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菜的北京小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4

北京的小吃也博采各地的精华,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据统计,旧时北京的小吃多达200 余种,且价格便宜,故与一般平民最接近。即使深居宫中的帝后,也不时以品尝各种小吃为快。清人的《都门竹枝词》写道:“日斜戏散归何处?宴乐居同六和居,三大钱儿卖好花,切糕鬼腿(即油条)闹喳喳。清晨一碗甜浆粥,才吃茶汤又面茶,凉果炸糕聒耳多,吊炉烧饼艾窝窝。叉子火烧刚买得,又听硬面叫饽饽。稍麦(烧麦)馄饨列满盘,新添挂粉好汤圆。爆肚抽肝香灌肠,木樨黄花片儿汤。”可见远在清代,小吃就已相当丰富了。
北京的面食小吃,不少是用杂粮制成的,如江米面(即糯米面)、绿豆面、黄米面、玉米面、小米面、荞麦面、大麦、红小豆等。经营小吃者,过去多为贫苦的汉民和回民,或肩挑推车沿街叫卖,或摆摊于市场庙会、街头巷尾。他们有一定的叫卖声,抑扬顿挫,声声入耳;或打击响器,也有一定的音乐节奏,让人一听,便知是卖什么的。那些逛大街赶庙会的人们,碰到各色小吃,顺便看看,买点尝尝,花钱不多,图个新鲜,并不饱餐。
过去北京的庙会实际多为集市,是各色小吃最集中的地方。有的定期举行,有的固定在某个节日。如东城的隆福寺庙会每月逢九、十开市;土地庙庙会逢三举行;逢五、六则是白塔寺庙会。也有每年固定在某个时间举行的,如厂甸、大钟寺、雍和宫、蟠桃宫庙会等。
除庙会外,平日小吃最集中的地方就是东安市场、鼓楼、天桥、前门外的门框胡同。解放前,天桥小吃经营品种之多可谓北京之冠。有人粗略统计,仅小饭店就有50 多家,各种食摊150 多个,这些食摊,兼营早点的少。因一般工人店员平时连棒子面粥还喝不饱肚皮,哪有钱买早点吃?住在鸡毛小店的穷汉,一清早起来就到“人市”(出卖劳动力的市场)上找活儿干去了,哪里还想到吃早点?上午过了10 点钟,游人渐多,小吃摊子也一个个摆出来;一套锅灶炊具,一块案板,一条长板凳就齐了。小吃摊大多以家庭为单位:父子摊、夫妻摊、母子摊、叔侄摊等。往往两个摊子相互依赖,如卖豆汁的与卖烧饼的相邻,卖五香牛肉的与卖酒的在一起。为了抢生意,摊主在品种上千方百计花样翻新,招徕顾客。经过长时间经营,天桥一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小吃。有些经营好的则出了名。象石润经营爆肚,人称“爆肚石”;舒永利经营豆汁,人称“豆汁舒”;李万元经营盆儿糕,人称“盆糕李”等。
旧北京的小吃还有个重要特点,就是随着时辰季节的不同而更换品种。就一天来说,清晨最早出来的是卖硬面饽饽的,接着是提小篮卖烧饼、火烧、大麻花的。太阳露头时,街头巷尾已摆上了卖杏仁茶、豆腐脑、面茶、炸丸子的摊子,卖油饼、油条的摊子也到处可见。稍讲究点的人,则要到早点铺中去吃:要一碗豆浆,来两套“烧饼馃子”就满好了。待清晨上班的人们走了,街巷里则是老人和孩子的天下,串街的小贩,或推车或挑担或挎篮,开始做这部分人的生意:卖五香烂蚕豆、云豆饼、豌豆饼等。午后常常卖江米藕、切糕、扒糕、绿豆丸子、老豆腐等。豆汁儿整天有供应,一般是日落之后卖生豆汁儿,供家庭主妇采购。晚饭后卖熟驴肉、羊头肉、五香牛蹄筋的多。隆冬深夜,卖心里美大萝卜的点着电石灯,沿街叫喊:“萝卜,赛过梨啊!”盛夏之日,太阳未落山就出现了推车叫卖冰激淋、酸梅汁、果子干、雪花酪的,一只手里两个叠在一起的铜盅,叮呤呤地响。一年四季,季节不同,出售的小吃也不同。春季卖豌豆黄、驴打滚、艾窝窝、炸三角、炸回头、果子干;盛夏卖杏仁豆腐、奶酪、冰镇酸梅汤、漏鱼、扒糕、切糕等;金秋到来,市场上就出现了江米甜酒、栗子糕、八宝莲子粥、蜜麻花等;隆冬则是多卖面茶、热腾腾的盆儿糕、白水羊头夹烧饼、煎灌肠、羊肉杂面、烤白薯等,给人驱寒送暖。
