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7-30
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但也有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
孟子提出大量论证,来支持性善说,有段论证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
而这“四端”,是人异于禽兽,人越趋向成熟中,往往被名、利迷失自找,失掉“四端”。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老夫子的思想精髓,已被大多中国人轻视,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哲学思想被压在名利之下。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迷惑人们的东西太多了,追求时尚,追求潮流,惟独不能静下心来读一读传统文化,接受古文化的洗礼。
浮躁的社会,人们愈加浮躁。浮躁的丢失了本真,没有多“仁、义、礼、智”。
教师晋升职称,争夺那一两个宝贵的名额,昔日好友也变成了仇人,都在暗中操作,只为了能打败对手,这种不敢见阳光的操作,真配不上师德。仅仅为了一个月多涨那几百元钱,丢掉师德,丢掉友情,值得吗?完全没有羞恶之心。
人因为通过发展“四端”,才真正成为“人”
希望人们都把“仁、义、礼、智”,放在心上。社会才能和谐,人们才能幸福。
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仁义是做人之根本,不能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