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岩洞对联(一) / 查查36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0-31
    上联:石窟岩洞
    下联:山门云楼
第2个回答  2017-08-11
石窟岩洞对联

卧石倚云无好事;
焚香洗钵度余生。--王全禄题山西太原晋祠方丈洞
顶天立地奇男子;
炤古腾今大圣人。
--山西云冈石窟,位于西郊武州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
智海圆充,含万象而不道识界;
真空方广,现森罗而不隐微毫。
--山西宁武万佛洞,位于宁化乡,明万历十九年至二十二年之间开凿,洞内
遍布石雕佛像,惜多数已毁。圆充:圆满充实。不道:不染缠,不治理。
云水蒸茶天上味;
梅花煮酒月中香。--山西五台观音洞
门开自在如天阔;
地辟还源一水清。--山西五台善财洞
尊朝西南,欲从西闻雷音寺,聋人唤醒;
教大东流,故神东坐鼓响堂,举世镇安。
--贺艺峰题河北邯郸北响堂山石窟,位于鼓山。
清音泻玉无瑕地;
古洞悬阳不漏天。
--宋学义题河北山海关悬阳洞,位于山海关东北九公里黄牛山脚下,又称"玄阳洞",建于明万历年间。这里奇峰突兀怪石峥嵘古木蔽曰,流水漫衍。洞上北有"人石"睥睨群山,南有"钟石"宛似空悬。
暮鼓晨钟,惊醒世途名利客;
朝经夕梵,唤回苦海梦中人。
--忠福阿题辽宁锦州观音洞,位于城北八公里的普陀山,集奇洞、妙佛、圣泉、宝树于一体,是海内闻名、佛声远播的旅游胜地,被誉为辽西第一洞天。
观音大士坐高楼,依碧岩,踏青松,俯看萦回曲径,山半盘旋,似笑茫茫尘海众生、浮沉难了;
下界俗人临胜地,饮寒泉,赏红叶,仰视嵯峨奇峰,云中叠秀,应息纷纷名利杂想、小住为佳。
--辽宁锦州观音洞
壮义郡之大观,东望闾峰、西临凌水、南连峻岭、北枕荒边,想前朝留胜迹,安排这无忧上境;
接福山之一脉,高吞旭日、低压平沙、远对孤城、近瞻宝塔,登古洞仰佛光,仿佛到极乐西方。--李魁麟题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
极品堪称,魏碑千字惊风雨;
敦煌可拟,造像万尊阅古今。--崔家瑞题辽宁义县万佛堂石窟
危乎高哉!苍岩竞秀、飞鹰旋空、翠柏挂壁、天桥云横,念骑虎衲去,摘星僧归,三百载遗踪依稀,游客窟中说傻雪;
雄且壮矣!幽洞栖霞、宝殿焕彩、金驹隐形、深谷雾起,看驱车宾来,拄杖耄至,十八盘古道迤逦,颓砖塔畔论沧桑。
--和锦堂题辽宁喀左天台寺朝阳洞。
默祷现金身,不舍大悲示妙相;
至心称圣号,即蒙显应慰群情。--圆瑛题江苏苏州灵岩山观音洞
心在塔铃中,直须洞水西流,那日再来谈佛意;
手持杯珓掷,试问大江东去,甚风吹得到仙才。
--赵曾望题江苏镇江金山观音洞。杯珓:占卜吉凶之器
慈云无住庄严相;
法雨常飞清净身。
--乾隆题江苏徐州大士岩,位于云龙山西麓,清时雕成观音像。
依石塑观音,偶像推崇称大士;
作龛兴佛殿,钟声回荡响长空。--闻楚卿题江苏徐州大士岩。
高本在心,石雕成玉三砖殿;
长宜放眼,佛缀连云九节龙。
--宋学义题江苏徐州云龙山石佛。三砖殿:当地有"三砖殿覆三丈佛"的传说。九节龙:喻云龙山
三宝皈依生净土;
五戒精严发慈悲。--安徽黄山鬲山地藏洞佛龛