50 年代后期,许多小吃几乎濒于绝迹,沿街叫卖的没有了,风味也多有丧失。但是近些年来,不少小吃品种又逐渐恢复起来。
风味小吃
艾窝窝多由回民小贩卖,吆喝声为“冰糖馅的艾窝窝!”此品用熟江米面和熟江米饭揉合制皮,用澄沙、金糕条、熟芝麻、白糖等制馅,形似小馒头,甜香味美。有竹枝词唱道:“白黏江米入锅蒸,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可知艾窝窝是北京地区回民的传统小吃。豌豆黄将豌豆煮熟去皮,加糖炒制,入模具中冷凝成深黄色糕状物,食时切成小块。此品质地细腻,绵软爽口,具有浓郁的豌豆香味。原是民间小吃,后被引进宫中,成为著名的宫廷小吃之一。
小窝头用精细的玉米粉加黄豆粉、白糖等,用手捏成枣子般大的窝头,入笼蒸熟。此品上尖下圆,底有小洞,内外壁光滑滋润,精巧别致。据说当年慈禧在八国联军侵华时逃难途中,吃到民间的玉米面窝头,回宫后命御膳房仿制,故清宫中留下了这种小点心。
豆面糕用黄米面(黍子米面)和成面团,蒸熟后放在炒熟的细黄豆面上擀成片,卷入豆沙馅,再切成段,撒上芝麻、桂花糖食用。因面卷外粘有厚厚的一层豆面,形似粘满黄土的驴子,故一般人称之为“驴打滚”。
扒糕用荞面粉和成面团,用手拍成直径约5 厘米大的圆饼,入笼蒸熟,取出后用冷水浸泡。食时切成小条,蘸芝麻酱、蒜泥、酱油、醋、黄瓜丝、香菜末、辣椒油等调料吃,是北京消夏的美食。
甑儿糕制作者备有火炉和水锅。一般是铜制小蒸锅,蒸屉系一木模,其形似甑(小花盆状),底是活的,中间凹下。制做时凹底内放少许大米面,加糖少许,再用大米面将凹处填平,上撒青红丝、玫瑰、瓜子仁等果料,加盖蒸熟。熟后将木模放短棍上顶出。北京人有“甄儿糕上笼——一屉顶一屉”的歇后语。此糕由上边看是六角形的,底部却是圆的,很小,一口可吃一个。旧时多为儿童零食,近二三十年很少见。
栗子糕将煮熟的栗子捣碎过罗,再揉匀成泥,做成糕状,中间夹有澄沙馅及金糕片,上覆青梅、瓜子仁、金糕条饰成的图案。吃时切成小方块,浇上糖汁。此糕共分五层,上中下为黄色栗子泥,中间夹有红褐两色(红色的金糕和褐色的澄沙),色浓重艳丽,宜秋冬食用。
焦圈据说是从清宫中传出的油炸食品。亦称馃子、麻花、油炸鬼(过去北京的东、西、南、北城叫法不一),刚出锅的最好吃,又香又脆。原料为面粉、盐、碱、矾,先做成面坯,逐个炸制成手镯形焦黄的圆圈。此品耐存放,七八天后仍能保持其脆性。过去北京人吃焦圈都放在芝麻烧饼里夹着吃,合称“一套”。
炸三角做时先用猪肉皮、肉丁等煮成肉皮冻,放入青韭段拌成馅。把圆面片(直径约16 厘米)对切成两半,呈半圆形,先把底边两角相对粘在一起,呈圆锥形,装入25 克馅,封住口,使成三角形,入油炸制即成。其皮焦脆,馅成稀糊状。热吃时,先将皮上扎几个眼儿,使热气放出,以免烫嘴。
炸回头将牛肉剁碎,加黄酱、姜汁、韭苹末等调制成馅,用白面皮包制成饺子状,再把两角相对弯回到中间,捏在一起即“回头”。入油中炸制,皮呈金黄色。是北京传统风味小吃之一。薄脆形似油饼,然而比油饼薄得多,似纸一样,个儿也比油饼大,用料与做焦圈的面同,成品呈棕黄色,既薄又脆,又酥又香。
灌肠明代就有这种小吃。原系在猪肠内灌制淀粉、红曲水及各种香料,煮熟后切片,放铁铛中用猪油煎制,吃时浇以盐水蒜汁。后改用淀粉加红曲粉水调制,蒸成细圆柱形,然后取出切片,以猪油煎之,仍称“煎灌肠”。过去多在市场或庙会上出售,小贩手拿铁铲,边煎边吆喝:“焦哦——灌肠!”
