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梵高和安徒生,却不知道他:《不畏风雨》及其作者宫泽贤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1
宫泽贤治《不畏风雨》中文版徐徐摊开,面对奥斯卡短篇动画奖提名获得者山村浩二清山风一般的绘图,我的激动难以言表。

我是宫泽贤治的粉丝,十年前第一次读到《不畏风雨》的日本版,便一见倾心,恨不得把它刻在我的桌子角上。但是贤治的书中文版真是太少,近几年新出版除了这本《不畏风雨》只有2013年的童话集《银河铁道之夜》。除此之外都是90年代及90年代之前出版的或中日双语童话集,大多是作为儿童读物或作为学习日语的素材。

国内读者对宫泽贤治不太熟悉,甚至听说过他名字的都不多。宫泽贤治在日本被称为家喻户晓是当之无愧的,不仅《不畏风雨》被收录在课本中,而其童话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广受喜爱。

毫不夸张地说,日本近现代很多艺术家都是读着宫泽贤治的童话长大的。 比如 宫崎骏 对贤治很是推崇,吉卜力工作室曾做过一部《大提琴手高修》纪念贤治,宫崎骏在《千与千寻》中参考了贤治在《银河铁道之夜》中描绘的场景。近现代童话作家 安房直子 也非常推崇贤治的童话并受其影响。

日本国民到底有多喜欢贤治?2016年是宫泽贤治诞辰120周年,日本专门成立了宫泽贤治诞辰120周年纪念事务执行委员会,在以宫泽贤治家乡花卷市为首的全国范围内具备了大量纪念贤治的文化活动。其中包括第4届国际研究大会、贤治祭、宫泽贤治的童话村灯光展等。宫泽贤治120周年纪念期间,位于宫泽家乡岩手县花卷市的宫泽贤治纪念馆还具备了三个特别展,其中一个就是“不畏风雨日记”实物展。在宫泽贤治120周年的官方网站上,还看到2017年2月4日将于花卷市举办《不畏风雨》全国朗诵大会。

宫泽贤治一生只活了37岁,留存的作品并不多,其代表作《不畏风雨》只有短短31行。其人与其作品为何如此受到日本国民追捧,并被众多学者研究?

当我们以这首《不畏风雨》做引子,了解贤治一生的追求和精神后,便不会对日本的“贤治热”觉得意外。

宫泽贤治生于1896年,是家中长子。父亲是当地净土宗佛教团体的召集人,家中经营有旧衣店生意。贤治小学时成绩优秀,全部科目为甲等,并热衷矿物采集、标本制作。升入中学时,祖父以商人之子要继承家业为由,不主张他继续求学,在父亲的劝说下贤治才得以升学。但是,对家中生意的厌恶和对未来的悲观使他的成绩一落千丈。

《不畏风雨》中一句“有一个结实的身体”,表达了贤治对身体健康的追求。遗憾的是,实际上贤治一生身体并不好。6岁时因为痢疾两次住院,父亲为了照顾他也感染了肠炎,从此一生肠胃不好。18岁时,住院接受鼻炎手术,手术后高烧不退,疑似发疹伤寒,5月再次入院。这次照料他的父亲,再次被感染住院。为了父亲两次照顾自己都导致病倒一事,贤治感到十分自责。 1918年6月检查出肋膜炎。1919年检查出肺炎。1928年积劳成疾、卧床不起,1933年因急性肺炎病故。川端康成因为一生参加葬礼多,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 我觉得贤治简直可以被称为“病床上的名人”了。

在一个人身上,病痛和清贫往往是孪生兄弟。艺术和理想的背后,都需要经济供养的,贤治的追求让我联想到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几个代表人物又恰恰是小资产阶级家庭出身。与小官吏家庭的夏目漱石、没落贵族的三岛由纪夫、地主土豪之家的太宰治比起来,贤治的岩手县乡村的小商户家庭就显得颇为寒酸了。而且他从25岁开始先后两次离家出走,渴望经济独立。第一次不到一年因妹妹病重返家,26岁时开始做农业学校的老师。这份工作的工资80日元,用来购买唱片、书籍、食物。四年后的30岁他再次辞职离家,搬到下根子樱独居自炊。此后,他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对农业的改良和对当地农民农业技术的指导,还曾在绵延难愈的肺病略好期间到碎石场做过技师,始终辛劳潦倒。

