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二十则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07

《论语》二十则原文及翻译如下: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交流学习,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海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

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10、子贡问日,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1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翻译:子夏说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3、子曰,一旦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1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脑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使胳膊弯着做枕头,乐也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

16、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

17、三军可也,不可夺志也。

翻译: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18、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翻译: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已记得牢固,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出疑问并且去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1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子贡问孔子,卫国大夫孔文子为什么死后溢号为文。孔子说,孔围聪明好学,向低于自己的人学习不感到羞耻,因为这样他死后才谥号为文。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海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海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