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满语意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7-16

吉林的满语是沿江的城池。

吉林得名来源为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建吉林城,命名“吉林乌拉”,据《吉林通志》记载:“吉林谓沿,乌拉谓江”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池”。

除此外还有“小吴喇”之称,是为了区别于“大吴喇”,为了统一称谓与写法,清朝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清圣祖仁皇帝下令“通称吉林”。从此,“吉林”成为法定称谓。

扩展资料: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为吉林将军,“吉林”由原来城邑名称扩大为行政区称谓。

吉林将军辖区大体包括松花江、绥芬河、牡丹江、图们江流域,西起开原威远堡边门,东至乌苏里江两岸和库页岛在内的沿江及海中诸岛,北起外兴安岭至日本海及黑龙江下游,南至长白山区。

清咸丰十年(1860年),中俄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原属吉林省的沿海地区被割让给俄国,吉林变成了内陆省。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式建吉林行省,设吉林巡抚(吉林省第一任巡抚为顾肇熙),省会设于吉林市。

光绪帝尝试通过政治改革挽回清朝内忧外患的局面,他首先发布谕旨:裁撤东北三将军,设立奉天(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吉林省组成巡抚衙门,吉林将军、吉林分巡道随之废除,吉林巡抚成为吉林省最高民政长官,并兼理旗务。同年,吉林省仿照关内行省之例,先后在省下置四路分巡兵备道。

民国元年(1912年),吉林省作为南京临时政府的22行省之一,区划沿清旧制不变。民国三十四年后把东北划成9省,吉林省领长春、吉林2市和永吉、榆树等18县1旗。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3月9日,中共占领吉林市。3月10日,中共吉林省政府迁至吉林市。1948年10月19日,驻长春国民党守军起义投诚,长春解放。自此吉林省全境解放。

1949年4月21日,长春市政府由东北行政委员会直属改由吉林省政府直属,东北划分为6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吉林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