清华真佛地;
庄严古洞天。--安徽青阳九华山华严洞
香阁峙中流,万众恒河自在;
慈灯悬彼岸,千年般若常明。--安徽青阳观音峰观音造像
飞来峰前,大士威灵赐赤子;
九华山上,众佛显应救苍生。--安徽青阳观音峰观音造像
石压笋斜出;
岩垂花倒生。
--彭玉麟题山东济南千佛山极乐洞,位于南郊千佛山,其弥勒佛像为隋开皇
十年雕刻。
步入西山冲汉外;
坐观东海际无涯。--山东五莲观音洞
仁德心诚,祥光一照生贵子;
报施不爽,甘露时洒有贤孙。--山东沂源织女洞观音堂序碑
假石作龛,玉佛果然自在;
现身说法,树根便是菩提。--浙江鄞县天童寺观音古洞
秋色平分南北雁;
高风遥接东西林。--苏渊雷题浙江乐清观音洞
四壁岩花开太古;
一行雁字写初秋。--潘天寿题浙江乐清观音洞
碧水凝青洞;
奇峰插白云。--浙江乐清观音洞
合掌峰开仙世界;
洗心泉净俗尘埃。--浙江乐清观音洞
古洞气阴森,诸佛诸天藏妙相;
清池光朗彻,一瓶一钵洗尘心。--郭昆涛题浙江乐清观音洞
兰若既清,竹林亦静;
诸天不老,大地皆春。--郭沫若题浙江舟山普陀潮音洞
青山不老,任洞前花开花落;
白鸟忘机,看天外云卷云舒。--福建福鼎蝙蝠洞
意朝太姥,犀牛宝洞照南海;
心拜观音,香山圣地即普陀。--福建福鼎犀牛洞。太姥:当地山名
三宝金身重现,云层开觉路;
诸佛玉像复光,樵谷启迷津。
--福建仙游麦斜岩。樵谷:南宋末年,名士林璧卿(别号樵谷),不肯仕元,隐居于石所山,元世祖嘉其节义,亲书"樵谷山"赐之。
鲤水澄清堪悟道;
麦斜寂静好安禅。--福建仙游麦斜岩
每庆安澜堪纵目;
时观膏雨可停骖。
--张瑞图题福建泉州弥陀岩山门,位于北郊清源山,岩周飞瀑古榕,尤为幽静佳胜。
非夸金色相;
但羡石肝肠。--界泉题福建泉州弥陀岩
碧海长城悬宝刹;
危泉峭壁涌名山。--陈家英题福建泉州弥陀岩
剑气文光冲北斗;
环山带水绕南台。--福建泉州弥陀岩。南台:南台岩,当地山峰名。
当头忽见无生相;
垂臂应提正觉人。
--界泉题福建泉州弥陀岩
北山弥陀,南无阿弥陀,派衍普陀,处处阿弥陀;
西方圣人,东有大圣人,梦忆至人,真真大圣人。
--福建泉州弥陀岩
地清真净土;
相妙证无生。--福建泉州千手岩
千年兰若留清境;
手底烟霞出翠岩。--陈泗东题福建泉州千手岩
殿外月窥松,色色全彰深船若;
堂前风听竹,声声都入大圆通。--王爱琛题题福建泉州千手岩
片石孤云窥色相;
清池皓月印禅心。
--福建泉州瑞像岩,为福建省有文可考的宋代造型艺术佳作之一。
洞内乾坤别;
山中日月长。--福建德化九公山弥勒洞
丹鼎何年鹤驭;
白云此处仙家。--福建德化九公山弥勒洞
经案有光来月照;
洞门无锁倩云封。--福建屏南禅狮岩
石壁有缘成佛土;
洞门无锁倩云封。
--福建龙海云洞岩,位于步文镇鹤鸣山,其石洞,每当天将降雨,云雾从洞中飞出,待雨霁天晴,云雾又飘回洞中,故名云洞岩。
无树非台还是佛;
枕流漱石即为禅。--颜继祖题福建龙海云洞岩
夙根有慧皆森发;
上善无声自广长。--林钎题福建龙海云洞岩
放下全无事;
提起万般生。--福建晋江南天寺摩崖佛像西方三圣像
万峰齐俯地;
千佛喜朝天。
--福建安溪达摩岩,位于长坑乡狮子峰顶,宋僧达摩曾居此,故名,林泉怪石,充满奇趣。
钟鸣处燃灯说法;
客至时煮石烹茶。
--福建安溪泰湖岩,位于长坑乡田中村,为开山惠应大师张道源和真静大师刘应等人埋骨处。现存宋、元舍利塔,耸立于殿后山坡及放生池畔。岩寺周围景色幽雅。
