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的来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2-20
粤语,俗称广东话,正名「粤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较为复杂、保留古音特点和古词语较多、内部分歧较小的一个方言。分布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并以广州话为代表。

据现代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等先生考证,早在尧舜时期,黄河流域就发生一场以中原为中心的「夏语化」运动;当时各部落和民族结成了同盟,共同选领袖,治理天下,合作期间,用来沟通的共同语言就相当重要。发展到西周时期,形成了以夏语原生地-秦晋的方言-为标准音的「雅言」。「雅言」在周朝就成为中原一带民族共同语。春秋战国,各诸侯国方言虽然不同,而官方交往,文人讲学,祭祀活动,都使用雅言。孔子就说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秦朝南征百越后,征发原来六国的逃亡者等到岭南开垦,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互相交际必须使用雅言,由于他们独自屯田,因此语言并未在整个岭南地区传播。

在秦代之前,广东被称为南蛮。这是百越族人居住的地方,「百越」乃汉语音译,又写作「百粤」,是古代南方土著的自称。百越又通百粤,所以,广东话又叫做粤语。

所以粤语虽然以「粤」命名,但也是中原汉族移民带来。但不能否认的是,古代汉语有些语音和词汇,今天中原已经失传,在粤语中却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