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结束了!那个拿了冠军的女孩,却被嘲笑“嫁不出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0

作者:Quasimodo

8月8日,历时16日的东京奥运会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最终以 38 金 32 银 18 铜 圆满收官。

排行榜上,是每位运动员的荣耀,他们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其中,32岁奥运的“四届老将巩立姣夺得的女子铅球冠军,意义非凡。

她以 20.58m的个人最佳成绩,为中国夺得首枚田赛奥运金牌。

要知道,上一个在铅球项目夺金的中国选手,还是1991年东京世锦赛的黄志红。

面对镜头,在领奖台上身披国旗、她终于可以大喊出“I'm Chinese”。

而比赛中,进圈、滑步、落地,也就10秒时间。

而这10秒钟,她努力了整整21年,包含着每天投球200次,举铁800公斤的汗与泪。

面对如此有毅力的奥运冠军,我们给予了她什么了?

是一次充满傲慢和偏见的采访。

对方一时错愕,辩解自己内心还是比较小女孩的。

“你之前为了铅球变成女汉子,接下来对女孩子的人生有什么计划?因为你可以做自己了……”

不仅如此,还直接呈现出《非诚勿扰》的节目现场:

你现在有男朋友吗?

想找个怎样的男朋友?

我觉得他掰腕子可能不如你……

这和之前问UFC世界冠军张伟丽 “做你男朋友会不会被打” 一样没有水准。

句句话都暗含着刻板印象和外貌羞辱。

可以做自己了?

难道,巩立姣21年在训练场挥洒汗与泪,靠实力赢得奥运冠军,不是在做自己吗?

力量型的女性运动员,难道就没有“女孩样”?

就像自媒体@麦子熟了所说那样: “她漫长的等待和追逐,在狭隘的审美调侃和男权 社会 的评价体系面前,好像变成了一个‘悲剧’。”

其实,不仅是巩立姣,首获冠军的杨倩,也常常被问到择偶标准。

甚至母校清华大学,都变成在线征婚的尴尬现场。

拿了冠军又怎么样,仍旧有人拿女德班的那一套说教困住她们。

不得不说,女孩一生中,都被两个最大的谎言笼罩着。


谎言一:

结婚生子,才是最终出路

女生一旦到了适合结婚的年纪,就会经常有这样的声音充斥耳边:

女人的成就与结婚生子挂钩,如果只有事业没有婚姻,仿佛就是异类,她的人生都充满不幸。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伊能静在公开场合,为了炫耀自己的幸福婚姻,将早已仙逝的前辈梅艳芳拿出来“拉踩一番”。

伊小姐大胆发言: “她一辈子都在寻找爱,连最后瘦成那样,在台上都要穿着白纱”。

然而她错了。

在生前最后一场演唱会上,梅艳芳身着婚纱,独自走上舞台。

那一刻,她是骄傲幸福的。

在数万歌迷的见证下,她是笑着掀起头纱,把自己嫁给了舞台,成为了自己的新娘。

再则,婚姻就一定保障到快乐和幸福吗?

《三十而已》里的钟晓芹,父母眼中的乖乖女,被家长催婚,于是匆匆与陈屿走进婚姻的殿堂。

结婚后,又被家长催促着生孩子。

为了备孕放弃了升职,结果孩子没保住,另一半却没有过多关心。

在他心目中,家中的鱼比肚子里的孩子似乎更重要。

没有争吵,也没有出轨,她只是从来没有感受到婚姻所带来的安全感和快乐。

于是她放弃了与陈屿的婚姻,开始追求事业,也开启了自己的儿时的梦想:绘画、写作。

在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感情观成熟,她才真正看清楚自己的需求。

说真的,一个女人最好的状态其实并不是嫁得多好,而是自己有一份底气,可以不畏拥有,也不畏失去。

郝蕾曾在采访中提过,自己对婚姻的态度:

诚以为然。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婚姻只是个形式,具备了法律效力。

稳定长久的婚姻关系中,需要的是两个人的共同成长和互相扶持,还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和尊重。

但只有一方努力在维持,那么幸福和快乐,就像是泡泡一戳就破。

有个网友的话令我印象深刻:

一个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的是明明是两个人的生活,却过着一个人的日子。

一个女人的成就和快乐,终究是自己给自己的。


谎言二:

只有你又瘦又白,才算是美女

从A4腰、锁骨放硬币、优衣库穿童装,再到如今的漫画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奇葩审美挑战流行……

针对女性的身材标准,总是层出不穷,但落入俗套: 白瘦幼,才会得到别人追捧和喜爱。

但就像网友所言,这届奥运会狠狠地修正了我们的审美。

李雯雯在一声胜利的嘶吼中做出比心的动作,她代表着力量的美;

巩立姣,忍受长年累月训练留下的旧伤掷出优美的弧线,她代表着坚毅的美;

张雨霏,倒三角的身材,宽阔的肩膀,在水里仿若飞鱼,她代表着敏捷的美;

……

这些运动女孩,不白也不瘦,更没有精致的妆容。

但我们仍旧觉得很美。

因为在她们不施加粉黛的素颜上,我们看到了野性的魅力,奥林匹克的运动精神。

这足够,我们欣赏她们的美,肯定她们的付出。

同时,在大银幕上,我还看到越来越多女演员重新定义美丽。

就像辣目洋子,小眼睛,大盘脸,微胖,她从脸到身材都有很多“不完美”之处,但她眼神充满自信,即便遇到嘲笑,也不过置若罔闻。

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绝不向他们以为的美低头。

有人说,她的长相当不了演员,可她却用演技赢得赞誉,更被尔冬升毫不吝啬地夸赞:“你会拿影后的”。

在近期的大热剧《玉楼春》里,也有重要戏份,饰演一位大大咧咧的武将之女,深受网友喜爱。

与此与时,还有喜剧人金靖。

她敢在镜头前自嘲,暴露自己不同于“标准女明星”的115斤体重。

也愿意在美女众多的选秀舞台上,大大方方表演女团舞的“甜辣妹”。

她在《我在他乡挺好的》饰演的胡晶晶,更是将成年人的不容易诠释得淋漓尽致。

观众评价: “她大概是 娱乐 圈最后一个能演活社畜的女明星了。”

她们不用刻意扮丑装傻,用自己的实力就将自己捧上了更广阔的舞台。

她们的美,在于自信和幽默。

说真的,只有白瘦幼的世界,显得太单调了,未来需要更多不一样的美。


或许,会有人觉得我小题大做。

但我反对的从来都是媒体叙事,针对的是舆论环境。

毕竟就在我们身边,很多人将女性的努力和付出在许多重大事件,一笔勾销。

影视作品《最美逆行者》里,才会出现如此荒谬的剧情:

组织抗疫团队上前线,领导发话: “报名的都是男同志,是不是女同志也出一个呀?”

而台下的女司机们推三阻四,心系家庭,唯一女性站出来,理由是:

“我离婚了”。

而后续奉献后,得到的犒赏居然是婚姻的重修。

另一边在医院治病救人,患病的华院长在急缺人手的前提下,对女医生说:

“你一个女同志,在旁边配合就好。”

正因如此,才会有这些刺耳的偏见——

“女性别上前线,自己照顾不好,还给组织添麻烦。”

“怎么像个男人一样。”

但实际情况呢?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去往武汉的医务工作者中,女医生超过50%的比例,护士更是超过了90%。

为了更方便的工作,女性医院人员在上前线前还狠心剪去她们的秀发。

10天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并不只是依靠男人,就在工地现场上,男女工人的比例是达到1比1的。

这些女工被尊称为“火神山的铁娘子们”。

还有一个奥运冷知识想要分享下:

在本次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431名参赛运动员里,就有298名女性,占了69%。

而这群为国争光的优秀女运动员,更是接二连三地斩获了冠军的头衔。

不要低估女性的力量,不要单一的审美,更不要将女性囿于母亲或妻子的身份。

面对这样一群了不起的女孩子,更应该问问,她们的梦想。

这再一次让我想起张桂梅女校的誓言——

希望有一天,中国的女孩都能大胆地说:我生而为女,我很自豪!

更希望,这次奥运会之后,女性的力量和美,不再有那么多标准答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