贤治的一生经历与同样只活了37岁的梵高有许多相似之处,受宗教影响大、关心劳动人民、在世时得不到认可。 贤治曾把童话投稿到东京的杂志,甚至二流杂志,却只有零星几篇得以刊发,其他大多无人问津或者要自掏腰包出版。其生前唯一公开发行的童话集《要求繁多的餐馆》出版时,盛冈高等农林学校的学弟近森善一和及川四郎跑前跑后,为其自筹出版费用没有一句怨言。印刷出的1000本作品却完全卖不动,宫泽贤治向父亲借了300日元买了200本。第二年,铃木三重吉(夏目漱石的弟子)在其担任主编的《赤鸟》杂志上为这本童话集免费刊登了一则整版广告。贤治将书稿投给《赤鸟》时,铃木三重吉曾拒绝他,后来却出人意料的拿出一版为其做广告,很难说铃木的举动是出于对这位后辈作家的认可,还是包含同情的色彩。

就是在这样贫病交加的短暂一生中,贤治身体躬行地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在全世界没有获得幸福之前 ,是不能有个人幸福的 ”, “寻求世界的真正幸福即是我的求道之路 ”。

贤治一生的三分之一时间与农业有关,尤其是30岁之后至生命结束,一直致力于改善农业、帮助农民,即使在病榻上也没有放弃。《不畏风雨》中“东边有孩子生病,就去看护照顾。西边有母亲劳累,就去帮她扛起稻束。南边有人垂危,就去告诉他莫要怕。北边有争吵或冲突,就去说这很无聊请停止。” 没有一句诳言,乃是他真实生活的写照。

贤治家乡花卷所属的岩手县是个多灾多难的地区,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就是重灾区。在贤治出生前后,岩手县曾发生两次大的自然灾害,三陆地震海啸和陆羽地震。其弟弟清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这正暗示了哥哥贤治一生充满苦难的的道路:为风雨天气操心,祈祷一切生物的幸福,不断燃烧善意的一生。”

很多日本国民认为贤治的早亡是因为奉献与操劳,是“圣贤”、“菩萨”,其形象在去世后被神格化了。 我在日本的论坛上就看到有网友留言写到“贤治出生前是菩萨,死后亦是菩萨”。

尤其是关于其资料较少的青少年时代,更是有很多神化的轶事流传。随手摘录几则:

小学时代,一个穿红色衬衫的同年级学生被戏弄。宫泽贤治闯入人群说,我也穿红色衣服,你们来欺负我吧;玩翁仔标(一种纸牌游戏)时,一个同伴因为追翁仔标被马车撞倒出血了,贤治帮他用嘴吸出血的手;一个学生因为恶作剧被罚端着茶碗在走廊里罚站。路过走廊的贤治说,“太过分了,很累吧”,说着替他把那碗水喝干了。

还有一则是贤治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四个小学生被丰泽川的水流抽走,其中两人被淹死。当时河边灯火通明,在桥上注视的人围得水泄不通。贤治听说有同年级的学生被冲走了也赶到现场。读过《银河铁道之夜》的一定对这个场景不陌生。

菩萨转世的说法当然不足为信,不过 贤治确实受《法华经》影响颇深,其世界观有很强的佛教倾向。 不仅对人类饱含善意,贤治信奉大自然中一切生灵平等。卢梭三十岁时走进瓦尔登湖,宫泽贤治也正是三十岁时辞掉老师的工作,到乡村独居。

健康的条件和长期食素对他的肉体不能不说是一种危害,却给予了他的精神庇护和滋养。其许多作品中的主人公都不是人类,而是猫、夜鹰等大自然的动植物,甚至“雪童子”这种拟人化的自然气象。在童话集《要求繁多的餐馆》序言中,贤治写到:“我们即使没有足够的冰糖 , 却能够喝到纯净透明的清风和早晨桃色的美丽阳光 。我在田野和森林中 , 经常看见破旧不堪的衣服变成最美丽的绫罗和镶嵌着宝石的衣服 。” 贤治在艰苦田野生活中的自得其乐可见一斑。

