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信访工作若干规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9
第一条 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根据国务院《信访条例》和《吉林省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市各级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的信访工作和信访人的信访活动,适用本规定。第三条 信访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分级负责、归口办理,谁主管、谁负责,及时、就地依法解决问题与思想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是信访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信访事项的处理和信访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综合管理。
信访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向上级国家机关报告重大、紧急信访事项。第五条 信访事项包括:
  (一)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和要求;
  (二)检举、揭发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三)控告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
  (四)其他信访事项。
  前款第(二)、(三)项信访事项,法律、法规对处理程序另有规定的,信访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提出。第六条 信访人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应当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提出。第七条 信访人依法进行信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压制、打击报复、迫害。第八条 下列单位为信访工作责任单位:
  (一)各级人民政府的信访工作机构;
  (二)应当受理和办理信访事项的主管部门;
  (三)信访人所在单位、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上级单位;
  (四)信访工作机构确定的信访事项承办单位。
  前款第(二)、(三)、(四)项的信访工作责任单位负责首接首办,涉及的有关单位负有协助办理责任。第九条 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信访工作的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其他负责人是分管范围内的信访责任人。第十条 上级行政机关及其信访工作机构应当对下级行政机关及其负责人履行信访责任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第十一条 责任单位的信访工作人员应当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信访情况,并及时向上级行政主管单位提供信访信息。第十二条 出现多人走访和受理重大信访事项的,必须由责任单位负责人出面接待,听取信访人提出的问题,告知答复时限,同时向上一级主管单位报告。第十三条 信访人越级走访的,接待单位应当向其说明情况,填写《越级信访通知单》,介绍回责任单位受理,并协助责任单位做好信访人的工作。特殊情况,也可以直接受理。第十四条 出现多人越级走访的,责任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到通知后,必须及时赴现场接待受理。第十五条 责任单位受理的信访事项,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应当在30日内办理完毕,并将办理结果答复信访人;责任单位在信访事项办结后,应当在3日内向信访人出具《信访答复意见书》;情况复杂的,经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时限,但必须向信访人书面说明理由。第十六条 责任单位接到上级主管单位或者本级国家权力机关交办的信访事项,应当履行承办手续,并在60日内报告办理结果;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报告办理结果的,应当说明理由。
上级主管单位或者本级国家权力机关收到办理结果报告后,认为办理不当的,可以退回责任单位复查,也可以调阅卷宗或者依法调查办理。第十七条 信访人对办理结果不服的,可以持《信访答复意见书》向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主管单位申请复查;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主管单位应当自受理信访人复查申请之日起30日内将复查结果书面答复信访人,并书面告之责任单位。
  经复查认定原处理决定正确的,不再处理。第十八条 责任单位应当认真受理信访人的来信,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内容重要的信件应当及时呈报负责人阅批。第十九条 各级信访工作机构可以聘请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的职责:
  (一)为来访群众提供义务法律咨询;
  (二)为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和信访部门接待处理涉法信访事项提供法律咨询;
  (三)根据各级人民政府指示或者信访部门委托,参与重大疑难信访案件的法律论证,提出法律咨询意见;
  (四)对来访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协助信访部门做好息访解纷、化解矛盾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