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似乎都在打着同样一个妄语:“月是故乡明”。普天之下,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明,可见是融入了个人主观的情感。这种心理上的定势是缘于故乡有“情结”在,特殊的“情结”也一定会演绎出特殊的情怀。

      从心理的角度看:“故乡情结”之所以会在成年之后频繁产生,尤其是在“夜深露白”的时候梦回故乡,是因为故乡是一个承载童贞、弥漫真情的地方。是一个人原本的“水土”、原汁原味的“道场”所在。

      故乡是世俗的、淳朴的、道德的,弥漫着风尘、稻香和亲情;故乡是湖畔的、秧田中间的、鸟鸣的、竹子花开的;故乡是炊烟袅袅的、井水深深的、爷爷憨憨的、奶奶慈祥的……

      其实,并不是故乡本身的不同,而是心灵感应的阶段差别。成年人面临太多来自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压力,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瞬间逃避的时候,故乡就成了最好的避难所,因为它毕竟是一个人成长的初境,童年是人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节。可以说,“故乡情结”是人们面临困难时的一种自我解压、宣泄情感的本能的方式。所以经常会听到:“昨夜做个梦,好像是小时候的情境……”

      “故乡情结”能很好地把焦躁情绪在回忆中释放。因为在童年时期,人的防御机制较弱,建立起来的友谊一般更坚固。而成年后自我防御机制增强了,身边很难找到可靠的人倾诉,尤其是工作方面的压力,可能与同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也可能压力本身就来自于同事。当人们暂时脱离复杂的现实,投入对故乡美好事物的回忆中,可使大脑得到片刻的放松,不良情绪得以排解。这时人们再转入到现实生活中来,就能以轻松的心情处理复杂的事务,效率也会有所增加。当然,也不能过分沉浸其中变得退行逃避。

      有一首歌唱道:“风溜进池塘/呼吸循着方向/花的脸颊也微微上扬/水中涟漪摇晃。我路过村庄/走过红瓦白墙/随着炊烟向远方眺望/踮起脚尖想像。 

      晴天洒满小巷/过客熙熙攘攘/梧桐树仍在守望/你我回家的方向。米汤里有炸酱/每当回到故乡/总是会被那碗面的香/勾起儿时的小幻想。岁月流转回过往/有老水车的模样/送走流水/流走时光/时间隔一道墙。小时候锁进相框/带上它追逐流浪/一路阳光/伴着花香/随着岁月流淌。

      “小时候”依然被锁进相框,只是一路走来,未必都是阳光和花香。

      其实再回到故乡,由于心随境转,现实的故乡,一定是面目皆非的,所以“故乡”是中国人精神层面的一块净土。正因为时间隔了一道墙,我们才会留恋儿时的月光。

      故乡情结也是人类面临的无法回避的情景困境所决定的。

      人类有一种冲突是永远的,也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它形成的原因是:人是非理性的,一定会创造一个想象的状态与现实区别,于是,就用语言与文化打造了一个随心所欲的理想的状态。这个理想状态与现实是格格不入,相去甚远的。因此,人一辈子都在与现实斗争着。人的许多痛苦都来自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所以,我们每个人都会对现实进行否定,都想回到儿童时代。用弗洛伊德的话说,人在某种程度上会有退行行为与想法。

      故乡的风清、月明、稻香、亲情,都是我们对理想憧憬的投射。故乡的小路,留下了我们嬉戏的足迹,这足迹记录了我们透明的童贞;故乡的小河,映照过我们顽皮的笑脸,这笑脸铭刻了我们清澈的心灵。走入喧嚣的红尘,我们还有多少时间体验这美好的悸动?我们奔走于浮躁的名利场,我们无奈于沉重的郁闷。故乡的声音召唤我们回归,让我们重温童年的纯真。故乡的一朵花,一棵草,一块石,一片云,都可以让我们远离尘世的冲突带来的痛苦,暂时让脆弱的心灵享受片刻的安宁。

      但是,我们无法逃脱这情景的困境。我们注定要对自己的当下状态不甘心,不舒服,因为我们的理想是注定要与现实冲突的,我们的痛苦来自于我们被文明塑造的时候产生的矛盾状态。

      对理论的明晰,让我们清醒。我们知道了自身的渺小和无奈,我们会依然在自己选定的道路上前行。我们会在学习中练就自我觉察的本领,心平气和地接纳自己的非理性,让自己象一个真正的人一样地活着;我们会志存高远地实践自己的理想,让生命充满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