特地兴岩,铃振蓬中开法界;
擎天植柱,乘超岛上辟云巢。
--郭陶璋题福建南安天柱岩,位于蓬岛万安山。
群峰争拥寺;
一柱自擎天。--梁披云题福建南安天柱岩
随他起云落月;
还我立地顶天。--李道泰题福建南安天柱岩
千峰俯地拜万寿;
一柱参天戴九重。--郭瑄第题福建南安天柱岩
柱峰出自蓬岛,凌霄灿斗,屹尔长存,疑女娲炼石五色,多有补天之事;
师派源于曹溪,振锡传灯,起焉早悟,讶达摩面壁九年,可无成佛之劳。
--郭瑄第题福建南安天柱岩
幻境自浑沌辟开,前无古、后无今,爱霞石云居,才消得白鹤常来、青山不老;
妙想是波涛活泼,潭有声、月有影,指醴州纵啸,又骇将六鳌欲立、五岳皆摇。
--罗维叶题湖南湘潭观音岩
洞口开自那年,吞不尽潇湘奇气;
岩腹藏些何物,怕莫是今古牢骚。--董仙果题湖南株洲空灵寺空灵洞
观摩三千世界,因缘未卜狮头白;
音绕百尺楼台,慈航普渡岩殿新。--谭全刚题湖南永兴观音岩
石破天惊,启迪愚顽禅一指;
慧通宗衔,遗留胜迹话千秋。--董舒题湖北黄梅五祖寺授法洞
法性妙玄,明镜菩提无一物;
洞天别致,清潭皓月结双邻。--叶树芬题湖北黄梅五祖寺授法洞
菩提非树,明镜非台,莫待棒喝才走;
语火是灯,即心是佛,早该鞭影而行。--黎海云题湖北黄梅五祖寺授法洞
九朝不改青山色;
百洞斧凿佛像尊。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工程浩大,令人叹为观止。大佛刀法娴熟,端庄矜持,形神兼备,雕刻艺术极高。书法古朴平实,笔力挫重。
瓶中甘露,遍沾滋沫土;
座上佳儿,普锡荫黎城。
--河南浚县朝阳洞,位于大坯山。沫土:卫辉一带地区。黎城:即浚县。
优昙钵华开,香遍大千世界,各证无色界;
菩提宝树长,枝引巨万人天,同归兜率天。--河南浚县朝阳洞
凿破浑沌,别幻出七宝山庄严妙相;
烧残劫烬,常存留千佛洞自在法身。--程淓题河南浚县千佛洞石窟
石不能言,逢人点化;
泉堪种寿,活世源流。--广东潮阳石泉岩石龙泉
石泉泉石,泉出灵石;
山岩岩山,岩立名山。--广东潮阳石泉岩二洞门
积善千秋成佛法;
慈悲万载为神圣。--广东珠海观音洞
山异石尤异;
洞奇心更奇。--广西贺县观音洞
古洞云保留客住;
空门月满听僧敲。--孙清彦题贵州织金慈云洞
户外有崇山峻岭;
何时无明月清风。
--释元正题贵州普定玉真山摩岩弥勒像
华严楼阁;
福地洞天。--贵州安顺华严洞
一壑藏幽境;
群山绕梵宫。--贵州安顺华严洞
风铎传空谷;
松铙落梵音。--贵州安顺华严洞
刻赏兴从闲处得;
留题句自静中来。--贵州安顺华严洞
森然石室千层胜;
庶使鸿蒙一窍开。--贵州安顺华严洞
时出云烟铺下界;
夜来钟碧彻诸天。--李棠阶题云南昆明罗汉崖
海立云垂,到此间殊非凡境;
岩高径曲,至其上亦是洞天。--云南昆明普陀崖
仰笑宛离天尺五;
凭临恰在水中央。
--张恩题云南昆明慈云洞,存有道光年间所立《重修慈云洞吴道士功行碑记》。
槛外开明镜,坐定时如临弱水;
崖半起祥云,到此者宛游蓬莱。--云南昆明慈云洞
佛地锁星桥,疑是南海泽畔;
洞天擘石阁,居然普陀崖中。--郝亮题云南昆明慈云洞
金石现普陀,将五百里滇池都归佛海;
援人登彼岸,愿一千度圣手尽化慈航。--云南昆明慈云洞
石室著灵宗,昆海无殊南海;
天人瞻法像,华山即是香山。--云南昆明慈云洞
慈悲中降一点甘露,结成聪明子;
