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人格陷阱》:走出人格陷阱,活出真实自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人格就像一个容器,只有拥有强大、坚韧的“人格容器”,才能兜住外界给我们的“力量”,最终容纳它,让它成为祝福,而不是诅咒。

关于本书

这是一本个人成长心理自助书,书中以“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为理论基础,重点阐述了“感觉”和“关系模式”的重要性,并通过七个心理寓言告诉读者“性格决定命运”背后的心理机制。如果对自己的“操作系统”不了解,外界来什么刺激,我们有什么情绪,做出什么反应,自己往往都意识不到。

于是,我们被同一套心理模式所左右,不断重复一些幸福或苦难,人生就像是一个个轮回,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如果对自己的心理模式有了深度了解,对发生的事情,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做出回应,那么我们的生活就有了自主选择的色彩。当我们为自己的一切做选择时,就是在成为自己,自我实现。

什么是人格陷阱?

我个人的理解就是,存在于我们人格成长之路上的坑。这些坑很多来自我们原生家庭的养育方式。

我们把从原生家庭里习得的本领、收获的反馈,通过感受和经验叠加成我们的私人逻辑,然后再用它们处理人生中的各种事件。如果原生家庭里给我们“输入”的是良性人格成长元素,我们会从中修炼出强大、坚韧的人格;如果原生家庭为我们到处挖坑,那么我们不仅会不慎入坑,还会自我挖坑,最终在坑坑坑中,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比如:对能力的抑制、对情感的抑制、对财富的抑制、对运动的抑制、对欲望的抑制,总之是压抑了自己真实的感知与表达。如今的抑制,其实就是我们走入了人格的陷阱。

为什么要走出人格陷阱?

走出人格陷阱的意义在于:修炼强大、坚韧的人格,感知人格的魅力,活出真实的自己;帮孩子避开人生陷阱,让他们活出真实的自己。

人格陷阱最大的“好处”就是,如何“帮助”我们把一手“人生好牌”,打得稀烂。因为,我们必须要把“好牌”打得稀烂,必须浪费掉好的资源,才能不焦虑、不恐慌。否则,脆弱人格的容器,兜不住这些“好资源”,就如人生诅咒“我不配”一样。

人格陷阱,约束我们追求卓越和强大,所以只有走出人格陷阱,看清那些隐藏在我们人格背后的机理,才有机会让我们修炼出强大而又坚韧的人格,闪耀人格的魅力,体验“开挂”人生。

总之,人格是核心竞争力。

所以,了解人格陷阱,走出人格陷阱,从此刻开始。

如何走出人格陷阱?

走出人格陷阱从了解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开始。

1.如何让自己走出人格陷阱。

走出人格陷阱的第一步,是了解人格陷阱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如何作用于我们的。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我们只有了解它是如何来的,才能知道怎么让它没。

❗️如何走出“被选择、被决定”的坑,成为自己。

“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看见这句话,你的耳畔是不是已经回响起这熟悉的声音了。没错,这是很典型的被选择、被决定。

有一种冷叫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我们接受着“喜欢香蕉却被硬塞苹果”的爱,我们从被动习惯被选择、被决定到坦然接受被选择、被决定,直至知觉麻木、失去自我。

走出“被选择,被决定”的陷阱,从敢说“我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开始,从尊重自我感觉的每一件小事开始,试着在你妈妈告诉你天冷必须加一件衣服的时候,笃定且温和的告诉她“我觉得不冷”;试着在你不想喝下这一杯时,笑着对朋友说:我很在乎我们的关系,但这一杯我不想喝……,如果说你已经习惯了“被选择、被决定”的感觉,很难感知自己的真实意愿,很难说出“不”,那你不妨问问身体的感觉,当你接受到“被选择、被决定”信息后的身体的哪个位置会发生变化,试着去体会它、感知它,然后从一些小事上说“不”,然后再去感知身体在尊重自己的意愿做出决定的感觉,你会发现,他们是不一样的。

❗️如何走出“精神胚胎被压制”的坑,回归天然。

孩子不是白纸,他们是独立的精神胚胎,从一出生就是,他们的身体里藏着属于自己的心灵成长密码。只有孩子们自己通过行动、感受和思考,才能解开这个密码。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把孩子当成一张白纸,然后我们按照大人的意志去涂鸦,我们不是试图理解孩子的行为,而是以自己的视角,强迫孩子接受大人的意志,控制并压制孩子的选择空间。

