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耕生平简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6-14

张桂耕,原名张桂根,出生于1911年11月13日,上海南汇县人。在他青少年时期,正值列强欺凌中国的动荡时期,他的爱国思想在县立第三公学的学习中萌芽。一篇题为《言志》的文章中,他立下志向,决心通过学习与列强抗争,以改变中国的弱势地位。192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同济大学中学部的张桂耕,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如1925年的“五卅”惨案后,他参与散发传单和张贴标语,对帝国主义的仇恨日益加深。


1929年,张桂耕赴德留学,深感中国富强的关键在于发展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他在柏林工科大学冶金系和亚琛工科大学钢铁冶金系的学习中,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在亚琛的四年里,他投身实践,寒暑假期间在克虏伯、乐克林等钢铁厂实习,积累了宝贵经验。1934年,他以特许工程师身份回国,途经英国、瑞典和美国,视野更为开阔。


回国后,张桂耕在资源委员会钨铁厂担任工程师,抗战爆发后,他参与了钨铁厂的设备迁移工作。1939年,他调任重庆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技正,管理下属冶金企业。1940年,他担任大昌矿冶股份公司大昌铁厂厂长兼总工程师,主持设计并成功投产生铁,为抗战后方冶金工业贡献力量。1950年至1980年,他在铁合金设计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翻译和校对科技资料,推动了中国铁合金工业的发展,并参与《大百科全书·矿冶卷》等重要著作的编纂。


张桂耕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建设,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的爱国情怀体现在将个人所得捐献给抗战和儿童福利事业上。1990年7月3日,张桂耕在北京逝世,他的爱国精神和专业贡献将永远铭记。


扩展资料

张桂耕,钢铁冶金专家,中国铁合金的先驱者之一,铁合金工程设计的开拓者。他参加了中国第一座铁合金厂——江西钨铁厂的筹建;主持了中国第一座纯铁(海绵铁)厂的试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吉林铁合金厂扩建工程以及锦州铁合金厂、遵义铁合金厂等的总设计师;主持编制了《中国铁合金工业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