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有寒暑假,却还嫌累,为什么?

如题所述

许多人觉得教师的职业有寒暑假,所以应该感到轻松才对,却还嫌累,觉得不太理解。

其实,教师的职业的确很辛苦的。

因为教师的职业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划分,即使下班了也要备课准备讲义判作业等等。

即使放寒暑假了,也同样是要备课进修等等。尤其是线上教学开展后,上课备课统计体温上报等,真的感觉没有假期一样。

每一份职业都有背后的辛苦付出,都值得尊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5

答:教师虽然有寒暑假,但是在不放假的工作日内,老师需要时时刻刻保持与学生联系。同时教师也需要在晚上的时候批改作业到深夜,还需要为学生的课堂做准备。确实是一个很累的工作,但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

第2个回答  2020-10-05
教师有寒暑假还嫌累,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的工作周期短,休息归休息的咱工作是工作的,像咱们,一年365天除了法定节假日之外每天都在工作,但是咱们的工作量是平摊的,而教师却不同,寒暑假加在一起,四个月时间过去了,那么,一年剩下的时间是多少呢。
其实一年剩下来的时间只有八个月时间,而这八个月时间里面要分出每个学期上学期和下学期各四个月的时间,那么这四个月里面要教授至少一个班,30个孩子的各种。学习的知识,例如语文数学外语政治高数等等等等,还要考虑他们的分数升学率还有自己的教授的一个资质评定问题。

换而言之,他们是把一年365天的工作量全都转换成了两个部分,分别转换成了。四个月的时间里面要去完成,所以这是完全的压缩工作量,而且每天睁开眼睛以后要去备课,要去上学,然后下了班以后还要去准备转天的东西,他们在在这四个月时间里面是完全没有休息的,所以累是必然的。
第3个回答  2020-10-05
教师累与寒暑假没有关系。
1教师累是每天工作时间长工作多,管理学生,备课,批改作业。需要大量时间。一些教师常常像学生一样工作到深夜。累!
2寒暑假对于一些学校,并不等于全部放假,有些学校会有各种活动,培训。
3集中寒暑假休息,并不能解决平时的工作强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0-05

就教师群体而言,往往是那些刚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更容易感到累,这些教师有“年轻”做资本,从体能角度看有绝对的优势。他们更愿意,也最容易动用“蛮力”,也最容易感到“累”。教得久一些的老教师反而容易从教学中找到幸福和快乐来。

认真研究一下真正让老师们感到“累”的工作,我们不难发现,“累”的背后常常是无意义、无价值。

其实,教学中的许多工作都会像累人的作业那样成为让学生感到苦,教师感到累的事情。逃出这种恶循环的途径只有一条,那便是教师千万不能把教学当体力活。

一定要用思考取代“蛮力”。不把教学当体力活儿,首先要学会把那些让自己感到“累”的工作抽取出来加以分析,用心去研究。只有真正把脑力劳动当脑力劳动去做了,蛮干带来的“累”才会消散。

“累”归根到底是教师成长中的烦恼。新课改指出教师成长途径有三条,一是自我反思,二是同伴互助,三是专业引领。这三条途径都可以消解我们成长中的烦恼。

原因二: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

老师的收入不高。尤其,是在最近加过工资后。这是一次神奇的加工资经历,许多老师千盼万盼的,终于盼来了“见证奇迹的时刻”。

当然,老师的工资也算不得太低。但是就如我以前说过,一个职业的收入水平其实是很能反映社会对这个行业的重视程度的。

一个人的收入,是和一个人的支出挂钩的。老师们的收入,在一线城市,如果需要买房、育儿的话,其实并不算宽裕。大多数老师对于收入,就会产生一些焦虑,这很正常。

尤其是年轻男教师,如果缺少家中的父母支持,那么,他的经济压力是很大的。

原因三:工作缺乏成就感

成就感也许是一个太虚无的东西,但是许多时候,我们的工作,除了收入,真的就是靠着这个支撑下去的。而老师恰恰是成就感非常低的一项工作。

因为你面对的是孩子,而你也只是“孩子”这个产品成长过程中的一小环。要看到这个“产品”的最终形态,你需要等上几十年。这种成就感不是一次考试,不是一次竞赛,而是关乎孩子的一生。

你有那么多时间去等吗?而且最后,就算你的学生成功了,成才了,成人了,小学老师,往往是不太被提及的。这种成就感的落差,不从事这行的人,真的无法体会。

任何人劳动都需要获得承认和肯定,对于真正的老师来说,最大的肯定,是来自于长大后的学生的。

这需要等待几十年,难免,老师对于自己做的工作,就会产生怀疑,产生动摇——我做得对吗?我做得有意义吗?我做得值得吗?相信许多老师内心,都会产生这样的动摇。

原因四:“事无巨细”的劳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线教师的身份开始多元:学习指导,思想工作,安全监管,突发事件救助,家校联系……这些工作是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不敢说,但确实是我们的良心工作,这也不用想。

没有一个教师会在儿童有危险的时候不理不睬,会在突发事件前跑跑。而当这一切都以文件,规则的形式制约教师的时候,一线教师就感觉喘不过气来了。

事实上,班主任的工作难度之大,是一般管理工作不能比的,因为儿童不具备完全行为责任,他们不需要承担经济的,民事的,刑事的各种责任,也就是说,他们几乎是不被惩罚的。所以,一旦有事发生,班主任首当其冲。有形的,无形的压力在班主任工作中如影随行。

教师的越权越责,让教师身心疲惫。而此时,谁来保护班主任,保护一线教师的权益?只有靠教师法,劳动法,宪法。当事情真的发生后述诸法律,一线教师还需要具备法律意识,还要走司法程序,效力远不如一份份“文件”来得管用!

原因五:没学管理,却要管理几十个人

管理学是近一百年来西方对世界的一个巨大贡献,它是随工业化、集团化、流程化而来的一种新型的人对人的关系.(大多数人把管理和统治混淆了起来)。

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者的作用最大,薪金最高,权力仅次于董事会。职业经理人的地位也非常高。读完中欧的MBA需要近50万元,读完哈佛的MBA需要70-90万元。

试问:哪一位教师在师范学校学过管理学?哪一位班主任在管理几十位学生的时候得到过系统的、科学的、准确的管理学指导?

事实上,班主任的工作难度之大,是一般管理工作不能比的,因为学生不具备完全行为责任,他们不需要承担经济的、民事的、刑事的各种责任,也就是说,他们几乎是不被惩罚的。

管理学的基本要求是:奖惩分明。所以,班主任的管理信度只能靠个人的魅力和无穷的耐心。教育学生的思想,是全社会的事情。不是那个学校的事情,更不是哪个教师的责任。

一方面是工作的定位不科学,一方面是工作的内容无边无际,一方面是待遇出奇的低,一方面是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技术培训。

但愿在不久的将来,老师们的疲惫感会逐渐减弱,再也不必为薪资低、晋升难、工作强度大等发愁,而是手捧一颗赤诚之心,把教书育人当做最快乐、最享受的事情去做。或者说,即使“累”,也是累并快乐着的“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