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及时止损—清醒认识、避免“沉没成本”陷阱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在经济学中,“被打翻的牛奶”称为“沉没成本”。所谓“沉没成本”就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所做出的决定,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在现阶段内无法改变或者无法补救的现象。

不管是部分“沉没成本”还是整体“沉没成本”,都已经是无法挽回的现实。管理者如何对待“沉没成本”,将大大影响到下属的情绪,甚至影响企业的利益。


市场和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瞬息万变,投资决策上的失误也很难免。“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实践及调查结果表明,人在做决策时往往处于一种亚理性状态。所以如何避免决策失误对管理者来说才是真正的考验。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这就要求管理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避免更多的损失,甚至化被动为主动,将险境转化为企业发展机遇和动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情。比如:你买了一张非常不容易拿到的电影票,但是很不幸,外面下起瓢泼大雨。这张电影票价值50元,如果你不去看,这50元就打水漂了,变成了“沉没资本”。但是如果你选择去的话,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如:在电影院的餐饮费用,来回打车的费用以及因为大雨而消耗在路上的时间等。也就是说,您将花费更多有形和无形的成本来挽救“沉没成本”。

管理者之所以会陷入“沉没成本”的怪圈,不断的追加“错误投资”,原因主要是人们不服输,不愿面对现实的想法在作祟。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在“沉没成本”上投入更多的成本,还不如早点放弃,避免更大的损失。

(1)思维定式决策“沉没成本”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在做任何重大决定的时候,都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不管是增添新的高 科技 设备,还是新产品的开发等。

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人的脑海中总会很快浮现出一个解决方案,而大脑的潜意识总会对这一方案非常重视,因而产生思维定式。这就体现管理者在做决定的时候,不能一意孤行,垄断决定权,而应该集思广益,耐心听取大家的意见,尽量对问题作出客观有效的分析,不掺杂太多私人感情。最后,综合大家的观点,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2)安于现状“沉没成本”

很多管理者在现状面前容易乱了脚步。作为一个管理者,你的决定很有可能就是企业前进的风向标。但是每个人在利益面前都会很自然地产生一种心态:要保护自己已经到手的利益,从而不再思考是否还有更具价值的利益等待开发。如何突破现状的迷雾,带领企业创造新的辉煌,是管理者应当深思的问题。为避免掉进“现状”的陷阱,管理者应该时刻保持清醒,不忘自己的目标,随时检查自己是否陷入了“现状”的牢笼,止步不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原地踏步就等于退步,就已经具备了被现实淹没的可能。那些已经不能再跟上潮流产品和服务,那些已经落伍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那些已经残缺不全的市场意识和应变姿态,若不能随时更新,将很快丧失市场竞争力,也很有可能变成“沉没成本”。

(3)全员赞同“沉没成本”

当有一天,你发现自己不管做什么决定,周围的员工都拍手称赞时,千万不能因此沾沾自喜,要看到“所有人都赞同”背后的问题:当所有人都赞同你的观点的时候,你就应当寻找新的员工了。因为已经没有人提反对意见供你做参考,他们要么是对这份工作不够了解,要么就是安于现状,不愿意思考。你所要做的就是招聘新的成员到公司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的血液和能量。在没人反对的环境中做出错误决定的概率相当高。

“殷鉴未远,在夏后之世。”任何一项“沉没成本”的形成都不会是偶然的,其中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果处置得当,这些问题就会转为宝贵的经验,帮助管理者在以后的工作中减少犯错误、走弯路的概率。牛奶之所以会被打翻,要么是因为牛奶的放置不合适,要么是当事人太粗心......管理者要做的就是找出导致错误的原因,在不脱离实际情况和摒弃主观意识前提下,总结经验,寻找突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