感应处洒三千净水,生就智慧花。--云南昆明慈云洞
洞外云舒霞卷;
海中日往月来。--李昔题云南昆明慈云洞
众生是有缘而来,切莫宝山空手;
我佛本无法可说,何须顽石点头。
--赵藩题云南剑川石窟,雕刻精细,形象生动,内容独特。
经书传贝叶;
潭水净昙花。--任有龄题云南剑川石窟
花含金山紫;
云连雪岳青。--杨慎题云南剑川石窟
石鳞风动甲;
苔鬣水浮香。--杨慎、李元阳题云南剑川石窟
云窦参差见;
花龛窈窕开。--吴懋题云南剑川石窟
清辉应蕴玉;
空响若闻声。--马卿题云南剑川石窟
岩古石输发;
漏寒峰乞衣。--孙桐题云南剑川石窟
云断香生石;
云归翠立松。--孙桐题云南剑川石窟
路折山环翠;
泉流石喷香。--施昱题云南剑川石窟
竹覆普陀岸;
梅遮大梵宫。--赵炳龙题云南剑川石窟
烟中孤岛没;
林外一峰高。--赵炳龙题云南剑川石窟
云飞疑石走;
霞敛觉山空。--赵炳龙题云南剑川石窟
落花悄无语;
老树自有心。--赵炳龙题云南剑川石窟
亭亭皓月清迎席;
寂寂寒梅香入屏。--赵炳龙题云南剑川石窟
鸟归松舍外;
人语竹林西。--大错题云南剑川石窟
养和身自健;
习静境相忘。--木青题云南剑川石窟
云心回无往;
石色看来奇。--李元阳题云南剑川石窟
石宝云霞春后丽;
赏池莺燕雨余多。--李元阳题云南剑川石窟
高岩有洞昼长闭;
深谷无人花自开。--李元阳题云南剑川石窟
孤寒彻骨香逾烈;
闲寂无言意转真。--李元阳题云南剑川石窟
三径花深惟鸟度;
百年地回见君来。--李元阳题云南剑川石窟
人从萝径寻幽寺;
僧占名山起绀楼。--马继龙题云南剑川石窟
山静云封香刹古;
岩空水拥石钟鸣。--中锋题云南剑川石窟
石钟寺老传灵迹;
阴洞灯残照劫灰。--大错题云南剑川石窟
巨壑晓风摇碧动;
远峰晴日送青来。--朱克瀛题云南剑川石窟
乱竹深藏青草径;
一亭枕在白云隈。--如一题云南剑川石窟
青山欲向樽前坠;
明月偏宜水上看。--闪继迪题云南剑川石窟
山色有余青黛似;
泉声风静玉锵如。--杨士云题云南剑川石窟
松径题诗招案月;
竹林把酒对南山。--缪宗周题云南剑川石窟
绝壑烟岚迷鸟道;
满岩松阴隐禅房。--古道题云南剑川石窟
襟前月泻龙门壁;
足下云封石宝阑。--段耀题云南剑川石窟
洞作钟声缘石乳;
泉通玉钵傍云香。--杨凝翠题云南剑川石窟
盘崖层叠,绿云上幕;
悬藤密箐,玉龙下驰。--徐霞客题云南剑川石窟
雪苗有骨青山瘦;
火种无烟赤土焦。--担当题云南剑川石窟
入世堑深难得脱;
登天路窄不知遥。--担当题云南剑川石窟
云散雨收,到此一时忘却;
山青水绿,还他实相严然。--担当题云南剑川石窟
穿破许多草鞋,不为行脚;
见过什么道理,便住此山。--担当题云南剑川石窟
坐却万万千千,如何折合;
到来三三两两,不用安排。--担当题云南剑川石窟
客意欣凭眺;
禅心淡去留。--周子智题云南剑川石窟
虚象流日光;
古壁照松影。--何其伟题云南剑川石窟
寂寂青阴生古壁;
霏霏翠影照孤禅。--姜际昌题云南剑川石窟
石磴藓痕来往路;
夕阳山色古今情。--胡蔚题云南剑川石窟
直引神仙留此地;
不劳宰相问何年。--张汉题云南剑川石窟
一径入天竺,缘岩攀葛绿;
三层越洞壑,登山徒林青。--赖钟俊题云南剑川石窟
穿林迷路径,乘兴酬诗句;
入寺倚轩楹,寻幽绝俗情。--李瑞棻题云南剑川石窟
太古之先,寒鸟苍苍,眼底千山碧;
白云之乡,清溪淡淡,胸中一字无。--朱昂题云南剑川石窟
