高的水总要不断上升,从而形成对流现象。
如此一来原来上面相当冷下面相当暖的水很快就会达到温度均匀了。假如继续冷却,等到表面上的水冷到4℃以下时,它就变成热缩冷胀了,表面上的水反而比表面上的冰来得更轻(就是指比重较小),也就不再产生对流现象。
因为没有了对流,水的温度很不容易均匀,在十分深的水里,尽管表面上的水已冷到0℃,但是底部的水还可能继续保持在4℃左右,所以总是表面的水先结冰。
水在结冰时大约会增长十分之一的体积,所以它的比重变小,因此冰总是结在水的表面上。
寒冷的冬天,河面上总是结着相当厚的冰,甚至人还能在上面走路或者进行滑冰运动.但在冰下面的水里,鱼及虾可以照样游动.为什么鱼虾不会被冻死呢,就是因为4℃左右的水保护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