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李鸿章家族:父亲打开仕途之门,后代家字辈三兄弟皆为企业家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李鸿章家族后人人才济济,为官经商者不乏其人。在新加坡,李鸿章家族后人设立了一个李鸿章家族寻根网,这是中国第一个以家族为主题的网站。上面刊登海内外李鸿章家族后人的状况与专家学者研究李鸿章及其家族的论文。李鸿章家族后人成为李氏后人的佼佼者,增加了李姓在百家姓中的分量。然而,很少人知道,李鸿章的七世祖并不姓李,而姓许。

明朝时期,有一支许氏族人从江西迁到了安徽合肥。之后,许氏族人在此繁衍生息,渐渐与当地的李氏族人交往甚密。很多许氏族人的后裔与李氏族人的后裔成为了至交。两个姓氏族人为增进感情,甚至很多结为秦晋之好。到了清初时,李氏族人中一位叫李心庄的男子,结婚后,却因一些原因膝下一直无子。有一位姓许的好朋友看到李心庄因无子整天眉头紧锁,闷闷不乐。为了能缓解朋友的心中之苦,许姓朋友欲将自己的儿子许祯所过继给李心庄为嗣。当他把这件事告诉李心庄后,他那紧锁的眉头终于松开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许祯所过继给李心庄后,许祯所也改成了李祯所。这位李祯所不是别人,正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七世祖。李祯所成家有了儿子后,制定了李门家规,即李氏与许氏永不通婚,当然,与外族许姓联姻则不禁止。李祯所之后,后人一直以耕读为业,与科举无缘。到了李祯所的五世孙李殿华,李家门依然在科举之路上步履维艰,没有突出的进步。李殿华失意后,不得不将进入仕途的希望寄托到儿子们身上。

李殿华生有四子:李文煜、李文瑜、李文球、李文安。四兄弟中,最小的李文安从小体弱多病甚至有些呆笨,因知道自己的短处,所以要比三位哥哥读书更努力。谁也不会想到,李殿华的前三个儿子虽博学多才、满腹经纶,却没有一人敲开科举仕途之门。然而,那位从小就不被看好的弟弟,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了父亲的愿望。后来,李文安借着那股锲而不舍的劲头,不但考中举人,还高中戊戌科进士。走上仕途的李文安先后在刑部任职,后又担任记名御史。李文安为李氏家族敲开了进入仕途的大门后,李氏子孙一发不可收拾,走上开挂之路。

李文安成家并育有六子一女。其六子为依次为李瀚章、李鸿章、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昭庆,此六子皆以父亲李文安的别号“愚荃”的荃取号。很多人只知道李鸿章,却很少人知道其兄李瀚章。李瀚章在清朝那也是一代封疆大吏,曾担任过湖广总督、四川总督、两广总督。每个职位在清朝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李鸿章六兄弟中,老四李蕴章最为特殊,因其一目失明无法像兄弟们一样出外闯荡。老三李鹤章,字季荃,智略俱全,有胆有识,协助其兄李鸿章,立下卓著战功。曾国藩也曾誉其为“将才”,谓其“战争之才超越时贤”。然而,因李鸿章“避嫌不举,殊负其上进之心”。李鹤章有功不居,辞去朝廷奖励,归隐安徽合肥老家,返乡后,置产兴业,颇有财富,并对公益事业很上心。

老四李蕴章,聪颖五悟性与二哥李鸿章不相上下,只可惜十二岁时一目失明,虽勤于读书,悟性极高,但已很难走哥哥的仕途之路。因此,他留居家中,一边照顾长辈,一边打理家务。其最擅长理财,虽身有残疾,却能双手打算盘,经常与人谈论经营之道。后来,他豪掷钱财买下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的府邸。与其三哥李鹤章以巨富享誉安徽合肥老家。