清风为君扫松径;
灵泉留客洗路尘。--云南剑川石窟
向无佛处称尊宿;
恰有闲时悟上禅。--赵式铭题云南剑川石窟
朝宗志趣金沙水;
避世心期石宝山。--赵藩题云南剑川石窟
摩岩李杨原宏制;
题榜仉黄亦雅词。
--赵藩题云南剑川石窟。李杨:李元阳与杨慎。仉黄:或指仉元璐、黄道周。
南诏传游猎;
西僧罢讲经。--赵藩题云南剑川石窟
为问好游人,来何所闻,去何所见;
别有会心处,山不在高,水不在深。--赵藩题云南剑川石窟
幽径随僧入,高人期谷口;
老松肃客过,明月出林梢。--张昭麟题云南剑川石窟。谷口:喻成仙。
灵泉如醴宝峰醉;
石钟无声天下闻。--张文瀚题云南剑川石窟
万松挽雨翠;
一鸟天下青。--赵藩题云南剑川石窟
山眺晴岚里;
花看返照前。--赵琎美题云南剑川石窟
天涯多少路;
云际几番霜。--杨慎题云南剑川石窟
风起青丘树;
春迷玉洞花。--杨慎题云南剑川石窟
云漏斜晖影;
山藏古雪阴。--木公题云南剑川石窟
丹霞映翠壁;
白鸟下青芜。--李元阳题云南剑川石窟
春草随侵榻;
闲云为掩门。--李元阳题云南剑川石窟
院静苔常绿;
山空鸟自呼。--李元阳题云南剑川石窟
白云终古恋空谷;
青鸟何年下赤墀。--李元阳题云南剑川石窟
百年身世三生梦;
千古溪山一度游。--李元阳题云南剑川石窟
客知鱼动同僧饭;
钟作长吟报佛光。--李元阳题云南剑川石窟
悬石欲坠黄叶下;
禅心不共白云飞。--李元阳题云南剑川石窟
松阁月来香篆静;
苔阶客去履痕存。--李元阳题云南剑川石窟
龙气晴嘘壁;
钟声晓湿烟。--赵式铭题云南剑川石窟
亭冠池水暖;
石载佛龛尊。--赵式铭题云南剑川石窟
儒佛同归在三戒;
古今异化只一息。--赵式铭题云南剑川石窟
宝气白毫光,天阙尘氛净;
山岚银世界,烟霄草木香。--杨慎题云南剑川石窟
雁王曾献果;
蛙石解闻经。--杨慎题云南剑川石窟
甍颓惊燕雀;
窟回错龙蛇。--杨慎题云南剑川石窟
寺门秋色岭;
仙籁鹤声闻。--张辅运题云南剑川石窟
丽景层层入;
香魂处处搜。--赵琎美题云南剑川石窟
佛难辞斧凿;
钟早落尘埃。--师范题云南剑川石窟
奇花开蛱蝶;
怪石问虾蟆。--张昭麟题云南剑川石窟
此去定留山石句;
不来那结佛家缘。--张昭麟题云南剑川石窟
钟声渡水来空洞;
阁势凌空出上方。--张昭麟题云南剑川石窟
罡风临绝栈;
晴翠湿行衫。--赵宗瀚题云南剑川石窟
酒杯空世事;
水石见禅心。--唐尧官题云南剑川石窟
断岭分秋色;
高松落梵声。--朱昂题云南剑川石窟
万竿寒竹静,野鹤披云出;
一径古苔封,仙媛隔水逢。--朱昂题云南剑川石窟
密林花竹合;
古寺雨烟连。--张启贤题云南剑川石窟
深滩蛟龙吼;
乱石虎豹蹲。--许贺来题云南剑川石窟
韵随流水远;
客到白云封。--杨宝山题云南剑川石窟
鹤度松坡月;
禅衣藓壁霜。--张学懋题云南剑川石窟
岂不伟哉!宛如鬼斧神工,展开石破天惊之造化功夫,经千劫而仍然生色;
何其奇也!造此悬崖峭壁,凿出珠联璧合之琳琅宝库,历万年而分外闪光。
--张子斋题云南剑川石窟
尽底脱去胸中有;
逐一拈来何处无。--无住题云南剑川石窟
飞崖万状俯层台,观灵秀幽奇,谁云宇内无西竺;
峭壁千寻攒叠阁,睹郁葱光怪,始信人间有洞天。--高为阜题云南剑川石窟
或曰螟顽,或曰灵通,只有任人评说;
几经变故,几经浩劫,算来唯我长生。--张子斋题云南剑川石窟
大音在在普闻,石韵喧时,千声觉世;
法味人人俱足,云林开处,一钵放空。--曾学祖题云南剑川石窟
