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行行行出状元,你遇到过让你佩服到五体投地的人吗?

重庆“帅老头”3个锅同时炒菜,小伙子炒成了老头子,青春换成了手艺

第1个回答  2022-05-24

霍金

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出生于英国牛津,毕业于剑桥大学,英国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

1963年,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细胞病。1965年,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并留在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1973年,发现黑洞辐射。1980年,提出能解决宇宙第一推动问题的无边界条件。

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被彻底剥夺了说话的能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1988年,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发行,并获沃尔夫基金奖。2004年,承认自己原来的“黑洞悖论”观点有误。曾获霍普金斯奖,麦克斯韦奖,世界物理学界最高奖-爱因斯坦奖章,自由勋章等奖励。2018年,去世,享年76岁。

发现定理
奇性定理

史蒂芬·威廉·霍金是本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剑桥大学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

荣获英国剑桥大学卢卡斯数学教席,这是自然科学史上继牛顿和狄拉克之后荣誉最高的教席。

史蒂芬·霍金(3)

20世纪70年代,他与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黑洞和宇宙本源

斯蒂芬·威廉·霍金的研究为我们理解黑洞和宇宙本源奠定了基础。

霍金在《大设计》中强调,宇宙不需要一个造物主或“上帝”,以“哲学已死”开篇,这意味着人类将从愚昧的自我奴役超脱出来,其否认了纯哲学和宗教可以真正解释自然,这也表明各大宗教只是古代精神世界探索未知,追求不灭解脱的体系,而非客观真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文明也当奋起直追,不甘落后,这就是为什么世代有识之士追求存在、生命和宇宙的意义。解决这些命题本来应该是哲学家的任务,可惜科学的高度发展使得哲学无法跟上。霍金在《大设计》的开篇中说到“哲学已死”就是这个意思。



1970年代,霍金将量子力学应用于解释黑洞现象,在之后的30年中,用量子力学解释整个宇宙已经变得更加困难了。霍金想找到一套可以完美解释整个宇宙现象的理论来说明137亿年诞生直到现在的宇宙,但是多年过去了就算无限接近他仍然没有得出结论。

按照他的量子力学理论,宇宙诞生是大爆炸产生的,这是一个被压缩的无限小却具有超大重力的物质(也可以理解成密度无限大)爆炸的产物。量子力学的理论范畴不能够解释这一个过程是如何进行?

为什么会这样?霍金说“那必须有一套可以描述小规模重力的理论”。

超弦理论

霍金同事,伦敦玛丽皇后学院的麦克·格林(Michael .Green)参与建构的超弦理论,简称为“弦论”,这理论指出所有粒子和自然力量,其实都是在震荡中的像弦一样的微小物体,解决了霍金一直想努力解答的重力问题,这个理论必须建立在宇宙必须有9、10甚至是大于11个的维度中,而人类身处的三维世界可能仅仅是真正的宇宙的其中一个膜……


史蒂芬·霍金为数众多的世界各地科学家正在太空和地球做相关的实验来证明弦论以及从实验来证明从而支持霍金的黑洞理论和量子理论。



2014年1月24日,英国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教授再次以其与黑洞有关的理论震惊物理学界,在日前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承认,“黑洞是不存在的”,不过“灰洞”的确存在。在这篇名为《黑洞的信息保存与气象预报》(Information Preservation and Weather Forecasting For Black Holes)的论文中,霍金指出,由于找不到黑洞的边界,因此“黑洞是不存在的”,这是为了解决“防火墙”问题于新理论中设定“黑洞不存在”,其并非真不存在。

