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的诗句

就是冬天的一些古代的诗句!

第1个回答  2010-11-19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注释】:
这首诗用极其凝炼的诗笔,描画出一幅以旅客暮夜投宿、山家风雪人归为素材的寒山夜宿图。诗是按时间顺序写下来的。首句写旅客薄暮在山路上行进时所感,次句写到达投宿人家时所见,后两句写入夜后在投宿人家所闻。每句诗都构成一个独立的画面,而又彼此连属。诗中有画,画外见情。

诗的开端,以「日暮苍山远」五个字勾画出一个暮色苍茫、山路漫长的画面。诗句中并没有明写人物,直抒情思,但使读者感到其人呼之欲出,其情浮现纸上。这里,点活画面、托出诗境的是一个「远」字。它给人以暗示,引人去想象。从这一个字,读者自会想见有人在暮色来临的山路上行进,并推知他的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接下来,诗的次句使读者的视线跟随这位行人,沿着这条山路投向借宿人家。天寒白屋贫」是对这户人家的写照;而一个「贫」字,应当是从遥遥望见茅屋到叩门入室后形成的印象。上句在「苍山远」前先写「日暮」,这句则在「白屋贫」前先写「天寒」,都是增多诗句层次、加重诗句分量的写法。漫长的山路,本来已经使人感到行程遥远,又眼看日暮,就更觉得遥远;简陋的茅屋,本来已经使人感到境况贫穷,再时逢寒冬,就更显出贫穷。而联系上下句看,这一句里的「天寒」两字,还有其承上启下作用。承上,是进一步渲染日暮路遥的行色;启下,是作为夜来风雪的伏笔。

这前两句诗,合起来只用了十个字,已经把山行和投宿的情景写得神完气足了。后两句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写的是借宿山家以后的事。在用字上,「柴门」上承「白屋」,「风雪」遥承「天寒」,而「夜」则与「日暮」衔接。这样,从整首诗来说,虽然下半首另外开辟了一个诗境,却又与上半首紧紧相扣,不使读者感到上下脱节。但这里,在承接中又有跳越。看来,「闻犬吠」既在夜间,山行劳累的旅人多半已经就寝;而从暮色苍茫到黑夜来临,从寒气侵人到风雪交作,从进入茅屋到安顿就寝,中间有一段时间,也应当有一些可以描写的事物,可是诗笔跳过了这段时间,略去了一些情节,既使诗篇显得格外精炼,也使承接显得更加紧凑。诗人在取舍之间是费了一番斟酌的。如果不下这番剪裁的功夫,也许下半首诗应当进一步描写借宿人家境况的萧条,写山居的荒凉和环境的静寂,或写夜间风雪的来临,再不然,也可以写自己的孤寂旅况和投宿后静夜所思。但诗人撇开这些不去写,出人意外地展现了一个在万籁俱寂中忽见喧闹的犬吠人归的场面。这就在尺幅中显示变化,给人以平地上突现奇峰之感。

就写作角度而言,前半首诗是从所见之景着墨,后半首诗则是从所闻之声下笔的。因为,既然夜已来临,人已就寝,就不可能再写所见,只可能写所闻了。「柴门」句写的应是黑夜中、卧榻上听到的院内动静;「风雪」句应也不是眼见,而是耳闻,是因听到各种声音而知道风雪中有人归来。这里,只写「闻犬吠」,可能因为这是最先打破静夜之声,也是最先入耳之声,而实际听到的当然不只是犬吠声,应当还有风雪声、叩门声、柴门启闭声、家人回答声,等等。这些声音交织成一片,尽管借宿之人不在院内,未曾目睹,但从这一片嘈杂的声音足以构想出一幅风雪人归的画面。

诗写到这里,含意不伸,戛然而止,没有多费笔墨去说明倾听这些声音、构想 这幅画面的借宿之人的感想,但从中透露的山居荒寒之感,由此触发的旅人静夜之情,都不言自见,可想而知了。
第2个回答  2010-11-29
冬,1、《子夜冬歌》【唐】崔国辅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冬至夜怀湘灵》【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8、《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11、《初冬夜饮》【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12、《冬夜送人》【唐】贾岛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13、《穷冬曲江闲步》【唐】裴夷直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

14、《冬郊行望》【唐】王勃
桂密岩花白,梨疏树叶红。江皋寒望尽,归念断征篷。

15、《冬夜即事》【唐】吕温
百忧攒心起复卧,夜长耿耿不可过。
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

16、《冬日观早朝》【唐】施肩吾
紫烟捧日炉香动,万马千车踏新冻。
绣衣年少朝欲归,美人犹在青楼梦。

17、《初冬旅游》【唐】王建
远投人宿趁房迟,僮仆伤寒马亦饥。
为客悠悠十月尽,庄头栽竹已过时。

18、《初冬偶作》【唐】皮日休
豹皮茵下百余钱,刘堕闲沽尽醉眠。
酒病校来无一事,鹤亡松老似经年。

19、《冬柳》【唐】陆龟蒙
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
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

20、《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唐】唐彦谦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21、《冬
第3个回答  2010-11-28
冬雪

又是一个寒夜
又是一次飘雪
轻柔的雪花在晚风中悄悄绽放
虽然清冷
虽然无声
却依稀是着暖暖的温情
从我的指尖
涌向你的心间

孤飞一片雪。 百里见秋毫
月晦寒食天,天阴夜飞雪。连宵复竟日,浩浩殊未歇。 大似落鹅毛,密如飘玉屑。

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作者是岑参,出自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冬来三度雪,农者欢岁稔。
我麦根已濡,各得在仓廪。
天寒未能起,孺子惊人寝。
云有山客来,篮中见冬蕈。
烧柴为温酒,煮鳜为作 。
客亦爱杯樽,思君共杯饮。
所嗟山路闲,时节寒又甚。
不能苦相邀,兴尽还就枕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陌路上,北风凛冽。孤旅途,不敢稍歇。大地旷野,瑟瑟败草枯枝,香魂灭。唯剩麦垅,整整齐齐排列。飘飘翻飞雪,应是九天,琼花凋谢。举目望山川,尽著素妆,披盖茫茫一色,渐厚重,层层叠叠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寒江近户漫游声,竹影临窗乱月明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涯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清冬见远山,积雪凝苍翠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架炭车碾冰澈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已讶衾枕寒,时闻折竹声。

问刘十九---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去年今日无人语,今宵人语问何年?
寒冬何故多心事?壹线飞牵大洋边。 春回几度花落去,夏过秋来音.....
第4个回答  2010-11-25
11、《冬夜答客》【唐】鲍溶
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学耕不逢年,稂莠败黍禾。岂唯亲宾散,鸟鼠移巢窠。
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
第5个回答  2010-11-27
、《子夜冬歌》【唐】崔国辅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3、《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7、《冬至夜怀湘灵》【唐】白居易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8、《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冬夕》【唐】岑参
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
泽国龙蛇冻不伸,南山瘦柏消残翠。

11、《初冬夜饮》【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12、《冬夜送人》【唐】贾岛
平明走马上村桥,花落梅溪雪未消。
日短天寒愁送客,楚山无限路迢迢。

13、《穷冬曲江闲步》【唐】裴夷直
雪尽南坡雁北飞,草根春意胜春晖。
曲江永日无人到,独绕寒池又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