石头有庙歌千载;
南诏无初享百年。--李恪题云南剑川石窟
书藏古洞人何在;
石音空出客不闻。--李恪题云南剑川石窟
可惜尘襟忙里过;
须知岁月静中求。--马玉题云南剑川石窟
四面松涛群涧合;
三更灯火一天摇。--周钟岳题云南剑川石窟
旧刹忘年存古柏;
空阶蔽日长青苔。--王洵题云南剑川石窟
台上雨花春又暮;
楼中贝叶解无人。--赵炳光题云南剑川石窟
北窗稳睡三竿日;
南亩闲田一片云。--何邦宪题云南剑川石窟
西去云山通六诏;
北来烟水接三湘。--许湜题云南剑川石窟
地连蒙诏三千部;
岭据滇陲百二雄。--赵廷柜题云南剑川石窟
尘海客来休击磬;
松林月上或登楼。--左文臣题云南剑川石窟
松涛隔涧喧危阁;
石窍通天透落晖。--卢夔题云南剑川石窟
怪石穿云谁削玉;
寒烟钓月欲沉钩。--俞卿题云南剑川石窟
波罗树久参云立;
无量花多绕殿飞。--何邦渐题云南剑川石窟
春气酿成香世界;
水云擎出玉浮图。--如清题云南剑川石窟
春花红白满山放;
冬雪琼香遍岭飘。--何基盛题云南剑川石窟
香浮院落风初动;
影到门庭月半斜。--杨九龄题云南剑川石窟
珠窟夜光摇砥柱;
石钟寒影护仙台。--陈子宸题云南剑川石窟
萤火低随阶草度;
昙药散落梵音清。--罗星题云南剑川石窟
惊枝禽音因风坠;
隔寺钟声带月来。--周得寿题云南剑川石窟
满地松阴山径月;
一楼花影石钟灯。--傅应台题云南剑川石窟
碑留御制空陈迹;
石有仙踪起细尘。--赵炳龙题云南剑川石窟
景胜骚人留翰墨;
林深鸟迹映苍苔。--杜克仁题云南剑川石窟
问寒梅谁教先老;
与青松结个同参。--云南剑川石窟
石有形形备万象;
钟无声声彻千寻。--云南剑川石窟
钟自何时成,想当年炼石补天,女娲铸就留芳迹;
石从元始结,到今日洪钟悠谷,高僧叩破住名山。--云南剑川石窟
民歌民曲,喜从这方流去;
石窟石钟,惊问何处得来。--马福民题云南剑川石窟
石云妙窟藏瑰宝;
钟乳奇花点翠山。--黄桂枢题云南剑川石窟
怡然尊者相;
蔼若气之春。--何祖禹题云南剑川石窟华严三圣
矍铄微支杖;
清癯不染尘。--何祖禹题云南剑川石窟愁面观音
浩荡三千界;
巍峨丈六身。--赵宗瀚题云南剑川石窟明王堂
剖腹方知真性;
开口便见良心。--杨怀忠题云南剑川石窟剖腹观音
欲济苍生,我佛坦然能剖腹;
遍观世事,人间难得见真心。--欧阳杰题云南剑川石窟剖腹观音
看去慈悲,面向有情常剖腹;
得来启迪,胸怀无昧即开心。--张定题云南剑川石窟剖腹观音
名山即是仙居,难为外人道也;
游客若谈世事,当以大白浮之。--赵藩题云南剑川金华山石刻
邀来明月同观海;
锁住闲云不下山。--云南剑川金华山石刻
观察世事千秋,善恶终经吾眼;
音听祈声百遍,真虚后见尔心。--黄桂枢题云南思茅翠云观音洞
翠染仙宫洞;
云藏海底天。--黄桂枢题云南思茅翠云仙人洞
棉花绕洞天,一半烟云一半山,佛祖仙居上界;
日景移峰岭,双情岩子双情侣,男伊永恋其间。
--黄桂枢题云南景谷勐乃仙人洞
江水护奇观,龙曾潜洞洞飞龙,竹笋旁生石笋;
地宫藏异彩,景不留人人恋景,云天外有仙天。
--黄桂枢题云南景谷勐乃花仙洞
望穿千八百国,未尝合眼;
睡到十二万年,乃大翻身。--云南安宁石刻卧佛
观世无如观自在;
好心自有好儿来。--杨建屏题四川鼓水云顶寺摩崖送子观音像
孽海望援多,要展慈悲终费手;
佛航撑力少,还须指臂作帮身。--杨建屏题四川鼓水云顶寺摩崖千手观音像
