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第一】03:巧言令色,鲜矣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关于这一段话,时下有读者认为,如果呼应前一段有子说的“其为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那么本段话应该断句为:“巧言令色,鲜矣,仁”。那么,这段话的理解就是:巧言令色,这样的人少了,则仁。

这样断句好像也说得过去。但是,说“少一点儿某种不当的行为,就是仁”,显得界定太模糊。因为,少是少到什么程度?很难在实际执行中进行把握。这种含糊地说问题的态度,也似乎与孔子对“仁”的重视不太相符。孔子一般对什么是“仁”,什么是“不仁”,给出答案时都是比较斩钉截铁的。

就好像做父母的对一个惹自己生气的孩子说:你少让我操心就是孝顺我了。这个少让父母操心,对于孩子来说,执行起来就很难。因为少操心和多操心,更多的是由父母自己掌控的,并不在孩子这一方说了算。所以,用少一点什么就等于是什么,来界定一个重要的理想行为,不是一个好的界定方法。

因此,这个重新断句的说法,不无道理,但是,合理性更多的体现在符合语法习惯,即“矣”字结尾更常见,但是在意义理解上仍然值得探讨。

所以,我在这里仍然按照传统的释义来表述自己的理解。

不管怎么说,可以总结出一个结论,孔子是不太喜欢巧言令色之行为的。在《论语》另外的章节中也可以找到孔子对巧言令色的反感甚至斥责。

巧言,从字面上理解,是指巧妙动听的言语。孔子怎么会反感巧妙动听的言语呢?在孔子自己的教学中,就设有言语科,专门教辞令表达,子贡和宰我都是言语科的高才生。孔子有一次训斥儿子没有好好地学《诗经》,理由就是:不学诗无以言。那个年代,说话高大上,必须学好《诗经》(详见后面《论语·季氏第十六》讲解)。可见孔子是重视言辞表达的。巧妙动听不该被指责吧?

再看孟子。孟子被后人认为是最懂得孔子也最能体现孔子精神和理念的人,被尊称为“亚圣”。但是孟子就是一个善于辞令能言善辩的人,在游说各种人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巧言”。孟子绝不是因为违背孔子而被尊称为亚圣的。

可见孔子所指责的“巧言”,另有深层次的含义。在这里,我的理解是,孔子反对的是那些“别有用心、不诚恳、不实用、不合宜、做不到”的巧言。

令色,亦可按此思路去理解孔子的态度。孔子自己本身就是一位讲究仪表风度、待人和颜悦色的人,他不至于对有颜值的人心生厌恶,对笑容可掬的人嗤之以鼻吧?

我以为,孔子反对的,是那种伪善谄媚的嬉皮笑脸的人。

道不远人。我们回到普通的日常实际生活,用亲身体验来帮助自己理解孔子的话。

假如一个人,说话轻佻,卖弄,浮夸,说大话,甚至信口雌黄,我们会相信这样的人吗?我们可以相信这样的人会得势得财,但是不会信任他们的人品,也即是说我们不会认为他们是“仁”者;

假如一个人,谄媚,逢迎,嬉皮笑脸,浓妆艳抹,我们会信任他们吗?哪怕是那些面对一个面带标准职业性微笑的人,我们都可能疑惑他们是否有诚意。

因此,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孔子的这段话了。孔子并不反对“好好说话”,并不反对“仪态万千”,但是孔子非常强调“真诚”。只有巧言却没有践行或者缺乏真诚,只有令色却没有原则或者缺乏诚意,孔子是坚决反对的,这样的行为在孔子眼里就属于“不仁”!

因为这类的巧言令色的人,很少能做到行“仁”。

说到真诚与不真诚,我们还可以用“主观”和“客观”的概念来理解“巧言令色”与“仁”的关系,从“最终目的是为了谁受益”这个角度来理解为什么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者,在客观上达到了别人听着舒服看着养眼的效果,但是其主观上多是为了自己最终受益;

行“仁”,主观上为了他人受益,同时,人们祝愿好人一生平安,仁者无敌,终将受到人们的尊重。所以,客观上行“仁”者,最终自己也会受益。

所以,巧言令色,鲜矣仁。

也愿我们真诚地善待他人,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