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修养:讷言敏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朋友闲聊,提到一句话,你们除了会吹牛逼,还会干什么?在这你们后面其实还有三个字,我省略了,实在太不好看,也太敏感,违背了本文原意,我也是谨遵讷言敏行。现在很多人写成纳言敏行,输入时候都是出来纳,实际上是错别字。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自《论语-里仁》篇。意为夫子说:“君子的修养要尽力使自己做到话语谨慎,做事行动敏捷。”

原来对此条的解释不能体现本词条的精髓,真正的意思是:人们应该说话谨慎,因为祸从口出,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而做事情则应该干练勤奋。总之是告诫人们要少说话多做事,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应遵循的准则。

常言道:“言多必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但慎言并不是不让我们说话,而是告诉我们说话一定要谨慎。

子曰:“志有之,‘言以忠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慎辞哉。”意思是说,古书上曾记载:言论是用来表达志节的,文法修辞是用来表达言论的。假如不发言论,谁又能知道他的志节呢?假如言论没有文辞的修饰辅助,又怎么可能久远流传呢?可见言辞必须谨慎。

话是不能随便说的,话说多了肯定会有失言的时候,因此要做到当说话时就说,不该说时永远也不说。这对我们平常的言行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说话谨慎,才能不至于把话说绝,给自己不留一点余地。我们提倡的是说话要说得滴水不漏,恰到好处,少说废话,套话,但也不能谨慎到不说话。行动敏捷是说自己说过的话一定要快速承诺,不要只是玩玩嘴皮子,要多干实事。总之,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少说多做,绝对是至理名言。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喜欢锋芒毕露的人,但是缺少明明有锋芒,却又能够收放得体,敛藏适度,懂得守拙的人。

  苏东坡曾慨叹:“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曾国藩有句名言:“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句话实则:脚踏实地。

  胡适晚年曾说:“凡是有大成功的人,都是有绝顶聪明而肯作笨工夫的人。”

  这种人不张扬、不浮躁,聪明却不锋芒毕露。他们既能够做到敛起锋芒存有实力,又能够认识到自我的不足。也不会用自己的长处去较他人的短处,徒惹来别人的羡慕嫉妒恨。

  他们懂得收起自己的锋芒,却又能看到他人的锋芒,取他人之长,弥补自己真正“拙”的部分。

  守拙藏晖存在于生活的时时处处,它是一种处世智慧,更是一种尊重他人的道德素养,你有锋芒,但请不要刺伤别人。

  纳言敏行。呐于言,不是不会说,而是心头洞明。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朴守拙,不逞利口,不论人非。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为人所尊敬。

  出风头、张扬、炫耀自己,无非想让人高眼看你,多数没有任何意义,仅仅满足虚荣之心,徒害无益。

生活中要养成纳言敏行的好习惯,或许,这不仅仅只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素质与涵养的体现。

谨以此自勉,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