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到底是上学辛苦还是辅导孩子写作业辛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9
 读到这段话,我立马想到了一个近来很流行的话题“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童年,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这里头透出了一种竞争与无奈。其实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今天快乐,明天也不卑微。这才是教育应有的状态。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事情,但我们成人往往把他异端化了,把学习的意义直接勾连了未来的生活。要知道很多人,今天不快乐,明天依旧卑微。
  从数字学上来说,我曾经就我校毕业生大体作了个比对。像今年初中升入高中的升学率在65%左右,也就是有35%的孩子没高中读,只能读职专、技校或者回家就业。这些孩子的成年就一定卑微吗?其次,65%的孩子升入高中,读重点本科的大约就在这些孩子的15%左右、一本的也就是在40%左右,剩下的二本、专科、高职等未必也会卑微。也就是说这个话题,很辨证的来看,今天的快乐未必明天就是卑微,今天的苦熬,未必明天就不卑微。
  我毕业教的第一级学生中,有一名很出色的孩子。初中考试老是全年级第一,最好的时候考过全区第一。上了高中,因为压力大,退学,干建筑打零工维持生活,很艰难。还有一个孩子,我当他班主任时全班第一,后来高中,最后只走了个二本。大学毕业就失业了,整天骑着一电动车搞推销,生活的很不在状态。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给老师做讲座时,曾经做过这么一个比对:第一组“傅以渐、王式丹、毕阮、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几乎没人知道是做什么的。第二组“曹雪芹、胡雪岩、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是做什么的。第一组的全部是清朝及第的状元们,第二组全是清朝科举的.落榜生。生活的卑微和灵魂的高贵,并不一定是分割的。
  作为教育来说,应该尽量规避这样的悲剧,不要让孩子牺牲了今天的快乐,换来的却是明天的卑微。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读书就是吃苦、就是苦读,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就是“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当长眠”。于是乎,各种挤、各种赶。自古以来,没有人把读书当做生命成长的需求,而是作为加官进爵、提升物质生活的撬门砖。所以说,学习的动机很关键。
  毋庸置疑,刻苦是一种品质,吃苦也是一种品质,这是一种对生命成长耐挫性的考验。但,教育不是为了吃苦,学习不应该是苦的。课程、课堂、学习活动都应该是甜的,是润泽和丰盈生命的。我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校园里“歌声、笑声、读书声”一样都不能少。
  曾经带着学生做过一个很简单的活动体验。我连续三次用同样的姿势,用力从上到下挥手,让他们看三次动作的差异。他们说无异。我告诉他们,每一次挥手都是我生命中的唯一,也是你遇见的唯一。每一刻、每一秒对于你的生命来说,都是唯一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善待当下,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每天都泡在蜜罐子里,固然将来难以成人,每天泡在苦水里,将来即使成人,其心理也一定是不健全的。所以,真正的教育,应该让孩子们既感到未来生活和竞争的压力,又要感到今天比明天更重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1-19
    有句话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辅导孩子写作业还是挺辛苦的。在自己上学的时候虽然辛苦,但是不需要跟人呕气,自己想学了就会好好学习的。辅导孩子写作业就大不相同了,首先要自己想通作业怎么做,然后想办法让孩子听得懂,然后讲给他听,一遍两遍或者很多遍。孩子听话还好,不听话就要苦口婆心做思想工作。辅导孩子写作业还是更辛苦一点的!

第3个回答  2020-11-19
辅导孩子写作业辛苦。
一是孩子的题很难,有的我要查资料。
二是孩子不听话,特别淘气,还要先和孩子做心理辅导。
三是辅导孩子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我又要忙工作、做饭、忙家务,感觉身体吃不消。
四是自己上学的时候也没人管,感觉很轻松,没有压力。
综上所述,辅导孩子写作业辛苦。
第4个回答  2020-11-19

现在的家长承担了一部分学校教育的责任,但是许多家长又不具备教育的能力。比如家长本身文化水平有限,三年级前大部分家长能辅导,批解作业;三年级后至少大部分家长不会了。比如英语,就算有的家长会,但自身水平不高,也不敢告诉孩子去读,担心把孩子教偏了。到了初中以后,家长更难!

而家长本身还有本职工作,有的还需加班,有的工作本身就累!这样长此以往,身心俱疲!

有能力的家长求助于补习班;家庭条件不好的,只能看到孩子被放弃!或者是靠孩子自己努力!

第5个回答  2020-11-19

个人感觉还是辅导孩子写作业更辛苦一些,因为你和孩子的脑回路可能不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