举个例子:一个三岁左右的孩子,会拒绝接受一小块饼,他一定要一个完整的。对于这种行为,大人会说: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不知道节约。其实,孩子这样做,是因为他正处于追求完美的敏感期。一整张饼如果是完美的,就会满足他精神胚胎发育的需要。而一块饼如果是破损的,就会让这个正追求完美的孩子感到不舒服。其实,他并不是贪婪,假若你给他一块虽然很小但完整的饼,他一样会心满意足。

所以,不要急着去评判孩子并塑造孩子,更不要急着把你的观念强加给孩子。譬如,节俭不节俭这样的词语,是不适合用来衡量一个三岁的孩子的。你可以强行把一个三岁的孩子塑造成看似节俭的孩子,但这个孩子因而就失去了对完美的感受、渴望和追求。

对于现在的我们,虽然无法追溯“原始”的精神胚胎,但我可以从此刻开始尊重自己的内心指引和孩子的精神指引,成为有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创造力的人。

❗️如何走出“伤人的关系”,让关系各归其位。

关系的伤是硬伤。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关系模式,这个关系模式决定了我们与其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乃至与自己的相处方式,这些关系的缩影其实就是我们“内在小孩”与“内在父母”的关系。

一切关系的原型都是我们与原生家庭父母或重要亲人的关系,好的原生家庭关系,具备了四要素:爱、自由、关系的平衡、关系的稳定,这四要素缺一不可。无论哪一个要素缺失,孩子都会受伤,就难以在内心中建立起一个好的内在关系模式,他的人格就会存在一些缺憾,他的心灵成长就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也我们走出人格陷阱的关键点。

尽管我们的性格已经形成,也无法改变原生家庭的状态,但我们还有机会重新把曾经伤人的关系进行修复,其中一个方法就是重返童年,找到我们的内在小孩,重新梳理那些塑造我们性格的童年事件,用爱与理解滋养那个受伤的孩童,再建立新的“内在父母”与“内在小孩”的关系模式,让曾经那些伤人的关系,各归其位,让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孩子相互鼓励,无条件、不评判的用爱接纳彼此,建立新的关系。

性格可以改变,只要你有觉察、有接纳、有行动,便有机会重新设置自己的内在操作系统。

❗️如何“打开自己的心灵之眼”,看破关系的迷雾。

关系有时候是障眼法,它会让我们不知不觉得陷入迷雾。

我们与一个人的关系,其实就是与他内在模式的关系,如果人格不够坚毅,很容易走入“投射”与“认同”的陷阱,迷失自己。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心理互动机制,是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相互影响的主要途径。

但无论哪种都不是真实的自我体验,所以当一段关系出现状况时,不必简单地将责任归结到自己或对方身上。我们应该多一只心灵之眼,学会从内在关系的角度审视自己和对方。关系事件中的以强凌弱、卑躬屈膝、以大欺小……都是投射与认同印证。

认识“投射”与“认同”的原理,理解内在关系的模式,其实就是我们的心灵之眼,它可以让我们在适当的时候从一个伤害性的关系中脱身而出;也可以用它审视我们自己的内在关系,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对其他人的态度。

❗️如何打破“不幸的魔咒”,实现自我救赎。

如果我们的内在模式是积极、乐观的,那么我们在遭遇挫折和打击时,就会积极、乐观的面对。如果我们的内在模式是消极、悲观的,我们也会把阳光和快乐推向消极和悲观。我们的人格将成为轮回,童年拥有幸福和快乐,以后就会不断地重复幸福和快乐;童年遭遇了不幸和悲伤,以后就会不断地重复不幸和悲伤。正如阿德勒所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而让我们重复不幸魔咒的,是我们的内在操作系统,它是我们童年时与重要亲人的关系中形成的私人逻辑,也就是我们的人格,而它为我们注入的是我们“自我实现的预言”,它像魔咒般缠绕着我们,每当一件事情发生,它便像咒语般在耳边回响“我相信我可以拯救***、我必须自己伤害自己才不容易被伤害……”,我们把自己的私人逻辑误以为是真理,一直让它循环播放,以至于陷入魔咒的死循环。