黑洞的边界又称“视界”,经典黑洞理论认为,黑洞外的物质和辐射可以通过视界进入黑洞内部,而黑洞内的任何物质和辐射均不能穿出视界。

第2个回答  2022-05-24
365行行行出状元,我最佩服的应该就是之前央视电视台里面大国工匠里面那些工匠们,他们虽然没有走传统的学术的路子,但是他们把一门技术发挥到了极致了,成为了他们行业当之无愧的魁首,状元,那些技术看来都十分让人钦佩的,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焊工高凤林。
因为他焊接的是火箭,我们都知道火箭之所以能够载货飞行主要是依赖于火箭发动机,而它的推动力直接决定了它可以运载多少的重量的,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可以造出多大的载荷的火箭事这个国家技术水平的提现。
当时航天科技集团设计出了新型大推力氢氧发动机,使用了诸多新材料和新技术来保证了氢氧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
但是技术方案是通过了,但是怎么制造却成了难题了,特别是在发动机的大喷管的大小端焊接上,超薄与超厚材料在复杂结构下焊接对接,很容易就会出现燃料泄露,在当时基本国内还没有这个焊接技术的。
这个时候高凤林就挺身而出了,他带领他的班们牺牲个人时间,反复实验和摸索,最后成功的研制出了焊接方法,使得长三甲,长三乙火箭项目成功实验量产,他的核心气密实验都是一次性通过,质量极其可靠。
我们可以看出高凤林可以说是一名焊接巨匠,而且还是一门实打实地学问家,他多次还写了很多关于焊接的论文,就是为了可以为下一代培养出更多的高端焊接技术人才,他的很多文章成为了很多中国高端焊接工程师的技术参考。
同时他还手把手地教徒弟高端焊接技术,为我国的高端焊接人才培养做出巨大的贡献。
焊工,可能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上不了台面的工作,极其的普通,但是在高凤林手里被做到了极致,做到了同辈难以企及的高度了。
当初看到大国工匠里面播放他的片段的时候真的是大受震撼,当真是做到了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了,我们为他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学而不倦的精神,开拓创新的精神还有拼搏进取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我辈中人需要学习的。
第3个回答  2022-05-24
生命中让我佩服到五体投地的人除了他,没有别人。他始终被记在心里,是我的人生中遇到不多的贵人,时时想起,不能忘记。

他是一家染厂的染色主管,比他职位高一级的是大机染色主管,他分管小缸染色车间。

我们公司的布料在他们染厂委托加工。一批布料原材料价值十多万,始料不及的是我们的产品因为大机车间的主管工作失误造成80%布料被滴落的屋顶锈水沾染了污迹,大机主管作为染色车间总管,他监工的这批布,面对问题他用怠工推脱,直接对这批原材料判定成废料,他说没办法了,语气那么轻松,那时心中几乎是绝望的。因为他们收的是加工费,大不了每米几元的加工费不要了,而我们的原材料做坏工厂是不赔的,不能用的结果相当于亏损十多万。在我们焦虑不安的情况下,找到了这个男人,他就是小缸染色车间的主管,他很年轻,大概三十岁未满的样子,对我们的求助,他慎重又谦逊,极为负责的态度,他先用小样做实验,并亲自用各种化学试剂混合,不断称重加料,布料烫干,看效果,他的手法相当娴熟,在各种化学试剂瓶罐里反复操作,经过他的论证后,轻松的跟我说,布料的水迹可以洗掉,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在车间跟他和他的同事用了整个晚上时间看完了每米布的修复过程,面对干净完好的布面,乎淌下热泪。是他创造了奇迹,他用他过硬的专业知识让我由黑暗的地狱看到了初升的太阳,他没有用世俗的做法推掉不属于他的责任,冒着得罪他的上级领导的风险,解决了问题。

他用专业知识,灵巧的操作,在极短的时间解决了几乎没有希望的难题,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用黑黑的眼睛带着点愉快的,轻描淡写的对我们的感谢说:"修好就好了,应该的,不用谢!"。他的眼神很纯净,没有被世俗沾染一丝杂质。

我从未如此的敬佩一个人,那是在心底对他深深地感谢,往后无论岁月变迁,都会记得曾经跟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见证了奇迹,一起熬过了整夜加班,由黑夜走到黎明。

他是充满魅力的,除了专业的技艺,还有人格魅力。他终将影响到我对人对事的做法,用专注解决问题,保持纯净的心,足以改变世界。
第4个回答  2022-05-24
  希尔顿说过:“世界上没有卑微的职业,只有卑微的人。”是的,一个人的价值不应由他的职业所体现,而是他对社会,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所决定的。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认真对待每一份职业,面对平凡的职业,只要用心去做,定会在平凡中感受到伟大,在辛苦中体会到幸福。