摩石成形,弘扬佛法;
凌空出世,阅尽沧桑。--闻楚卿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造像千尊,如临佛界;
阅时八代,犹见弥陀。--贾菊人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大云虽废迹犹在;
毗卢常存像愈真。--田静题四川广元千佛崖。大云:当地寺名,已废。
佛不愿多而愿灵,哪管得何时何地、几窟几尊,休与他山争上下;
心当求正并求悟,固无论自在自观、如来如见,但凭慧眼识高低。
--李必才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庄严法相,数不尽巍巍弥陀,闻尽人间沧桑,只留残壁积风,且看大江东去也;
灵巧雕工,原出于默默平民,历经世道疾苦,尚刻满崖春色,休说佛法西来哉。
--梁承彦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原无悟性,素昧禅机,纵西天极乐,法相庄严,也不想去求神拜佛;
颇有闲情,深怀雅兴,因蜀道多幽,风光秀丽,却安心来赏景观山。
--钟书精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造像千尊留绝艺;
蜚声四海仰真才。--樊玉俭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几代摩崖千座佛;
半轮山月两章诗。--高同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佛国春秋,万余尊罗汉菩萨,灵眉慧眼,品章人间风貌;
艺林宝库,几多代精雕彩塑,鬼斧神工,大放历史光芒。
--毛明新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越剑阁、出雄关,临千年摩崖,细看石刻丹书,历朝诸佛;
乘清风、踏明月,上九曲栈道,领略嘉陵碧水,双锷群峰。
--李良才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断崖铭记五丁功,问云栈天梯何在,看东逐龙骧,有蜿蜒大道通秦蜀;
逝水流传干佛史,剩苏碑石窟犹存,让舸装鲸护,乘浩荡洪波到鄂湘。
--蒋焕文题四川广元千佛崖。五丁功:指秦惠王计使五丁开道灭蜀的故事。
飞阁流丹,放眼四周能脱俗;
层崖溢彩,静心一座可忘机。--赵世麟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妙哉艺匠手;
万口一声,谆谆似劝,好个菩萨心。--刘伯伦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能匠饶别才,拓出西天佛国;
名区垂胜迹,播来东土灵根。--李鸿昌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人到崖前瞻偶像;
我来山下祭雕王。--徐长鸿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睡佛龛,释迦圆寂真容在;
自焚洞,金棺火焰实况存。
--钟怀炜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倚崖看世界;