茶汤旧时多由小贩沿街叫卖,一副担子,一头是一个木箱子,内装调料;另一头是一个热腾腾的紫铜大茶壶,有半米多高。壶是双层的,外层装水,里层烧木炭。吃时,把加工好的熟糜子面放入小碗中,加少许水调匀,加白糖,用滚烫的壶水冲成糊状。此品多在春秋与初夏时卖。
豆汁儿这是北京的特有食品,《燕都小食品杂咏》记载:“豆汁即绿豆粉浆也,其色灰绿,其味苦酸。”系用绿豆粉浆发酵而成,是粉坊的副产品,食时煮沸熬熟即成。喝豆汁儿要配以辣咸菜丝儿,酸溜溜、辣丝丝,喝到口中,后味转甜。初喝的人很不习惯,待习惯后则成瘾。豆汁儿营养丰富,有增食欲、助消化、软化血管的作用,故离京多年的老北京,仍念念不忘喝豆汁儿。
炒肝儿实为烩肥肠,并不需要“炒”。前人打油诗云:“稠浓汁里煮肥肠,交易公平论块尝,谚语流传猪八戒,一声过市炒肝香。”沿街叫卖的小贩则喊:“炒肝儿,香烂哪!”最早的炒肝儿是用猪心、肝、肺、肠煮制,不勾芡,当时流传这样一句俚语:“炒肝不勾芡——熬心熬肺。”现已改为勾芡,而免去了心、肺,只选用肝尖、肥肠。做法是将煮熟切好的肝片、猪肠倒入沸水锅中,下入酱油、蒜泥、高汤等,勾芡后烩制而成。汁水晶透,味道醇厚,与烧饼、包子同吃最佳。
羊头肉又称白水羊头,旧时多由回民卖。其做法是将羊头入白水煮,加花椒、大料等佐料(不加酱油等有色调料),煮熟后捞出,剔下丰头肉,晾凉后切成大薄片,撒上五香细盐食用,脆嫩不膻。旧时的小贩,卖羊头肉的同时还带卖熟羊眼及羊蹄儿。
羊双肠又称“霜肠”。做法是将洗净的羊肠内灌入羊血、羊脑,入锅中煮熟,再经卤汤煨煮。食时切段,加香菜、辣椒汁。小贩的吆喝声为:“肺叶儿呀——羊肚儿!”奶酪又称“醍醐”、“乳酪”、“羊酪”、“牛酥酪”。是用鲜牛、羊奶加白糖为主料制成的半凝固食品,呈冻子状,乳白滑腻,入口即化。据说这种食品是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传来的,在北京“落户”已有几百年历史了。开始只作为夏日冷食出现于街头,后来则常年有出售。《都门纪略》中写道:“闲向街头啖一瓯,琼浆满饮润枯喉,觉来下咽如脂滑,寒沁心脾爽似秋。”赞美此品香甜、清凉、爽奶酪有很多种类。在酪里加上山楂,称山
楂酪,呈红色;加进甜杏仁,称杏仁酪,色白如雪;也有放进各种瓜子仁的,称八宝酪。奶酪用碗盛着,放木桶中,用冰块镇着,甜酸凉爽。旧时卖奶酪的小贩还要带卖奶卷和酪干。久食奶酪的人说它:“饥者甘食,渴者甘饮,内以养寿,外以养神。”
酸梅汤用酸梅(乌梅)或去核青杏加糖煮熟,晾凉后滤去渣子,调进玫瑰、木樨或桂花,放冰镇着。颜色呈淡黄(水晶蜜色)。旧时,每年立夏后,“冰镇梅汤”四个字的横幅象酒家的帘子一样在干鲜果店的门口迎风招展。卖酸梅汤的往往兼卖果子干,有的小贩口中还要唱道:“又解渴,又带凉,又加玫瑰又加糖,不信您就弄碗来尝。苏造肉是北京著名传统小吃。传说始于苏州民间,在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被带回京,遂成为宫廷小吃。至于如何流传到京都民间,还有一段故事。过去皇帝上朝,百官要在天亮时去到宫里,腹中未免饥饿,时间一长,太监们就勾结几个小苏拉(宫中打杂役的)在隆宗门外摆几个摊子卖早点(有的说是在东华门外设摊),供上朝的老爷们吃。除了卖炒肝、杏仁茶、吊炉烧饼等小吃外,还有苏造肉。溥仪出宫后,苏造肉的制法则传到了什刹海——荷花市场的小摊上。其制法是把用调料煮好的猪肉、肝、肺、心、肠、肚、炸豆腐片、火烧切成一碗,用漏勺盛着,浸入苏造汤(热卤汤)中,反复烫几次,放入碗里,浇上热卤汤,趁热食用。
饮料
过去北京市民主要是喝茶(特别嗜好花茶),极贫困者喝白水。过去的旗人(指原属满汉八旗的人家),最讲喝茶,闲着没事儿就要到茶馆中坐着喝茶,边喝边聊,高兴了再唱上几句。《京都竹枝词》云:“小帽长衫着体新,纷纷街上步芳尘。闲来三五茶坊坐,半是曾登士版人。”注曰:“内城旗员于差使完后,便易便服,约朋友,茶馆闲谈,此风由来久矣。”“汉族人很少涉足,多是八旗人士,虽官至三四品,亦厕身其间(茶馆),并提鸟笼,杂坐闲谈。”一般市民也酷爱喝茶。不分冬夏,早饭前定要喝几杯。老北京人认为,早晨不喝茶,不但一天没精神,而且连嘴也张不开。一般是用“水氽子”(直径大约10 厘米的带把长铁筒)插放在火炉里烧水沏茶,也有上茶馆喝茶或自带茶叶到茶馆买开水冲茶喝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的普遍应用,近些年来,市民的饮料也丰富起来,除了喝茶外,咖啡、啤酒、香槟、汽水、可乐、各种果汁应有尽有。有客临门,任你选饮。冬季饮茶或咖啡更为惬意,在不少人家中,咖啡已代替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