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式婚礼习俗打造中式婚礼的必知元素及礼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13
从古至今,传统中式婚礼的礼仪习俗就有很多,想要打造出一场原汁原味的传统中式婚礼,就一定要知晓这其中的中式婚礼习俗。

下面就带来传统的中式婚礼习俗,看看这些打造中式婚礼的必知元素及礼仪。

三书

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

聘书:订婚之书,在订婚时交换;

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

迎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三茶礼

旧时多流行于江南汉族地区,一般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

另一种特指婚礼时的三道茶仪式,即第一道百果;第二道莲子、枣子;第三道才是茶。吃的方式也有讲究:第一道、第二道是接杯之后,双手捧着,深深作揖,然后将杯子与嘴唇触碰一下,即由家人收去,第三道茶作揖后才可以饮。

传统的中式婚礼是很多人的礼仪习俗在里面的,如果新人一不小心就会把婚礼弄得四不像。下面小编就带来传统的中式婚礼习俗,看看这些打造中式婚礼的必知元素及礼仪。

六礼

是指由求婚、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分别为:

纳彩: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的出身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

纳吉:即南方家卜德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

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

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因为“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则隐含不尽之意。

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安床

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在铺上龙凤被,床上撒各种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双全,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够给新人带来好运。

闹洞房

旧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洞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凶,婚后吉祥如意。

嫁妆

女方家的嫁妆,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除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子:寓意蝴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上头

男女双方都要进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尾四条银笋尽标齐。

称红伞

1. 忌吃喜饼

喜饼是喜气的象征,分发喜饼的习俗意在分享新婚的喜悦,并将婚讯藉由喜饼传达给每一位亲友。在过大礼时,男方送来的喜饼新娘切记不可吃,由于这样就象征把自己的喜气吃了,是应该留意忌讳的。

2. 忌二次上香

很多传统家庭在嫁女之时都会在祖先或神灵供桌前告祭上香,女方除了要供奉礼饼,还要留意上香时,尽量不要将香头插歪,假如歪了,也不要将香拔出、再插一次,由于二次上香有再婚的意思,对于初婚的新人来说是不吉祥的。

3. 忌准新郎独睡婚床

新被、新枕、新床品……装扮得无懈可击的婚床,要安放至新婚夜前夕。在此过程中,切忌准新郎一个人独睡新床,由于这样有婚后孤独的寓意,非常不吉祥。假如新郎实在没有其他地方可以休息,可找一位大生肖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如生肖龙者即可。

4. 忌说“再见”

当婚礼结束亲友离往时,新人与亲友都不可以说:“再见”,由于“再见”二字有分手与离别的含义,对新婚夫妇来说,此寓意非常不好。所以在新人在送宾客时,应该以点头示意,或挥手送别即可。

5. 忌串门

新娘子蜜月里不需到亲友家串门的禁忌是自古流传下来的。由于一般人对蜜月里的新娘都有一种忌讳心理,以为是对别人不太吉祥的,这种不祥一直持续到一月之后方能消除,所以新娘子蜜月里不可串门。尤其是一些有老人在的亲友荚冬应该格外留意不要在蜜月期往造访。

6. 忌孕妇送亲

成亲之日,新娘出门时,孕妇不能相送,由于古时人们以为孕妇象征着血光,孕妇送亲会为新人带来血光之灾,所以在新娘出阁时,孕妇应该要回避。而且在新娘出门时,往往要燃放花炮,而且职员众多,场面拥挤嘈杂,空气也较为浑浊,为了孕妇的健康着想,也不应让其加进到送亲的队伍中。

7. 忌婚后三日内留宿外家

在中华传统习俗中,婚后三日新郎会陪妻子一起回外荚冬这叫“回门”。而需要留意的是“回门”当天必须在日落之前赶回夫荚冬忌夫妻一起留宿外荚冬由于人们普遍以为这样会使外家倒霉。万一因特殊原因回不了荚冬夫妻俩也应分开睡,将不祥的感觉尽量化解。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