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数学力的长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题记:
孩子四岁七个月了。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付出了一些努力,所以孩子的大部分能力都超过同龄人。在三岁之后,我将精力主要用于个人成长、个人技能的提升及考试等方面,疏忽了孩子各方面的教育。

经过调整,8月,尘埃落定,我成了半自由职业者。终于,我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实际也是我个人的成长问题。通常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都是父母自身缺点在孩子身上的映射。所以,教育孩子,实际上是教育自己。孩子在成长,我,也在成长。

过去的我,对数学的理解是基于应试教育的印象,比如教小孩爬楼梯数数,买绘本书看形状等,对幼儿数学启蒙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解。

一、孩子数学力培养的重要性

有条件的父母一定要重视发展孩子早期的数学能力。研究表明, 孩子早期的数学能力越好,不仅之后的数学能力更好,甚至识字能力也会更好 。美国的很多幼儿园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早就开始推行针对幼儿的STEM教育了,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就是科学教育,这里面的M,就是数学。

我们要从孩子小时候开始就注意引导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启蒙孩子对数字的敏感度。

二、孩子天生就是数学家
孩子天生有数感,也就是数学直觉,他不需要学习抽象符号,就能对数量有粗略的估计能力。2013年,美国的心理学家找来了48个6个月大的小宝宝,看他们能不能分辨两堆物体的数量,结果发现,宝宝6个月的时候,就能分辨哪堆物体数量更多。

孩子这种天生的对数字的估算能力,也叫 模糊计算能力 ,能一眼看出两堆物体哪边多,一眼看出不同东西的大概比例,还有对于比较小的数,我们撇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多少。

与模糊计算对应的是 精确计算能力 ,精确运算是需要后天花时间学习、练习的,比如:虽然你看不出来右边有多少颗樱桃,但是你学过数数之后,就能精确地数出来有多少颗。

孩子早期的这种模糊计算能力,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数学基础,帮助他们后天精确计算能力的发展。所以, 孩子天生有数学潜力,学数学本身不需要区分年龄,跟学习第二语言一样,可以基于孩子的感兴趣程度和已经掌握的技能来定,只要孩子准备好了,就可以尽早启蒙了

三、5-6岁:数学思维提升的关键期
5-6岁是孩子抽象思维启蒙的关键期,孩子开始对图形和数学符号感兴趣,开始试图寻找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照搬我们小时候学“数学”的方式,先记忆(九九乘法表等),然后大量联系达到理解的程度,这样学习到的只是一个独立的知识,而知识本身是不能变通的,所以家长们发现,给孩子换个数,孩子又不会了。而现在我们的“数学思维”。

所谓思维,就是直线和曲线。感性的人一般来说是直线思维,是顺着一条道走到黑的,不懂得回头。而我们是通过刻意训练,让孩子的思维可以转弯,在面对生活中很多问题能独立的思考、分析和判断。先理解,然后通过关系联想、体验刺激达到运用灵活的目的。

四、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思维模式:数算思维、几何思维和测量思维。

(一)数算思维
重点在于理解数字和运算能力。对宝宝来说,就是数数、算术能力。我们要明白,会背数字不等于会“数数”,背得滚瓜烂熟不等于理解数字本身。
一般来说,2岁半左右的孩子,还不能区分数字的含义是什么。孩子在大概3~4岁的时候,才能慢慢理解“数”代表的“量”。

父母的做法

让孩子数一切可以数的东西!
数实物能帮助孩子通过亲身体验更好地理解数字。如数街上的电线杆或路灯,不仅练习了数数,还培养孩子的节奏感以及感受时间和空间的关系。

▶为了 使孩子学会正确、有效地计数
可以这样:告诉孩子待数的对象共有多少个;大人在讲出某一数字时,同时用手指着相应的实物对象;利用手指当工具;有意识地帮孩子连续数数,不要跳过某个数;重复多数几遍;简单的几个数倒着数,增强孩子对数的固定顺序的理解。

▶鼓励孩子挑选出颜色、形状或大小相同的东西,即 找相似性 ;或 找不同处 ,如挑出最大的盒子,让孩子理解数字是用来描述量及关系的。

帮助孩子快速理解“数”就是“量”概念。
这里有一句口诀:“数到几,就是几”。比如:孩子数糖果/饼干的时候,孩子知道对着数,数到最后一个数,这个数就代表总数了。

找生活环境中的数字 ,如门牌号、楼号、汽车牌号、信箱号,等等,并 与孩子一块讨论数字的用途 。例如比赛中的计分,可以用数字给东西命名, 根据数字找到房子或街道的地址 ,也可以 给食品标出价格 等等;还可以 玩“牌照”游戏 ;大声朗读各类牌照上的数字;找一个上面有“2”的牌照或 找上面有宝宝年龄的牌照 ,这样来训练孩子对数字的识别力。

加减法 也是一样,抽象地计算1+2=3,孩子还是不明白什么意思。你给他一颗瓜子仁,让他再数两颗瓜子仁放进去,再数数现在有多少颗瓜子仁,用这种方法,他很快就能明白加减法是怎么回事了。