事实上,我们不是救世主,也不该是替罪羊,我们需要完成自己的课题,而别人自有别人的课题,我们也必须明白,除了自己我们谁都救不了。

当我们遇见“自我实现的预言”中匹配得对象,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摆出一副救世主的姿态,想要救赎。但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在挫折中成长,只有做到这一点,个人能力才能得以发展。假若我们替这个人背负他的痛苦,帮他化解一切难题,那么这个人就无法成长,而我们也无法实现真正的救赎。

要知道,一个人只有自愿改变时,性格的改变才有可能。如若他人不愿意主动改变,我们“想要改变(救赎)”的预言终是失败。不必试图改变他们,完成好自己的课题,不要让别人的课题成为我们自我实现的预言。打破“自我实现的预言”,带自己走出不幸的魔咒。

❗️如何找到你自己心中的答案,成为自己。

一位40岁的女士,温柔漂亮,事业有成,却遭遇了三段暴力婚姻,看到这些信息时,你一定觉得这位女士真惨。但你听到她与第三任丈夫的对话后,也许会有更多思考。

因一件很小的事,她与丈夫发生了争吵。争吵到最激烈的时候,她质问丈夫:“你是不是想打我,像×××(她爸爸的名字)打我妈妈一样?”

丈夫说:“怎么会?我不会打你的,我承诺过的,而且我从不打女人。”

她说:“你就是想打我。我早看出来了,你和他一样,你和他们(她的前两任老公)一样,你们男人都一样。你打我啊,你打我啊,你不打我,你就不是男人……”

她这番话重复了很多次。突然,他失控了,挥起了拳头……等他醒过神来,就发现她已躺在地上。

在这个场景中,你看到了什么?仅仅是结尾处丈夫挥动拳头将她打倒在地吗?我想更多的是思考这位女士怎样用“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步步将丈夫逼至绝境,她的潜意识想证明自己是对的,你看我说对了吧,男人都一样,没有一个是好东西。这样她就很自然的扮演了无辜的受害者,把所有错误和不幸归咎于他人身上。可事实证明,真正造成婚姻不幸的原因,或许正是她自己。

许多成年人的人生悲剧的根本原因并不在别人身上,而在自己心中。所以,只有有勇气挖掘自己的潜意识,明白事情的根源,才能摆脱命运的轮回,也才有机会做真正的自己。

六个定律,六个陷阱,讲述了六种心理学原型,从六种原型中,我们倒推出我们如今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我们走入了哪些人格陷阱,我们怎么入坑的,我们又该如何走出来,我们又该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避开它们,让他们不必重蹈我们的覆辙,成为他们自己。

2.如何帮助孩子避开人格陷阱。

1)尊重孩子的选择与决定,比如:更愿意选择吃香蕉还是吃苹果,是先休息再写作业还是写完作业再休息……

2)理解孩子的“精神指引”,不要打断一个观察水流的孩子,他有可能就是未来的物理学家;不要无端斥一个想要一块完整的饼干的孩子,他可能只是在修炼自己的判断力和创新性。

国内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女士说,一个精神胚胎得到良好发育的孩子,会有极好的感受能力。他充分信任自己的感觉,对任何事情都要寻求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最终,他将成为一个极具独立判断能力和丰富创造力的人。

3)给予孩子“不含诱惑的深情”和。“内在小孩”和“内在父母”的关系,它形成于我们童年时期和亲密养育者的关系。只有无条件地接受,才能令一个孩子感受到被爱。然而,无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有条件的——“你必须做到什么,我才爱你”。如果在童年被父母控制,等他长大了,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控制。不控制,不溺爱,内心和谐,才有爱的能力。

再回顾6个定律:

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童年的关系模式会成为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即人格;我们不断将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上;幸与不幸,是我们在内在关系模式的引导下主动完成的;答案,在你自己心中。其实,概括成一句话:我们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但这个过程是在关系中完成的。

我们如今的私人逻辑来自童年原型,它将我们带到幸福园地,同时也会把我们引入人格陷阱。对于原生家庭留给我们的坑,我们小时候也许会感觉无能为力,但如今,我们了解了“人格陷阱”,有机会重新翻盘了。不要说太晚,只要你愿意,什么时候都不晚,即便你已至不惑之年,依然有机会重新修复自己的内在操作系统,活出真正的自己,当然你也能将这样的“能力”传承给孩子,让他们不再重蹈我们的覆辙,赢在起跑线上。

愿爱与自由让你成为真实的自己,愿你走出人格陷阱,体验“开挂”人生。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