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与老师相处之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4
师生融洽相处,对社会有莫大的益处 。 师生能融洽相处,上课时学习气氛浓厚,学生更专心上课,成绩更好,将来就能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 。老师方面:老师对学生,千万不要太严肃 。老端出一个凶恶的模样,老板著脸,只会令学生反感,说不定还会在老师背后给他起可笑的别号呢!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的老师,才会受同学欢迎的。另外,老师也应该有耐性,不厌其烦地教导同学 ;即使自己不快的时候,也不应该发泄在同学身上。有些时候老师更要体谅一下学生的难处:老师给同学功课做时,同学有少许怨言是难免的。老师不必因此而介怀或烦恼,因为那些功课,同学最终还是要做的。如果同学有事情做错了,老师亦应该给他们机会,不应该对他们失去信心。老师应该是公正的,所以也应该赏罚分明。 要大公无私,不可以偏心。做得好的同学,应该奖赏一下,即使是一张小小的贴纸,甚至只是口头赞一两句,也可使同学信心大增;做得不好的同学,除了骂他们或罚他们外,请别忘了鼓励他们,要令他们下次做得更好,不要一错再错。学生方面:学生最应该做的,当然是做好本份 ,把每日的功课做妥,将每日所学的温习好。在老师给功课时,同学不应该只懂埋怨,应该明白老师的用心良苦。同学们辛苦,老师怎会不知道呢?无奈老师怕不给同学功课,同学会变得懒惰而荒废学业,因此老师才迫不得已要给同学功课。这一点,同学必须谅解。同学上课亦要专心 。因为如果同学不专心上课,即使老师有多大的耐性,也终有一天会忍受不住的。同学不专心上课,老师讲课时也没趣,最后只会令上课变得沉闷,对老师对同学也没有益处。总括而言,师生要相处融洽,两方面也要有所行动,任何一方面不合作也不行的。师生相处融洽,对学校,对教育事业,对社会也有益处,希望各师生都能尽力而为。 2010-11-05 19:16:39 补充: 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教育学生的成效有很深远的影响。 如果师生关系良好
上堂的气氛便好
这有助学生更易和快吸收及学习老师所教授的知识。 除了可令上堂气氛融洽
方便学生与老师沟通外
还可以令学生成绩进步。 当同学在学业上有甚么不明之处
便会不怕老师
放胆发问
从而令学生对课本的知识更能掌握
同学对内容有更深理解
最后得益的都是学生
他们会专心听课和做功课
成绩自然好。 对老师而言
学生在课堂和学习良好的表现会带动老师用心讲课和用心批改练习。 可见师生相处的好坏与学生的成绩有密切的关系。 2010-11-05 19:16:46 补充: 如何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如何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老师及学生相的处态度应该如何呢? 老师如何建立正面的友好形像呢?自古以来
中国人提倡尊师重道
老师地位之高足以上及父母
学生皆对老师既敬且畏
不敢有违老师的半句说话; 时至今日
取而代之
「亦师亦友」这种师生关系渐渐被认为是最理想的
老师给学生的形像不再是高高在上
而是和蔼可亲
师生间可无所不谈
学生亦能畅所欲言
抒发任何意见。 老师除了教授学术上的知识外
也乐意抛开长辈的身份
以朋友的身份
关怀及爱护学生
甚至教导学生做人处事的道理。 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 2010-11-05 19:18:22 补充: 如何避免破坏双方的良好关系? 如何避免破坏双方的良好关系?最基本的是学生对老师要尊敬、有礼貌
学生不应该对老师存有敌意。 老师也应尊重学生
不应作出有损学生尊的批评
例如说学生没用之类的说话。 其次
学生应多和老师沟通
增进彼此的关系
亦可以减少隔膜
令彼此知道对方的想法和所过到的困难。 老师虽然是地位较高
但不能摆架子
对学生应关心
不应经常惩罚
以免引起学生反感。 学生做错了事后
不要过份严词苛责
应了解他们犯事的原因和心态
从而引导向善。 2010-11-05 19:18:35 补充: 其次
则是互相接纳体谅、欣赏及学习
而这亦正是友情的表达
所谓亦师亦友
就是如此
而这就正是好的师生相处之道了。老师和同学应同心合力保持良好的关系
最理想的关系应是亦师亦友
双方于上课时互相尊重
于下课后则一起玩耍
增加沟通
减少不必要的误解。 总括而言
师生关系好坏不是单方面的
而是师生双方互相配合
才会有成果。古语有云: 「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师生关系果真如同父子吗?我认为师生之间最重要是存有一份情义
大前题是彼此互相尊重
作学生的固然有责任尊重老师;然而
作老师的亦应该以身作则
尊重及爱护学生
那么师生关系便会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