临江照佛心。--吕玉明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千佛崖头,石窟壮观绵八代;
几人胸次,灵岩彻悟识三生。--张林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阁窟玲珑,誉传八方放异彩;
佛容典雅,名号四绝焕灵光。--陈安锐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老天风雨,犹怜鬼斧神工千佛壁;
终古沧桑,不废奇观绝品两龙门。--许华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灵崖朝佛,醍醐灌顶;
巧匠献才,瑰宝生辉。--刘国源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妙谛善缘,四空三戒;
西天东土,千佛一心。--金实秋题四川广元千佛崖
文物稀珍,大业佛雕征隋祀;
浮屠罕觏,显庆壁刻证唐年。
--四川蒲江摩崖造像。大业:隋炀帝年号。显庆:唐高宗时年号。
不羡龙门夸九代;
自甘鸡树赁长秋。--杜建章题四川蒲江摩崖造像
洞开佛窟山吞月;
法护龙泉雨落花。--祝之正题四川大邑药师崖石窟
石云和梦冷;
花气逼泉香。--蔡鼎镇题四川大邑药师崖石窟
不是山、不是佛、不是物;
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四川安岳圆觉洞
客上云居山,山居云上客;
经传佛胜寺,寺胜佛传经。--姚诚、周汝森题四川安岳圆觉洞
峭壁苍崖,罗宋刻唐雕,何让龙门宝顶;
清池古洞,育灵龟寿鹤,更招抱朴希夷。
--姚诚题四川安岳圆觉洞。龙门:指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宝顶:指四川大足
摩崖造像。抱朴:指晋代着名道家葛洪,自号抱朴子。希夷:指宋代著名道家陈抟,宋太宗赐号希夷。
云霞簇拥,起万顷波澜,天工画本;
草木纷披,迎千重翡翠,地美园林。--周汝森题四川安岳圆觉洞
圆方涵万类,法雨东施,须识明阴洞阳,探奥烛微,宏宣佛理十二,证因缘慧业,成时臻正果;
觉悟启群生,慈云西渡,当思去恶从善,归真返朴,净化人心三千,开世界禅机,彻日出迷津。
--周汝森题四川安岳圆觉洞
圆为形,方也为形,圆方皆为外形,园中取方,方中再取圆,变化有何不可,不变则凝,凝则固矣;
觉有因,悟亦有因,觉悟均有内因,觉后必悟,悟后复求觉,升华自当如此,非升必降,降必堕焉。
--一石题四川安岳圆觉洞
循规曰圆,循矩曰方,当圆则圆,当方则方,或舍圆就方,或舍方就圆,圆方岂可随心变;
明事为觉,明知为悟,错觉非觉,错悟非悟,有以觉求悟,有以悟求觉,觉悟缘由阅世来。
--姚诚题四川安岳圆觉洞
乐襄盛举,看今朝真像腾辉、云居耀彩;
蔚为奇观,复昔日清池泻玉、石窟流金。
--姚鉴民题四川安岳千佛寨,亦称千佛院。
听北崖水奏瑶琴、重看鹤翥龟游,古迹庆新生,出浴晴岗开凤阙;
望南岸云横笔架、逐处莺歌燕舞,名城添胜景,长拈丽彩绣龙山。
--王体诚题四川资中重龙山北崖牌楼

字数超出最大允许值,有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