老五李凤章虽没有大哥二哥的高官候爵、显赫身份,也没有三哥四哥的万贯家财、经营手段。而在早年。他也曾随父亲效力疆场,并得到曾国藩的器重,其武功韬略使其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只可惜,因其大哥二哥的光环太过耀眼,以致于李凤章名气不显,在当时,他也选择退居芜湖,尽量在公益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老六李昭庆,号幼荃,六兄弟中最小的一位。李昭庆虽最小,但从军很早。跟随曾国藩征战太平军,极得赏识。就连曾国藩也不无感慨地对其评价道:“文武兼资之才,自是令器,毅英练不亚诸兄,海内人才萃一门。”然而,李昭庆不恋功名,与他资历同等的诸将,最后因功高居显位,而他却辞功不受奖,治军十余年,大小数百战,从未邀过功请过赏。李昭庆不爱财,不居功,在兄弟六人中,人称“穷老六”。

李鸿章的事迹,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取号少荃。从小就是闻名乡里的神童,更是在18岁就考中秀才,25岁考中进士。在过去,这绝对是少年得志,在仕途上有大好前程。但谁也不会想到,此后李鸿章却是以战功开始了仕途生涯。他曾拜曾国藩为师,并成为曾的幕僚,在老师的调教下,李鸿章开始编练淮军,之后被朝廷任命为江苏巡抚,一跃成为手握重兵的人物。在剿灭太平军后,李鸿章又在洋人的帮助下,消灭了捻军,先后升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晋爵一等侯。李鸿章的青云直上,步步高升,也预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李氏家族达到了巅峰。

李鸿章去世后,儿子李经述承袭一等侯爵,李鸿章三弟李鹤章的次子李经羲先后出任湖南盐粮道、湖南按察使、福建布政使、云南巡抚等官职,民国时期曾担任过国务院总理等职。李鸿章过继六弟李昭庆之子李经方为养子。李经方曾出任邮传部左侍郎,其子李国焘受赏获得举人资格。李经述承袭一等侯爵,去世之后,其子李国杰12岁承袭一等侯,并担任过镶黄旗蒙古副都统、农工商左丞,民国时期,担任中国轮船招商局董事长,后来上海沦陷,李国杰投身伪政府,但下场很惨。1939年,李国杰被刺杀身亡。

谁也不会想到,李家六兄弟中“穷老六”李昭庆的后代却成为李氏家族后人中耀眼的明星。李鸿章六弟李昭庆的儿子李经叙先是以二等参赞的身份赴秘鲁,负责代办公使事务,后又担任墨西哥外交官,并在任上去世。后来,李经叙的大儿子李国源与侄子李国栋都相继成为外交家。李鸿章家族定下的辈份取名为“文章经国、家道永昌”。我们可以看到,李氏家族在文、章、经、国这四辈,基本以在朝为官为主,并权倾朝野,位高权重。而到了家、道、永、昌这四辈,则多闯荡世界,叱咤风云,成为大企业家与大科学家。穷老六李昭庆在六兄弟中最穷,但他的后代却在李氏家族中最富有。李昭庆的曾孙,家字辈的三兄弟李家昶、李家景、李家曙,都是亿万身价的大企业家,被称为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舰”。

李鸿章三弟李鹤章的玄孙李道增是李氏家族后人中学术最高的一位,曾担任清华大学首任建筑学院的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鸿章五弟李凤章的曾孙李家载,曾师从京剧老生名角,大学士松筠玄孙言菊朋。李家载曾经常活跃在当年上海的京剧大舞台上,与李玉茹等一些名家合作,并得到上海观众的一致好评。其代表作品有《卧龙吊孝》、《二进宫》等。

安徽合肥李氏家族能延续至今,依然人才辈出,其中最重要的内因就是注重教育。自李鸿章之父李文安之后,家族以诗书传家告诫晚辈。李鸿章兄弟六人虽然都有可能担任要职,高居显位,但因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所以六兄弟中老大与老二混迹官场,老三与老四混迹商场,老五与老六养精蓄锐。但不论他们站在何种位置,从事何种职业,他们要没有忘记让晚辈们读书养性。李家后人能出现学者,出现富商,出现艺人,并能延续家族先辈的余荫,与他们的家族传承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