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公学的人才培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2

教会学校的设立的最大目是为了传教和培养神职人员。作为一个校长,晃司铎曾阐述过徐汇公学的培养方针:“经过长期与严肃的考验之后,我们才敢确认他们的圣召……为了教区的前途,物色征募神职人员,最重要的必须从热心传教和忠心服务方面去考虑。”徐汇中学作为教会学校培养了许多崇洋媚外,甘心为殖民者效劳的洋奴,但同时也无庸讳言,它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知识分子,许多知名或是不知名的教育家、普通教师、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译员、职员。它对上海乃至中国教育的影响,对上海人口素质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据1920年统计,当年徐汇公学有学生450人,自1859年起,历年在校学生累计有三千八百余人,英才俊彦,代不乏人。著名教育家、爱国老人马相伯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马公名建常,又名良,字相伯,生于1840年4月17日,十一岁入徐汇公学就读,犹好科学与数学,成绩优良,为汇学第一批学生。1862年入耶稣会,1872年任徐汇公学校长,1903年受耶稣会资助,创立震旦学院,任院长。在他主持校务期间,震旦在上海名气很大,培养了许多精通中西学的有志青年。1905年,因与外籍教士意见不和,另与严复、袁希涛等创立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的爱国大学之一。震旦与复旦的创立和扬名离不开马相伯的努力,离不开马相伯早年在徐汇公学所受的教育和熏陶。除马公外,李问渔、蒋邑虚、徐宗泽、沈礼门、沈容斋、潘谷声、张家树等汇学旧学生都曾先后担任过母校的校长和教员。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讲述他们从外籍神父那里学来的知识。这些知识西方人看来实属平常,现代人看来浅显,但在当时普通中国人看来是新奇奥妙的,他们对西方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徐汇公学是上海近代西式教师的养成所,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为培养中国所急需的西式教师作出了贡献。
除了培养教师外,徐汇公学还培养了其他众多优秀人才,如马相伯之弟马建忠,七岁随兄入校,师从晃司铎,潜心研究希腊、拉丁、法文及数理等学。曾纪泽在《使西日记》中称其“精通法文,而华文函启亦颇通扬,洵英才也。”1897年所著《马氏文通》,《适可斋记言记行》问世,与马相伯一样都是晚清学贯中西的文化名人。徐汇公学毕业的学生可直接进入震旦大学,被称为中国地质学三大伟人之一的翁文灏也曾是徐汇公学的学生,他毕业后直接升入震旦,后又赴比利时鲁汶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还有名翻译家傅雷,也曾在徐汇公学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