至于贤治为什么不写小说只写童话,梅原猛的评价是 : “贤治并非写不了小说才来写诗和童话的 。 他写诗和童话是出自自己世界观的必然。对他来说, 显然动物、植物、山川都和人类同样具有永恒的生命 。揭示这些生命的真相 、便没有必要采取仅只描写人类世界的小说这一形式 ... ...在童话中 , 动物与人类具有对等的意义 。 这里描写的是动物与人类所拥有的共同的生命的命运 。 贤治并不想以童话来讽刺人类世界 , 改良人类世界 , 而是以童话揭示人类应该怎样与动物等天地自然的生命立于亲爱的关系上。 ”

其实比起神化的宫泽贤治,我同样喜欢作为一个人活过的宫泽贤治。神性与人性共同存在于一个人身上,这样的人不仅可敬,而且可亲。

宫泽贤治奉行独身主义,他劝告友人藤原嘉藤治“纵欲是一种自杀,那样的人可没法好好工作。”曾有人在某天清晨撞见他,原来为了克服欲望,他在岩手县外山牧场彻夜散步。在做农校教员时代,贤治也被安排了相亲,父母催促他结婚,对此贤治拒不接受。

有人说宫泽贤治终生是处男,但也有他曾光顾花街柳巷的传闻,真相不得而知。不过晚期被其好友森荘已池(后来著有许多关于贤治及其作品的文章)问到禁欲一事,贤治的回答是“全都白费了”“也想像写自然一样写色情”。由此可见,这位作家也并非不近人情。

18岁那次住院期间,贤治曾与一位护士相爱,出院后向父母提出结婚的请求,被父母以“太年轻”为由拒绝。这个“恋人”只是一段青春的轶事,而另一位“恋人”对其作品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在盛冈高等农林学校的时候,贤治与学弟保坂嘉内关系甚为亲密,彼此以“恋人”相称,互相所写书信也情感炽烈、宛如恋人一般。保坂嘉内对贤治的影响很大。读书期间,贤治和保坂嘉内曾一起登山旅行,当时贤治写下了《月夜下的电线杆》等短诗。有研究者认为《银河铁道之夜》的一些素材来自贤治和保坂嘉内登山并彻夜长谈的经历,如果说《银河铁道之夜》中登场人物乔班尼是贤治自己的话,柯贝内拉就是保坂嘉内。

此外,要理解贤治作品的现实原型,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贤治的妹妹敏子。25岁时,离家出走的贤治就是因为敏子患病的消息,才返回家乡,并找了一份教师工作的。第二年敏子去世了,葬礼上贤治一边用火箸梳理骸骨上散乱的头发,一边痛苦地呼唤着“敏子、敏子”。此后,他还写下很多悼念敏子的诗篇。

在日本作家中,宫泽贤治很异类,或者说他很不像作家。与他同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正时代的其他作家,大多在东京受过良好而正统的教育,而且多是外文专业毕业。比如1892年出生的芥川龙之介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1909年出生的太宰治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文专业的。

拿宫泽贤治和这些正统文学大家对比不适当也不公平。就连其他略晚于贤治时代的童话家也都有不错的教育背景。小川未明是东京专门学校(早稲田大学前身)英文专业毕业,毕业后在早稲田文学社工作。新美南吉毕业于东京外国语学校英语部。值得一提的是,人们也常把新美南吉常和宫泽贤治对比提及,因为二者都是地方教师、早亡、童话家,有“北贤治、南南吉”的说法。

由于成长背景的不同,在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大多可以看到受到西方作家的影响。而 对贤治影响比较大的是安徒生和写《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卡洛儿 。可以说,贤治的文学创作是将自然、乡土、佛教的共同影响和滋养下,自发的、浑然天成的。可见,贤治生前得不到认可倒也并非偶然,或许在当时的主流文学视角看来,贤治只是个搞农业却写童话的乡野村夫、傻瓜。

就是这个身处远离东京的穷乡僻壤、从未受过正式文学和外文教育、只活了37岁的青年,却写下来流传百年的童话和诗歌。那理想主义与自我牺牲的短暂生命、孩童梦境一般奇幻纯粹的想象力,让人不得不欣赏和惊叹。所以, 如果你知道梵高和安徒生,就不能不知道他——“不畏风雨”的宫泽贤治。

(本文很多内容翻译自日本wiki,如有错误请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