对1到10间的数字进行适当的思考 。可以给孩子提供线索,如大一点的,小一点的,然后让他们猜数。除了有趣之外,还有助于在孩子的大脑中形成一种“数字序列”来理解不同的数及数间的关系。

▶和孩子一起 听天气预报 ,或 读出家中温度计的温度值 ,也 可比较室内和室外的温度 。同时还可以 问孩子这样的天气应穿什么样的衣服 等,这样让孩子理解温度的概念及其高低。

(二)几何思维
几何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
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孩子2岁6个月的时候,已经可以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形状名称了,他们不但可以理解等边三角形这种规范的几何形状,也能理解斜角三角形这种不规范的形状,甚至还能发展出“比萨像三角形”这种抽象的图形理解能力了。而2岁的孩子,还不能说出大多数物体的形状。

父母的做法

▶ 通过 让孩子识别不同的形状、立体图形帮助孩子理解几何的概念 。街上的交通标志就是学习的好道具。如高速公路标记为长方形,停车标志是八边形等。可以这样问孩子:“这个标记和刚才那条街上你看到的一样吗?”同孩子讨论标记有几条边或几个角。大点的孩子能对他所看到的做更多的描述。

▶对低龄的宝宝,利用数学即沟通的原则,平时跟他们玩的时候,多用一些描述形状的词语,如“这个标记是黄色的,它的形状象三角形。”多让孩子在空中比划出形状,引导孩子感受生活中各种物品的形状特征。

▶ 带孩子出去的时候,经常鼓励孩子做各种图形联想,比如说:“宝宝你看,这个冰淇淋,像一个什么形状加一个什么形状呀?”

▶玩具、实物也是很好的锻炼几何思维的方法。用两堆瓜子仁举例子,一堆5粒瓜子一堆6粒瓜子,让孩子算哪边多,你可以帮孩子把两边的瓜子仁一个对一个地摆成一条线,摆的时候,“一、二、三、四、五、六、七”地数出来,这样他不仅可以知道数字和实物的对应关系,而且还可以知道数量和空间的对应关系。

▶孩子学几何的最佳途径就是手工制作。跟孩子一起搭积木、拼七巧板,引导他体验图形之间的转换。比如两个三角形可组合成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可组合成一个长方形。或者把孩子常吃的三明治、饼等切成各种形状,再让他们重新组合或排列,这些都十分有利于孩子对几何的理解。

▶ 几何与空间感可培养孩子的方向感及认路的能力。让孩子在盒中爬进爬出,在各种家具中出、进、绕行、上、下等等,都是在体验空间感。早上孩子穿好衣服后,让他们尽情舒展自己的身体,在房间中跳、爬,即便是小贪睡鬼也会觉得伸展肌肉有意思,这些活动能让他体会到自己在空间中的感觉。

(三)测量和对比思维
测量和对比思维也是很重要的数学思维。培养这两种思维,不用刻意准备材料。对于小孩子,给他足够多的探索周围物品的机会就好。

父母的做法

▶ 对于低龄宝宝,重在提高宝宝的比较思维。巧用数学即沟通原则,平时多问问他“这个比那个多吗?”“那个比这个少吗?”或者“这个和那个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一共有多少?”这类的问题。

▶孩子更大一些了,父母可以试着引入排序的概念。比如问孩子:“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把玩具收起来吗?” 然后在孩子排的时候,问孩子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么排,让她孩子把心中的思考描述出来。 这种排序的概念,是孩子测量思维的基础。

▶平时跟孩子说话的时候,父母注意多用 “大小”“轻重”“长短”这类的比较词。比如问孩子:“谁最矮呀?”“谁最高”“谁最重”等等。

▶ 在孩子回答的时候,父母要有意识地加上测量单位,比如重量是“公斤”,身高是“厘米”。在这些潜移默化中,孩子意识到数字是有意义的,它们可以是用来代表物质的体积、重量这些特质的。

▶ 其实测量思维也能锻炼到孩子的时间规范能力。宝宝小的时候,父母要经常问孩子时间。比如:“还有十分钟,就该洗澡了。”这样一来强化了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力,二来,孩子有个心理上的预期,之后到点了会比较愿意放下玩具,准备吃饭。

五、父母的引导力
怎么样才能把孩子的兴趣吸引到数学上来呢?要靠父母的引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吸引力。很多妈妈因为自己童年对数学不开心的经验,把数学跟负面情绪联系起来,产生了焦虑感。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父母对数学感到焦虑的话,这种情绪会传染给孩子,影响他的数学成绩。

如果父母表现出对数学能力的赞赏,能把数学和生活日常结合,愿意和他们一起来玩数学,把数学做得“营养又好吃”,孩子就会像吃货一样喜欢数学。

后记:
这篇文章也是匆忙中赶出来的,很抱歉我的匆忙草率行事。本来打算写的文章,因为要读的书没有读完而搁置。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以此勉之。

2017年8月14日于北京。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