  在英国,社区居民会定期举办花卉园林比赛,交流养花设计经验;在荷兰,资深园艺师的收入与大学教授平起平坐。可见人们并未认为普普通通的种花,养花便是一种低微的职业和工作。

  这点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在国外如此,在中国更应如此。记得报纸中有篇报道说,有个大学生因为本科准备选园艺专业,遭到了父母,老师和同学的连连反对,甚至大学校园中还流行说:“搞花卉的,都踩自行车;搞设计的,都开四轮。”这样一种明显带着歧视目光看职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

  不管工作是什么,都应当以一种艺术家的精神去对待。36岁的`姚建萍被誉为“刺绣皇后”有着太多的传奇,能将一根细丝线劈成64根的绝活。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做不好的人。一个妙龄少女来到日本东京帝国酒店当服务员,上司安排她洗厕所。她困惑苦恼。这时一位前辈及时出现在她面前。他一遍遍地抹洗着马桶,直到抹洗得光洁如新。然后,他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喝了下去。她痛下决心:就算一生洗厕所,也要做一名洗厕所最出色的人。几十年的光阴一瞬而过,如今她已是日本邮政大臣野田圣子。

  平凡中方能显现伟大,雷锋从不好高骛远,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才使他的美德流芳百世。伟大也总是从平凡中诞生的,一代文学巨匠安徒生也曾做过跑龙套的小演员,一代伟人毛主席也曾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

  职业不分贵贱,才能不分职业。北大高材生毅然选择卖猪肉,最终营业额达2亿,成为了一代名人巨商。

  而我们在生活中也应如此,永远不要用有色的眼镜去看待一些只是从事平凡职业的人们,正是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才会让我们能生长在一个良好的社会中。

  行行出状元,任何职业,只要赋予它独特的意义,都能够取得成就,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
第5个回答  2022-05-24
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开起挖掘机来兴奋不已,两眼放光,什么病也没有了。她爱挖掘机,会开、会修、会挣钱,一开就是30多年,她挖沟不用放线,深浅适度,让人惊叹不已!

她就是河南三门峡市的铁娘子杨奶奶。杨奶奶从年轻就酷爱车,不管什么样的车她都喜欢开,什么三轮车,摩托车,拖拉机,她都开过。后来随着日子渐渐好起来,她又萌发了想开挖掘机的念头。于是,经济基础越来越好的她,一狠心买来了一台挖掘机。经过几次尝试后,长相瘦瘦的她,正式成为一名挖掘手。你别说,这一开她还真上了瘾,又挣钱,又有成就感,这一开就是多年,竟然开坏了六台挖掘机。什么皮带式的,传输式的,在她手下都不是问题。当然,她也挣到了许多大钱。挖掘机可不是一般人家能买得起的,一台就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凭这些投入,就知道她是个土财神。

长期开挖掘机可不是一般人坚持的。我经常看到一些投资的大老板,买上挖掘机,雇上人挣大钱。还经常看到一些有钱的人,买一台挖掘机自己亲自干,干不了多久,由于吃不了风吹日晒的苦,撂下活儿不干了,感觉别人挣钱容易自己难。

我见过开挖掘机的都是男同志,从来没见女同志干这样的活,杨奶奶真是女中豪杰。我最佩服的不是她能开,而是她超高的技术。你看她高高瘦瘦的,驾驶着挖掘机的样子,就像是在摆弄着一个大玩具。她娴熟、轻巧,挖掘机乖乖地听她的话。她不是作秀,而是实实在在地干活。人家干活需要好多人来放线,指挥。而杨奶奶,不用放线 ,眼睛一瞄,竟然挖得比放线的还直。客户对挖沟要求极其严格,哪边高哪边低,她根本不用测量,挖出来的沟角度正合适,高低有落差。看了她的挖掘技术,不得不佩服。