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逐渐疏远的朋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08-11

其实我们所有的朋友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都可以起到很多关键性的作用,所以这个时候呢?我们对待这些渐渐疏远的朋友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家常联系。而且彼此之间呢,应该是有机会能多走动。在彼此可以沟通的情况下。常打电话。不要生疏了,彼此。和我的想法相同,就采纳吧!

第2个回答  2020-08-1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是朋友亦或是恋人,在没有正面冲突的情况下,人一旦想要离开对方,就会选择慢慢疏远。先是聊天敷衍,再是不肯见面,最后顺理成章地断绝往来。

人生中的很多人和事,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不需要再惋惜,再纠结,甚至再回忆。就像坐公交车一样,每一站都有人上,也有人下,能陪你走到最后的其实只有司机(家人)。



每疏远一批朋友,往往也意味着你认识了另外一批朋友。你不能永远只活在过去,要对未来可能认识的人,始终抱着开放和积极的态度。

第3个回答  2020-08-11
我们该如何对待逐渐疏远的朋友?当我们面对这样一个拷问时,我最先想到的,便是自问:哪些是朋友?我来北京近三年,说实话,来得时候独自一人,无亲无故无朋友,面对这个“大”城市,我想我所能做的,就是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然后怀抱真诚,尽可能地去结交朋友。随着时间地推移,工作的推进,认识了一波又一波的同事,结识了有着共同趣好的人,也联系到了久违的高中同学、大学同学,追过女孩,见过大咖,看似有一堆“朋友”。但实际上,或许仅仅是我个人原因,我一直期盼地那种真正的朋友关系,却鲜有存在,至少,当我去审视自己所谓的朋友时,我发现,我们更多的,只是“朋友圈”——偶尔点赞,偶尔评论,偶尔发个微信简短聊几句,偶尔约在一起吃一顿饭,然后,继续在“朋友圈”里“亲密”的互动。尴尬的是,有时候,“朋友圈”的互动也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疏远,然后彻底成为观望。也许是我不擅于经营人情关系,也许是我的魅力太过寡淡,也许是我投入的精力还不够,也许,这就是当下社交的真实状况:朋友不在朋友圈。所以我十分珍惜我那些真正的朋友:我的表亲尽管不能称朋道友,却因为有亲情在,血浓于水,平时不联系,有事在一起,不会有太多犹豫;我的儿时伙伴尽管不能称兄道弟,却因为彼此制造过最好的童年记忆,再久没见,也一见如故;我的大学朋友,参加工作后认识的朋友,或许难得一见,但内心里记得,会很懂得什么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曾经因为觉得身边经常玩的人并不把我当朋友而困惑,自省自己的原因,还一度找一些前辈交流,他们都告诉我,其实人的一生,真正的朋友不在多,有那么几个,就足够了。我深以为然,在这个社交愈加信息化,友谊愈加场面化的时代,我们苛求什么呢?因此,当我回到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想起来贾樟柯的那段演讲,想起来自己的那些表亲、伙伴、朋友等等,他们的确不乏逐渐变得疏远的人,这很正常。生活的本质,有时候就包含了这样的远近取舍。但我要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不愿意用“取舍”或者”随他去吧“这样的方式来对待,我更愿意用这四个字去应对:不要忘记。是啊,我们成长过程里,总是要认识很多的人,又陌生很多的人,人来人往中,我们的人生由此变得丰富,甚至多彩。当我们不得不面临有些朋友逐渐变得疏远这样的很实际的问题时,去对待那些朋友的最佳方式,就是不要忘记。
第4个回答  2020-08-11
朋友之间逐渐疏远是不同原因造成:一是对方身份、地位、待遇、知识、财富、视野等等提高了,比如成为公务员、硕士或博士、成为私企老板、有车有房的成功人士等,他随着地位身份财富的提高,看不起以前各方面没有什么起色的朋友,故意疏远曾经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是他曾经的朋友,最好对他敬而远之,不必讨好他,他就是势利小人。如果是因为朋友之间由于成家立业,埋头工作和家务等没空联系而逐渐疏远,那有事(比如参加校庆之类活动)还是要去通知他,他要是愿意的话,一年半载可以聚一下,设法维持过去的朋友关系,他如果不愿意参加同学或朋友聚会,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即便将来跟他越来越疏远,那也没办法。总而言之,对由于身份地位改变而故意疏远你的朋友,不必去联系,将来形同陌路也没关系。对由于工作繁忙等客观原因造成疏远的朋友,在尊重对方意愿的情况下,有空可以聚一聚,维持朋友之情。自己尽量不要去疏远朋友,能维持朋友关系的尽量都要去维持。
第5个回答  2020-08-11
朋友逐渐疏远有很多原因,如果是志向已不再相投,则顺其自然,不必勉强。如果是生活地域不同或者是工作变动交集变少,则在不打扰的情况下定期问候就好,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即使不能经常相处,但只要双方有着共同的志趣,有着彼此牵挂的心,即使疏远也不会真正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